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绿色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思路探析
曾金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信息管理转型、实现高校信息化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从而推进了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有效整合,从而来从根本上促进信息化建设,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供有效的客观环境,以此来从根本上推进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
绿色背景;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风险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和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积极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绿色背景的有效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保证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朝着绿色、和谐的方向迈进,不断解决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投入不足、利用率较低、安全风险等问题,来让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时代教育接轨,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信息化建设有效性。
1.1高校信息化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信息化投入不足,影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来说,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来源较少,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设备投入需求;同时,加上不少高校技术人员稀缺,信息化技术团队不够强大,这在根本上降低了信息化建设效果。由于缺乏国家、社会、企业等诸多力量的援助,让高校信息化建设陷入僵局,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1.2高校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
高校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减缓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效果。第一,由于高校的不少老师信息水平有限、技术能力不高、专业知识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无法深入地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探索和挖掘,其对于知识的运用大多处于比较浅的层次,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浪费。第二,不少高校的信息资源大多对学校的教师开放,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免费进行相关的信息的搜集和学习,对于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十分不利。
1.3高校校园信息安全存在风险
高校校园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降低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操作系统、防火墙等软件本身的漏洞;加密和解密、入侵监测等技术产品的不完善等问题频频出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安全风险,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高校校园信息建设来说,必须要切实保证其安全性,从而来降低安全风险,构建完善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秩序。
2.1实现必要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
实现必要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首先,通过科学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结合高校的发展现实及综合实力,来进行方案的对比和选择,从而做出最初有效的选择。对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回报率、使用率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教育回报,从而提升高校教育成果。
2.2提升高校信息资源投入
提升高校信息资源的投入,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第一,高校应该构建有效的学校融资体系,比如通过开设专门化的技术资金部门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来保证资金的有效性。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国家的力量,通过申请用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来加快信息化建设脚步。此外,还要努力地拓宽社会融资渠道,与企业实现友好合作,从而来不断整合社会力量,从而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条件。总而言之,只有提升高校信息资源投入,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信息化建设成效。
2.3提升高校信息资源利用率
提升高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根据目前高校的现有条件、学术研究水平、师生教学需要等要素来制定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确保此建设方案与现有教学过程的匹配程度,从而来不断地推进高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应该构建开放、自由的现代信息化发展环境,为师生发展和共同学习提供有效条件,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以此来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成果。
2.4对校园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管理
对校园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管理,降低信息化安全风险。不断地强化校园信息安全技术投入,有效对治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为实现有效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制定有效的制度细则来实现,不断将具体的工作内容细化并落实,这样才能够打造高效的校园信息安全管理团队,为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总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对此进行充分地重视。
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秩序稳定、推进高校教学模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针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不足、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校园信息安全存在风险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信息资源投入、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等,从而来不断地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为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条件,这对于推进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有重要的意义。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144
G647
A
1673-0194(2016)11-0241-02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