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省市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决定,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非农户口,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这本来是打破城乡二元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差别的一个利好消息。然而,根据社科院调研报告,有9成农民不愿意变成市民。
先来看看何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吧。农村户口即农业户口,是指原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城市户口即非农业户口,是指原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商品粮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最主要的区别是非农户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权和使用权。农村和城市户口各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农业户口优势
第一,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
第二,养老保险。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第三,大病保险和新农合。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第四,杂费。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第五,教育。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第六,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第七,买房。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但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不受法律保护。
城市户口优势
一、招工、失业待遇好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90%,最长不超过2年;而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40%,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时间,一次性支付本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
此外,非农业职工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项优惠政策。比如:非农业职工办理失业手续后,如个人选择自谋职业的,持相关证明资料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免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手续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
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自谋职业后,还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补贴。
相对于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农业户口职工失业后,这些相关优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二、同样当兵待遇好
1、参军:非农业户口的优待金比农业户口的多一倍,城镇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1万元,农村户口入伍的义务兵每年5000元,当兵两年就相差1万元。
2、退役: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政府给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政府安置工作后,还可以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3、退役后自谋职业: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退役士兵每人补助35000元,转业士官每人补助55000元;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每人1万元。
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高
1、养老保险:非农业职工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养老金;而农业户口职工按现行政策,无论交多少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只能一次性退保。
按现行标准缴费20年测算,企业非农业职工和农民工同样缴费5万元,到退休时,农民工只能一次性领取2万元左右的退休费,而非农业职工每月将领取1100元退休费,且随国家政策每年进行定期调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0岁计算,在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非农业职工每年领13200元,退休20 年就能领到26.4万元。
2、医疗保险:非农业职工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而农民工在职期间只有住院了才能报销,一旦退休了,就不给报销了。
四、低保标准高
按照民政部门现行的低保标准,非农业户籍人员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农业户籍低保人员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区、镇两级共同负担。
实际上,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各有优势。那么,为什么许多农民不愿意放弃农业户口呢?从两个和经济利益最紧密挂钩的优势方面可见端倪。一方面,不断攀升的土地价值标识出了农业户口的含金量,很多被征地的农民劝告后来者,“不要变成城里人,那时候就没人管你了,还是当农民好。”他们认为不管一次性获得多少补助,都会是一笔“死钱”,而“农民就像散养的鸡,只要给他一块土地,他就可以自己觅食,但突然变成圈养,肯定会不适应”。
另一方面,而对于城镇户口能够带来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部分农民并没有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北京市已经开始弥合城乡居民在社保层面的差异。在医疗保险方面,今年年初,《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大病保险主要服务对象是参加北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乡居民,规定最高报销比例高达60%,上不封顶。而此前,北京市城镇职工医保与新农合的封顶线并不相同,前者为30万元,后者则是18万元。北京市新农合在人均筹资标准上也有了大幅提升,2008年北京市新农合当时筹资为每人年180元,其中个人缴费100元,财政支持80元,到了2014年,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了1000元。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不愿意市民化。根据公开数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2.69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1.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据调查,占总量一半左右的老一代农民工(1980年前生)1.4亿人不一定都愿意将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口。一些80后以及此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也不愿意。
愿意留在城市的大多是在农村从未干过农活,以及从小在城市生活,已经融入城市的人。这方面1990年左右出生,或者以后出生的人,希望获得城市户籍的意愿比较大。
究其原因,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不仅仅是大城市,即使是小县城打工的农民工,也并非都愿意变成城市市民。他介绍,很多农民工考虑到自己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愿到城市成为市民。因为在农村有地就有钱,心里踏实就。
其次,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自然调研发现,即使在深圳一些大的公司,很多中低层农民工尽管有稳定收入,也不愿意留在深圳,即使在当地留下,也不愿意转户口到当地。原因是,农民工感觉家里有地更有保障。此外,甚至一些农民都不愿意在城市上社保,原因是不一定转得回去。
城市之间社保并未真正联通接续,这正是他们所担忧的,“除非农民工的社保可以全国转,否则农民工感受不到保障,不一定愿意获得城市户籍。”张自然说。
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又会给农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身份问题
过去,“农民”的字眼,是二等甚至三等公民,是还在起作用的传统体制外的人。因此,不少城市出现了因为户口差别导致的“一个工厂、两种工人”的现象,并逐渐形成同工不同酬的制度。取消身份差别后,农业户籍、非农业户籍人口统一为居民户籍,以上不平等待遇将逐步消除,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平等权利。
二、土地承包问题
农业与非农业身份界限没有了,谁有权取得土地承包权?都是一样身份,住农村的可以分地承包,住城市的可不可以分地承包?
三、就业选择问题
农业户籍人口在就业选择上一直缺乏机会公平,在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其迁徙的身份,农民工被无形地限制了求职方面的平等权。取消户籍区分后,各用人单位必须按一致的条件对待择业者,为原农业户籍人口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四、劳动报酬上缺乏经济公平问题
经济公平对农民工来说,其劳动投入与劳动报酬应该是相称的。然而,农民工所得到的报酬,与在他们手下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远不能与城市正式职工相比。消费物价总体水平的明显上升,导致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取消户籍区分后,农民工将获得与城镇户口人员同等的最低收入保障。
五、教育问题
农民工劳动力的初始形成是在农村,其可能拥有的教育资源大大低于城市正式职工劳动力,这已造成农民工劳动力的“先天”不足。他们进城后,在择业过程中、在就业中、在就业与失业的循环转换中,农民工劳动力有进一步提升素质,进行职业培训的需求,然而,他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作为劳动力延续的子女教育,虽然,目前还无法断言农民工的子女未来是否还是农民工,但是可以看到,农民工子女在其打工地就近上学问题上是受到歧视的。“农民工”的子女在现有的城乡政策框架下,还无法享受到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权利。取消户籍区分后,农民将与城镇人口一样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提升劳动力水平,通过更加良好的教育学习,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六、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上缺乏结果公平的问题
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就意味着不可能享受国家有关就业保险、医疗保险、单位福利等待遇。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下、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得不到合理解决、工作时间过长、就业没有保障、人格受侮辱事件频频发生、工作环境恶劣等等问题,远较城市正式职工突出。取消户籍区分后,所有居民都将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