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清夏茹
新形式下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创新思考
◎周清清1夏茹2
本文分析了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改进文献检索课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法。如引入“微课”到教学中,引入微信、微博等微服务到学生课后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期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科学文献是知识的载体和主要传播媒介。对科学文献的收集和掌握程度是决定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学文献的传播和呈现形式越来越迅速和多样化,这既促进了科学信息的传播也增加了对文献梳理和有效知识收集的难度。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个人和各种形式的组织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被埋没,如何走出信息的迷宫,快速地从大量文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高校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项技能。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许多高校学生在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时几乎完全依赖于百度等非专业搜索引擎,在遇到无法下载的专业文献时,往往求助于各类非专业的学术交流论坛和QQ群。这些“非专业”的信息搜索和收集方式无法提供准确全面的学术知识,甚至会误导或者曲解相关科学知识。
为了培养各专业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提高其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各高校开设了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文献检索课程。该课程是一门通用性很强的方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查阅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面对互联网的发展、科学信息的新形式和传播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和创新,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早在1984年我国教育部就发布了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通知,各高校针对自身专业需要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如化学专业开设的化学信息检索课程。但文献检索课在我国的地位普遍比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主管部门未认识到检索课程的重要性,检索课程在各院校多被列为选修课,课时也最少;二是检索课也不被多数大学生们重视,他们觉得这门课简单易学,不需要上课自己也会网上查找信息。
目前各高校文献检索课程主要是介绍各专业传统检索工具、数据库、网上资源的检索技巧和方法,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检索方法和技巧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检索的数据库、工具书和分类收集方法等有差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文献信息检索相关的基础知识;二是与各专业相关的检索工具书、数据库和网上资源等检索方法的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教学课时设置一般是课堂讲授的理论课占大部分,上机实践操作占很小一部分。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集中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有这积极作用。但教学现状并不理想,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比简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够重视检索课,缺乏上课的兴趣和动力,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开课效果大打折扣。
引入微课,提高学生积极性。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理念的发展和在线学习的风靡,“微课”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外的课堂学习中,但国内应用的还不多。“微课”,其主体是微型在线教学视频,多被定义为以教学视频为表现形式,以阐明某一问题为目标,达到教学应用为目的的一个小课程。
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方法课,侧重网上资源和数据库的检索操作方法与技巧。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视频的播放,生动直观,既是顺应潮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是教师将讲课内容做成幻灯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受上课时间限制,教师讲解时间过短,课件内容过多,造成学生非常疲惫、对上课内容一时难以消化。在文献检索课堂中引入一些“微课”,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也能缓解上课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文献检索课程一般都有许多数据库的检索实践示例,这正是引入微课的好时机。可以将如何操作检索数据库的示例做成生动的微课视频,相比较传统的幻灯片展示,这样更形象、直观,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多次观看微视频,更有利于其理解接受,提高学习效果。
引入微服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社交网络来互动交流信息。引入微服务到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增加课堂后与学生的学习交流。像微信、微博等微平台软件在高校师生中有着很高的使用率,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等微服务,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电子资源,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随时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促进与学生课后的互动交流信息,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在不少图书馆都接连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微服务平台,并有专人维护,还可以委托图书馆帮忙发布各专业相关的学科信息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下便捷的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作用。图书馆有一群既受过图书情报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的专业培训,又拥有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他们一般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有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和。可以充分利用拥有各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嵌入到各相关专业的信息学检索课程中,帮助提高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为院系的老师面对繁重的科研与教学压力,还有实验室的琐碎事情管理,许多研究者没有时间专门研究所有相关的数据库和检索技巧、方法,没有时间来学习系统的细节,他们通常选择查找已经习惯和熟悉领域的资源,这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探索和熟悉各种相关数据库和网上资源,知道费收费和免费资源和系统使用搜索专有数据库。让图书馆学科馆员参与到信息检索课中,不仅节省了院系老师的时间,也有助于深化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全面的、系统的教学。
课程实践训练。加强课程实践性。由于文献信息检索主要侧重于检索操作和实践应用,而目前多数检索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占比大,上机实践课时太少,应增加上机操作时间,加强实践性,让学生多结合实例反复上机操作练习,有助于学生更深一步掌握检索方法与技巧,提升教学效果。
科学文献讲座和导读培训。高等院校是科研人才聚集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承担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高校教师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前沿讲座和文献导读培训是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效果的另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学者的演讲和学术报告会,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对科学文献的阅读兴趣。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邀请情报信息领域的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科学文献讲座和导读培训,是弥补授课教师自身不足、扩展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形式和来源的信息充斥着校园,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在庞杂的信息来源中拨伪存真、发掘有用知识是科技工作者的必备技能。新形式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和高校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速度需要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同步。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也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的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
(1.安徽大学图书馆;2.安徽大学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