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疗法场地设计:概念与原理

2016-12-29 06:35张志强谭益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3期
关键词:康养疗法基地

张志强,谭益民,2

(1.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04)

森林疗法场地设计:概念与原理

张志强1,谭益民1,2

(1.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04)

随着国内森林疗法产业的发展,森林疗法场地的规划设计已成为一个亟待规范的实际问题。论文从阐述森林疗法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入手,以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场地设计的六大系统组成要素和三大设计依据,最终确定了疗法场地设计流程及内容构成。以期为森林疗法场地的设计及规范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方法。

场地设计;森林疗法;设计原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使更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到森林中去体验休闲可以缓解身心压力、增强人的身体机能甚至对某些疾病具有缓解和治疗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很多科学研究的证实[1-3]。森林疗法基地作为人们进行相关康养活动的场地,对开展森林疗法体验的质量和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科学合理生态的场地设计能够综合考虑到场地中森林疗法资源的有利因素,使人们尽情的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森林浴疗养,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人为的对森林植物群落、动物栖息地、水体、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森林疗法基地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进行森林疗法资源的分类评估,森林环境的测量及生理实验野外森林疗法区的场地设计也应该得到重视。但是什么是森林疗法区的场地设计,以及如何开展场地设计,目前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方法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1.1 森林疗法基地概念

森林疗法基地作为人们在具有康养和保健作用的环境中,对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健康保健的实体场地研究起步较早,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就提出荒野性治疗、克奈普疗法、健康气候疗法、地形疗法、海水疗法及矿物性治疗,提倡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把能够应用自然疗法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学活动和提供增强健康服务的公共区域称为健康保养地。2004年日本林野厅发表了《森林疗法基地构想》首次提出了“森林疗法基地”的概念,认为森林疗法基地是能为人们提供森林散步、食宿、冥想、医疗保健、温泉疗养,具有一定数量的康养步道及健全的基础设施,提供多种森林旅游产品,通过慢性压力状态的减轻以达到改善身体状况实现预防医学效果的森林区[4]。确定了进行生理实验、良好的服务设施项目和森林环境及配套设施为代表的三个森林疗法基地认定的基本条件。受日本森林浴的影响,韩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森林浴场建设之风,森林浴场被当做娱乐修养之地得到广大国民的支持。韩国山林厅把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不破坏树木和野生动物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为国民提供休闲空间的森林定义为“休养林”。

1.2 疗法基地场地设计概念及理念

1.2.1 疗法基地场地设计概念

场地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生产生活和活动场所,包含了基地中所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如场地上的构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园林设施、工程系统等都属于场地的内容,因此场地是一个整体的概念[5]。人类最初从森林中走出来,利用森林资源来繁衍生息,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是人类活动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疗法基地的建设是人们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来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而进行的森林开发。森林疗法基地场地设计应该是以生态性及康养性为设计理念,以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对包括森林内的温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离子环境、大气压环境等森林疗法的环境检测[6-7],以及对然地理环境、森林康养保健资源和历史人文等森林疗法资源调查研究为基础,结合森林疗法所实施的内容及使用者的需求,对场地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森林疗法效果的场地设计。

1.2.2 设计理念

森林疗法基地作为生态环境本底条件保存良好及人类活动场所的生态敏感区,在进行场地设计的过程中,应使场地和整个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疗法场地还应以实现森林环境对人体的康养保健功能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场地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与森林生态环境相协调对自然环境产生最小影响的生态设计理念,以及充分利用康养保健资源的康养性设计理念,使设计达到最小的人为干预,让自然以自身的能力来营建和谐优美的场地生态环境,实现康养保健功能。

