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2016-12-30 21:58:30王洪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信息共享会计电算化

王洪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王洪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宏观视野调研和分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从会计管理的角度提出改进会计电算化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网络建设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开展会计工作,机器部分地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数据的搜集、整合、分析、处理就是会计电算化的过程。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会计电算化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初期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容相对简单,仅仅满足代替人工记账和统计的需要,如今已经从普通的会计核算系统过渡到以会计软件为核心,成为融财务管理、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为一体的会计体系。同时,会计电算化功能强大和用途广泛也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阻碍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中的应用。

1.1会计电算化管理职能深度开掘不足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和数据处理,它最为重要的是管理职能,这是电算化最为核心和实效的应用。从笔者观察和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单位的电算化还局限于记账功能,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链接并不充分,许多会计管理工作无法通过财务软件来完成。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大量的财务分析还需人工操作,尤其是关系预决算、财务分析、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在财务管理上还不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此外,会计电算化的智能分析和自动生成功能开发滞后的现象比较普遍。

1.2会计电算化数据信息共享渠道狭窄

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技术的进步,各企事业单位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现实,但是会计电算化数据来源渠道比较狭窄,基本上停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还没有达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还不能完全依靠网络传送数据文件,数据中转的成本较高,及时性和时效性较差。

1.3会计电算化安全和保密系数不高

会计电算化管理普及程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安全性问题,企业缺乏必要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使责任没有落实到人,经常出现会计资料不能及时录入、完善和归档,导致会计数据信息的缺失、遗漏、损坏,甚至发生财务数据信息泄露的恶性事故。主要表现是,会计电算化软件多注重于功能的开发和拓展,而对于财务本身所应具备的保密性能不够重视,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复制、篡改、伪造、删除财务数据达到某种目的,系统一旦遭受侵蚀损失严重。

1.4会计电算化缺乏复合型人才

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对从事电算化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相当人员还不具备应有的计算机专业水平,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理论知识不多、熟练程度不够、排除故障能力不足,虽经多次培训,也难以担此重任。可以说,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不能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

2 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建议

2.1提高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

各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不同,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也不相同,要根据单位的性质来逐步实现会计管理的电算化。在应用的初期要严格商品化软件的接入制度,避免简单、低劣、非法的软件侵入。要选用专业性强、扩展范围大、安全可靠的会计管理软件和通用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委托和自主开发的方式创新更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应用软件,使会计电算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2拓展会计电算化信息整合渠道

会计电算化管理还要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和外部管理系统相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信息共享系统。会计电算化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要开拓视野,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传统方式,不断拓展信息搜集、获取、交换、整合的渠道。广大会计人员要努力改变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把简单的会计信息整合为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使之不仅仅是手工操作的替代者,还能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有力助手。2.3严格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安全性和保密系数不高,容易引发财务事故,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管理制度。一是,不兼容权限要严格分离;二是,各职能岗位要相互协助和相互制约,遵守各自的保密规定;三是,完善内部防范机制,实时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要逐步实现会计数据信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代码化,使会计电算化管理在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下健康运行。

2.4培养专业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管理说到底还是专业人才的使用,而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条渠道逐步解决。①层次培训:包括软件研发管理、系统完善和维护、具体操作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②证书培训:经过系统的培训,使每个在岗人员都拥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获取会计专业资格和计算机等级资格证书。③综合素质培训:通过进修和深造提升财务人员的电算化管理综合能力,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改造和升级。

3 结 语

会计电算化管理是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由之路,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前景十分广阔。企业事业单位要从会计信息网络建设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人才力度,不断解决电算化工作中疑难问题,为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平.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

[2]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J].企业导

报,2015(9).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046-0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36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信息共享会计电算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1:04:54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9:42
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5:37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