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丽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精准扶贫成为新时期农村地区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和传统的扶贫模式相比,更利于有的放矢,进一步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强化扶贫效果。然而,精准扶贫战略自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虽然有了新的突破和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必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问题 对策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6月,总书记到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种创新方法,相较于粗放扶贫而言,是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和完善精准识别机制,针对新一轮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户主要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把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扶贫政策和资源真正惠及低收入群体[1]。眼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在识别、帮扶、管理和考核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
1.1 相对和绝对问题
(1)贫困标准方面:从贫困县的划分来看,1985年开始中国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206元,到2009年贫困线上升到1196元,24年的时间该标准只增长了约5倍,而中国的GDP在此期间由7780亿元激增到33万亿元,增长了近42倍[2]。贫困线的标准远远低于经济增速,与之不匹配。即使按照新的国家贫困线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来折算,也仅相当于每天1美元,仍低于国际通用的1.25美元的贫困标准。过低的贫困标准不仅反映不了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致使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帮助,还会让已脱贫的人口再次进入贫困状态[3]。
(2)贫困人口方面:贫困有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之分,我国当今社会正处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共存的一个双重性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自实施后,总的来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大范围缩小了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但收入差距不大的相对贫困人口仍然大量存在,如何在有限的贫困规模下,精准地识别出最需要扶持的人就变得比较困难。
1.2 整体与个体问题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过分强调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的扶持而忽略对整体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整体性贫困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即使小农经济暂时能够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会受碍于交通、技术和环境等整体性问题而得不到的持续性发展。扶贫资金在精准瞄准到个人和家庭时很可能会忽略对影响绝大多数人的项目进行扶持和投资,以至于扶贫整体效果不佳。
1.3 发展问题
精准扶贫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返贫问题。所谓返贫,是指已脱贫人口不久又陷入贫困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因素既包括社会、自然和历史因素,也包括经济、制度和人为因素。为保证扶贫工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精准扶贫强调贫困人口有进有出以便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尽早脱贫,尽管脱贫后返贫可被再次认定为帮扶对象,但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较为复杂且不连贯,这不仅会影响前期的扶贫效果,也延缓了精准扶贫的总体进程,影响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脱贫和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
2 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一,改革贫困标准的制定方法,建议放弃单一的收入标准而采用收入、消费、资产、健康、教育等多个指标来识别需要帮扶的贫困户,避免国家政策和实际脱节。要通过有用且高效的方法逐个精确的统计和识别帮扶对象,将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挂钩形成合力,并加以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精准识别机制,更好更快地落实建档立卡工作。
第二,在继续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工作基础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改善贫困地区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交通、网络通讯等设施建设;其次,有规划、有组织地进行农业开发,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进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既要重视整体发展,又要重视个体扶持[4]。
第三,要实现农村扶贫可持续发展,首先,贫困人口自身各项素质的提高是前提,因此,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既保证教学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又注重教师队伍等软实力培养,同时,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扶贫工作应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适度开发,多发展生态型、节约型农业,将开发、治理和保护相结合,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脱贫到返贫的恶性循环,走出区域性贫困陷阱;最后,资金是保障,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应不断拓展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有效管理资金,做到既要精准拨付,又要管好用好,对违法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化功效。
最后,精准扶贫成效考核很关键,国家和地方应着手建立科学客观的考核体系,不仅注重眼前成效,更注重长远发展,不能仅以贫困地区的GDP为单项考核指标来衡量扶贫开发工作的成败,应将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如:贫困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公共设施及环境的建设和改善程度等指标赋予一定权重纳入考核体系,并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定性定量考核,确保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廖周垠,张玉.做好新形势下阆中市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阆中网,2014:05-20.
[2]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3]丁军,陈标平.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治理农村返贫顽疾[J].社会科学,2010(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