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系
差不多每隔一周左右的时间,我都要上BBC的网站去看一个栏目——《首相问答》。在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英国首相卡梅伦像吵架似的跟会议室的议员们解释、争辩。多数议员提出的问题,大的有关国家走向、民主民生,小的有关首相本人及家庭对某些事件的态度。大多数时间,这个并不太大的会议室里所发生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起哄、嘲笑、站起来反对,甚至主持会议的人员要多次提醒大家:“安静!安静!首相的回答必须要让大家听到!”
最初,我常常为这个国家的首相心塞。我们想象中的场面很难出现。比如:仰慕的眼神、静静地倾听、认真地做笔记、频频地点头、热烈的掌声,几乎没有。这个节目简直就像个批判会。卡梅伦像个小学生,被大家一通指责。
应付反对党和其他议员的质疑,不是个好差使。即使是在当年竞选时说过的某句话没有兑现,也会被他们当众翻出来,拿腔捏调地念上一通。念完之后,反对党领导人通常还要加上一个轻蔑的眼神,再加上一句质问:首相先生,这是不是你说的?要不要再念一遍?
我最开始看这个节目时,觉得英国人简直不可救药。一个首相,贵为一国政府之首,每隔一段时间前来议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些解答,怎么也不至于在这个闹哄哄的会议室里红着脸,一次次解释、沟通甚至反击,至少大家应该很有礼貌地听他讲完。但现场却往往不是这样。节目里,每当首相回答一些问题时,总有人起哄、嘲笑以及愤怒地跺着脚,甚至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最初的时候,反对党质疑首相,我总是站在首相的对立面。反对党领导人每周提出的问题,大多来自工薪阶层甚至弱势群体的邮件,都是具体涉及实际的民生问题。
现任反对党领导人、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每周都要收到数千封来自普通民众的邮件,他会从中挑选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在《首相问答》这个时间里去质问现任首相卡梅伦。
但看的时间长了,我的态度慢慢有了一些改变:一个国家,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卡梅伦强调:没有好的经济基础,你即使答应民众再多的福利,最终都不可能持久。所以,你可以经常听到他说不。作为一个在伦敦居住多年的局外人,我也慢慢从一个跟反对党一样痛恨、反感现任首相的人,变成了同情者、理解者和支持者。
每周闲下来的时候,我也会去附近的教会里喝茶,同那些社区里的英国老人们聊天。有一次谈论工党和保守党谁优谁劣时,几位老人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工党一味给穷人争取利益,看起来是为人民着想,但实际上,很多利益都超出了这个国家的承受能力。最后,受伤的还是这个国家。而保守党扎扎实实地进行经济建设,表面上并没有工党那么照顾穷人,但却可以让这个国家走得更远,让穷人能享有更多的福利。“解决他们的就业,比直接给他们钱有效。”卡梅伦曾在辩论中强调。
我一个外人,常常用看笑话的心态来观看这个栏目。但看的时间长了,却也慢慢理解了这个国家的一些运作体系。比如,即使有议员提出某个项目需要增加拨款,首相提议,相关财政预算也需要大多数议员审批。再者,遇有一些更大的事情,如英国是否还留在欧盟,首相的任务只是把条件谈好,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英国民众。在这样的事情上,首相当不了家,当家的是议会,是民众。
我也在伦敦感受了当年苏格兰要脱离英国的事件。我看到的只是首相发表言论,希望它能留在英国,但是,我并没有看到军队、警察和其他维护武装的力量。我看到的则是不同人们的辩论、当地人的观点以及对公投的公开报道。苏格兰最终选择了留在英国,首相却发表了让人感动的演讲:你们的公投让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以后会给你们更大的权利。当然,也会给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同样的权利。
一次危机,却让我感受到了英国人的自信和宽容。脱离英国分出去,尊重你们;愿意留下,我们就一起朝前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对自己的民众做到如此宽容?
媒体成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在英国境内没有任何广告、每年靠收看电视家庭144镑/家(1镑约为9.4元人民币)来维持运作的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无疑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它在教育民众,也在监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