2 森林疗法基地场地的设计原理

2.1 场地设计内容

场地设计的内容是根据场地所包含的构成要素决定的,任何场地设计的内容都有它的目的性,因此每个场地上所构成的要素内容都是因为某种需要而存在。森林疗法场地设计的内容是为了人们在森林中开展的各项康养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康养目标。和其他的场地设计相比,森林疗法场地设计的针对性更强,更具有专业性,从通识意义上来说,场地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场地的整合设计,而使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场地的优势,节约土地方便人们的活动,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8]。作为森林疗法场地而言进行场地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些最基本的场地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些进行森林疗法治疗的目标人群在进入森林疗法基地后,达到良好的疗法效果,因此森林疗法场地设计内容应该满足使用和康养治疗的双重功能。

根据森林疗法活动的需求,按场地要素组成分为6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森林疗法场地设计内容组成场地要素设计内容构筑物森林疗养医院、特色民宿、康养旅游服务中心、森林生态文化体验馆、附属环卫、公厕、休息区等构筑物设施交通系统森林场地与外部环境联系主干道、沟通各功能区的次干道、各种类型康养道路、停车场地康养活动设施五感体验区、坐观场所、小型休息场所、观景点、森林浴场康养保健植物森林疗法林区的选择、林分的整理优化、康养保健植物的配植工程系统敷设在地下的工程设备管线、地面上的挡土墙、护坡、地面排水设施等标识系统建筑类标识、地形类标识、警示类标识、指示类标识

2.2 场地设计的三大依据

场地设计的开展依赖于对森林疗法所包含的使用对象、康养活动内容、基地康养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基地疗法资源条件影响和制约了康养活动内容的组成及使用对象的体验效果,康养活动内容决定了使用对象的森林疗法体验项目。疗法基地场地设计应以使用对象为核心,以森林疗法资源条件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康养活动内容规划设计,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

1) 使用对象是疗法活动内容的参与者,使用者的需求、心理生理状况、人群构成等都应该成为场地设计所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场地设计实施完成后,康养活动的内容组成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之提供安全舒适的森林疗养体验,场地设计是不是顺应森林自然环境达到最小限度的影响,这些都需要使用者的切身感受来评价和衡量场地设计的优劣。

2) 基地疗法资源条件是康养场地的本底条件和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森林中负氧离子浓度的分布水平、不同林分的植物杀菌素(Phytoncide)含量水平、森林中的温度湿度、动植物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为代表的森林疗法资源,都是进行场地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客观条件,对康养活动内容的组成及使用对象的疗法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

3) 康养活动内容组成是疗法基地场地设计任务的具体性要求,它规定了疗法场地需要开展哪些设计任务,决定了活动所开展的形式和场地拥有的功能。康养活动内容的组成依托于对使用对象及森林疗法资源的综合考虑。

2.3 森林疗法保健资源的调查及生理实验

2.3.1 森林疗法保健资源调查

在进行康养场地设计前,对基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康养保健资源进行调查和开展康养生理实验,是场地分析和设计的前期准备和森林环境的重要评价标准。森林疗法保健资源是森林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总称,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植物杀菌素、森林内环境检测(森林物理环境因素)、动植物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5大类,14个组成项目,详见表2。

表2 森林疗法资源调查组成资源类型项目内容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资源条件坡度、坡向、高程情况,土壤特征,土层的冻结深度,所处地区的地震状况,水资源质量等级及分布植物杀菌素不同林分植物杀菌素浓度植物所产生的挥发性和易挥发性芳香性物质“芬多精”的浓度及分布森林内环境光环境声环境湿热环境气压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分布调查以空气中负氧离子水平为重点,作用于人五感体验的物理环境因素动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森林内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历史人文资源 物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存,如古庙、古碑、古塔、摩崖石刻等历史文化景观及非物质文化景观

2.3.2 森林疗法生理实验

生理实验是尝试通过实际的野外实验,来解释森林疗法对人体生理上放松效果的作用。具体是在特定的森林环境中,通过对森林体验者在参加森林漫步、森林瑜伽、森林坐观冥想、五感体验等各种森林疗法活动前后,心跳数、收缩血压、扩张血压、心跳变化率、交感神经活动、副交感神经活及唾液中氢化可的松浓度等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康养效果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森林疗法场地优化设计及森林疗法基地认定的重要标准。

