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

2016-12-30 14:05:25职正路
当代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大学

职正路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

职正路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本文从教师与学生视角对比中美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实施过程,两者差异较大。美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呈现双主体、知识双向沟通、关注社会需求等特点;中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具有单主体、知识单向沟通、关注经济效率等特点。

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教育

中美大学课程价值取向明显不同。专业和课程自由选择、个性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元化体现了美国自由开放的课程模式;中国大学课程模式则呈现单一化、标准化,在课程理念、主体作用、管理体制、需求关注等方面,两国大学课程实施差异甚大。在诸多方面,中国大学学习和模仿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模式,两者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一、课程实施主体的差异性

课程实施的双主体指教师和学生是课程互动的有机构成。一是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基准性和鉴别性胜任力。前者指知识和技能,后者指价值观、品质、性格等。二是教师的权力表现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课堂管理、考核等方面。教师的义务表现在课程咨询和服务上。知识双向沟通体现在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间。伴随社会问责呼声高涨,美国大学特别关注社会需求,社会问责驱动大学逐步重视课程评估,以此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美国大学呈现双主体性,教师拥有充分的课程资源运用权和课程实施管理权。美国华盛本大学(Washburn University)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课程邀请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来课堂授课,教师有课程资源支配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充分,学生有选择课程的充分权力,可自行设计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堂可自由提问、案例分析、团队研究等,学生课堂讨论与教师持平。为了课堂上充分展示其学术水平,学生在课外需花费大量精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哈斯商学院的课堂充分运用案例研究、情景模拟、团队项目、研讨会等。

由于管理思想、制度、体制等的差异,与美国相比,中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呈现不同特点。特点之一是单主体,课程实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教师与学生单向沟通,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由于学生主体缺位,知识单向沟通虽然利于抽象思维培养,却很难培养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能力。另外,中国大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经济效率,大多课程是在教师讲授下进行的。本文查阅了中国某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计划,发现几乎所有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只有理论学时,没有实践学时。没有一定的实践学时做支撑,不太可能培养出知行合一的学生。中国有些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课程学时虽有一定实践学时安排,但课程实施时也未必按计划进行。尽管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部分课程采取案例教学、课堂研讨等方式,但大多流于形式。

课程主体的差异源于两国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这种植根于各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很难用显性方式消除。中国大学要想充分发挥课程实施主体作用,只从形式上亦步亦趋改变和调整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必须从大学文化、教育理念等影响大学办学的隐性因素实施根本性变革与创新。伴随经济水平提升,教育理念的演进将会对大学办学理念产生强烈冲击,中国大学课程实施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将随着国家经济科技进步而渐次消失。

二、从单师制到双师制

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人才培养不能仅单纯依赖高校教师,必须加入社会力量。从单师制到企业家与教师的双师制是提升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抓手。美国大学在此方面较突出,中国大学正逐步与美国达成共识。由于多元化的办学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美国大学治理司空见惯。企业捐助大学成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社会尊重大学,美国企业家重视走进课堂。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邀请商界精英到校演讲、与学生研讨、担任课程顾问,或直接参与课程内容实施。美国华盛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课程邀请企业界人力资源总监讲授部分课程内容,其结合各自公司实践,使学生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部分弥补了教师实际经验的不足。课程顾问还担任学生校外实习顾问,学生在实习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上均可咨询他们。企业顾问无偿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了解学生,为企业选择所需人才,一举多得。

中国富有远见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开始迈进工商管理学院,通过演讲论坛方式,与大学教师、学生研讨管理前沿。要想丰富人才培养途径,必须引进市场资源,以弥补我国大学教师的实际经验不足。根据实际,可逐步推行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或订单培养,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模式,尝试打造“两栖型”教师,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也可实行部分课程客座化,如聘请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行导师团队制:校内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科学道德养成、学习作风、课题研究指导;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企业实践调研。

三、教师由学历提升到团队研修

中美大学教师均通过学历提升学术水平,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还需接受职业培训,即学历提升不能替代教师职业技能提高。通过团队研修整合,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已形成教师研讨文化。去美国华盛本大学商学院交流的中国教师参与了多次教师团队研修活动。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师大多是坐班制,每位教师均有独立工作室,有时学校提供免费午餐,教师们边用餐边讨论。负责调研的教师与学生先汇报调研成果,然后教师提问、研讨,教师在切磋中既获得了企业动态信息,又整合了知识架构。

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工商管理课程实施水平的关键是提升师资质量。团队研修可促进教师知识创新,利于建构知识架构,取长补短,为开展合作研究提供平台。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师学历层次、国际化程度不高,实践经验不足,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不吻合。国外工商管理相关学科突飞猛进,我国相关专业还是新学科,教师急需知识更新。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除了国内培养、出国留学提升学历层次,还可通过国际合作培训改善知识架构,通过教师互访和合作提升教学水平。另外,也可通过学院与实践单位交流,教师参与实践部门工作,取得实践工作经验,还可聘请实践部门专家参与学院教学实施。

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体验发展

管理活动更需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相比知识分子市场管理更需动手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不应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而应结合市场实践开放课堂。美国大学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课内外实践来学习消化理论知识。麦肯锡公司(McCarthy,2014)提出,由于案例能告诉我们真实的故事,在工商管理教育中案例学习便成为有效的工具。哈佛商学院的教学资料显示:通过研讨真实商业问题,案例学习将学生置身于真正的商业环境中。但案例学习依然不能替代学生在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和直接体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商业课程中体验角色扮演,助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美国许多大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机会。沃顿商学院的“国际研究体验”项目,学校为学生提供资金和优秀教师,学生可在国外开展研究。大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沃顿为期10天的对他国经济文化的走访。学生进行全球商业实地考察,聆听来自全球的教师讲座,与国外学生建立联系等。沃顿国际计划让学生体验第一手的国际商业文化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向学生推出了“国际体验式学习课程计划”。该计划的两门课集中在国际商业方面,让大一学生了解全球经济和商业环境,10天的出国实践获得与政界和商界精英交流。

中国有些大学也开始尝试体验式教学。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山大学《公司经济学》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法、案例讨论等现代教学途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策划和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为配合该系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多次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博士学位企业高管围绕公司某专题以讲座形式展开讨论。为保障课程实施质量,中国大学要积极探索各种实践性、开放性、互动性教学途径,打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之间、教学方法间、不同课程间、课内与课外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

五、结论

中美大学的课程价值观取向不同。两国分别是标准化的、自由开放的课程模式,在课程理念、管理体制、实施主体、关注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中国大学学习模仿美国,两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本文从课程实施主体、单师制到双师制、教师业务素质、学习途径等方面研究了差异性和一致性。美国大学是教师拥有充分资源运用权和课程实施权、学生也呈现主体性的双主体性;中国大学则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主导课程实施的单主体性。中美大学均认识到从单师制转型到双师制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必需,依靠提升教师学历来提升业务水平。美国大学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实施质量方面,学生应从被动式学习转型到体验式发展。美国大学让学生参与大量课内外实践体验消化理论知识,中国某些大学在体验式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1] 职正路:中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估比较[J].今日湖北,2014(5).

[2] 范庆瑜:从管理胜任特征反思工商管理本科教育[J].经济师,2015(8).

[3] 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4] 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10).

[5]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范曦卓)

201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比较研究,编号:2016-QN-054;2016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批项目,创新高等教育视阈下郑州地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战略研究,编号:ZZJG-B7017。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华人时刊(2021年13期)2021-11-27 09:19:14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英语文摘(2019年7期)2019-09-23 02:23:24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银幕内外(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