3 森林疗法基地场地的设计要点

3.1 疗法场地分区布局设计

场地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只有在完成整体布局的情况下来进行场地的详细阶段设计才具有设计的程序性,分区布局阶段的场地设计是场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的分区布局决定了场地的基本形态,是在对场地现状,森林疗法资源,场地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考虑下而做出的合理组织分析和安排的结果。分区布局阶段的疗法场地设计包括疗法场地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范围的确定、场地交通布局设计三个主要方面(图1),其中场地的功能分区是分区布局阶段设计的主体内容,在各种不同的功能分区确定后,以交通组织把各功能分区联系起来再根据需求计算场地中公共设施的用地范围与分布。

图1 分区布局阶段场地设计流程

3.2 疗法场地设计

3.2.1 疗法基地构筑物设计

构筑物作为疗法基地的实体组成内容,对疗法场地的形象塑造,康养条件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构筑物的设计要从接待容量、使用功能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角度出发合理考虑构筑物的占地面积、层高、密度、风格等因素,合理利用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尽可能的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对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地方由于场地的限制可以选择局部出挑或全部出挑,底层架空等山地干栏式生态建筑设计形式。同时各类构筑物的设计建造在材料的选用上应尽量体现地域性原则,运用当地的建造材料以让使用者产生归属感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对于森林疗法场地这种自然生态保护良好的地区场地中的构筑物设计应坚持安全性、经济性、地域性、生态性、节能性的设计原则符合生态性的设计理念。

3.2.2 疗法道路设计

在森林疗法场地中除了与外界沟通的主干道,以及和各功能分区联系的次干道外,用于疗养的道路占主要部分,同时由于进行森林疗法大多以步行的形式开展,因此疗法道路的设计是场地设计的重要组成。在进行疗法道路的设计时,需要依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各种康养资源的分布及自然环境的状况,来设计不同距离和形式的游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登山步道、滨水步道。其中主要用于森林疗养的步道坡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坡度太陡就会给人的康养活动带来不便,正常情况下康养道路的坡度宜控制在8%以内,宽度最小应满足1个人的通行,以控制在1.5 m以上为宜[9]。康养路面的材料可选用使人感到舒适的土质、草质、腐殖质等柔性生态路面材料。在疗法步道设计时,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首先应设置距离较近的,行程在1 h以下,能够供无障碍使用的疗法步道;其次设置供初次森林疗法体验者使用的,行程在1~2 h,距离为2~5 km的平坦或者坡度较缓的疗法步道;最后可根据需求,设置行程在2~6 h, 5~10 km长距离运动强度较大的疗法步道。同时在疗法步道设计时还应根据基地的特征及步道的长短合理布局休息场所。

3.2.3 工程系统设计

工程系统是场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场地中的给排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等工程设备管线,以及挡土墙和护坡等。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考虑到森林疗法场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状况,工程系统设施的选线布局,应尽量避开生态环境脆弱区,根据不同场地内容建设在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地形的破坏下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节约成本,保持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有风貌使其体现场地的个性与特色。

3.2.4 康养设施设计

根据森林疗法实施的需求,森林疗法场地应设置一定比例的康养活动设施,如五感体验区、坐观及休息场所、露营地、服务点等。各种配套设施宜根据疗法步道的分布来布局,使体验者在疗法步道上有不同形式的森林疗法体验。五感体验区:五感体验是体验者在森林环境中基于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为主的体验活动,在五感体验区设计时应进行五感区域的划定来满足体验者不同感官的体验;坐观及休息场所:应设置在观景点附近与疗法步道相结合,设计时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有利于体验者进行森林冥想、瑜伽等康养活动;露营地:露营地应方便体验者在疗法场地进行露营、取水、就餐及娱乐活动等,设置在方便取水场地平整的安全地带,同时还应划定卫生区设置水冲式的生态厕所;服务点:服务点为提供补给、垃圾处理、简单医疗等服务,在服务点的设计建设中应依托于疗法步道,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5 km路程。

3.2.5 康养保健植物设计

康养保健植物资源分布及优化设计,是进行森林疗法场地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森林疗法场地选址而言,应该选择森林中环境保健资源如植物杀菌素(萜烯类物质含量)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较高的针叶林或者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林分的区域。在森林疗法场地林缘、林中空地、疗法步道边补植一些具有杀菌功能的当地本土植物,同时适当对场地的林分进行整理和改造,使疗法场地的森林环境有益人们在其中漫步和休闲,保持0.7~0.8左右的森林郁闭度,方便林内通风透气和适当阳光的散射,清除有毒有害植物[10]。康养基地应以森林植被环境为背景,考虑到植物的康养性能选用当地的保健类植物,合理优化场地的林分结构,提高景观群落的层次性和营造生物栖息地的多样化空间,做到保健植物设计的功能性、视觉美观性、生态自然性、地域性及精神性的统一。

3.2.6 标识系统设计

森林疗法场地中的标识系统设计是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标识符号设计作为康养活动的引诱指南,起到指引、教育及警示作用。标识系统包括建筑类标识、地形类标识、警示类标识、指示类标识。标识系统的材料应以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为主,尺寸及色彩应做到醒目并与周边环境协调融洽。场地中标识系统的设置应尽可能的设置在人们视线所能注意到的最佳位置,如康养道路的交叉口、广场的入口、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周围等。

4 结语

森林疗法场地设计是以生态性和康养性为设计理念,基于森林疗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而提出的针对于疗法场地的布局和生态化设计,是对传统场地设计领域的延伸,和传统场地设计最大的不同是在设计内容中,不仅只体现其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强调设计内容的康养保健功能。提出依据以森林中植物保健资源的分布水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为代表的森林内环境检测、场地自然地理条件、动植物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为代表的森林疗法场地设计的前期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来做出合理的场地功能分区布局。最后确定由场地中构筑物设计、康养道路设计、康养设施设计、康养保健植物设计、标识系统设计等五个主要方面组成的详细设计阶段的场地设计,使场地设计环环相扣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1] 大井玄,宫崎良文,平野秀树. 森林医学Ⅱ:環境と人間の健康科学[M].东京:朝倉書店,2009.25-27.

[2] 吴楚材,郑群明.森林医学:人类福祉[J].森林与人类,2010(3):11.

[3] 李卿. 森林浴の効果[J].日本抗加龄医学会杂志,2009,5(3):50-55.

[4] 林增学,郑群明. 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J].社会学家,2013(06):87-90.

[5] 张伶伶,孟浩.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 高山范理,香川隆英,恒次佑子,等.运用中等度温湿感指标(PMV)对夏季森林内外环境的测量与比较 [C].日本森林学会关东支部论文集,2005(56):71-24.

[7] 高山范理,大平辰朗,松井直之,等.森林环境里物理指标的日变化 [J].关东森林研究,2007(58):79-82.

[8] 但新球.森林公园的疗养保健功能及在规划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4,13(1):54-57.

[9] 三谷徹,高杰.奥多摩森林疗法之路[J].风景园林,2011(4):92-96.

[10] 但新球,姜海湘,龚艳.森林浴场的规划设计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9,18(3):36-39.

ThePlanningofForestTherapySite:ConceptsandPrinciples

ZHANG Zhiqiang1, TAN Yimin1,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Hunan,China;2.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of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4,Hunan, China)

A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therapy industry,the planning of forest therapy site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of specific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basic definition,put forward six major factors and three components of forest therapy site planning.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site design process and cont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methods for forest therapy site planning.

site planning;forest therapy;design principles

2016-09-13

张志强,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

谭益民,男,湖南湘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TU 986.5+2

A

1003-6075(2016)03-0020-05

10.16166/j.cnki.cn43-1095.2016.03.005

猜你喜欢
康养疗法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