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根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孙学根
悉与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在基础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实践活动。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会更加感兴趣,并可以更加顺利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上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实践教学当中,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于其在社会竞争当中不被淘汰。本文就以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为主要内容并结合教学改革的根本特点进行探讨,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其实就在于为国家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尤其是计算机这种技术性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经验是就业的基本前提条件,此外,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熟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而言,很多老师上课的方法大多以板书与讲解结合的方法,这也是最不被学生喜欢的一种上课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只能被单项的传递,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影响大家对软件的认识与敏感度,毕竟计算机技术是以图片与鼠标操作为主要形式进行展现,这种虚拟的方式是很难通过基本的板书与讲解可以表达清楚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演示与操作,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教学模式的单一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因为即使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也难以被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教学改革要从改变教学模式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并组织教师们收集、整理并研究自己做的课件,以找到其中的漏洞与问题,进而使课件更加具有意义并提高课件的使用价值。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知识方式的一种重要体现,如果教学模式一直这么单一就会导致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的情况,所以,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与老师充分的互动,以便于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个别情况个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因此,在机房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创造性与主动性,进而对知识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使其在社会当中更容易被接受,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实践能力偏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都是以知识教学为主,而对实践部分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成本、硬件设施、学生不配合等原因,因此实践教学开展起来异常困难,此外,学生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怠慢的态度,参加的社会实践也非常少,进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计算机是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因此,学生们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才可以对相关知识有所掌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可以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因此需要教师对其充分的利用,并做好相关的实践教学准备工作,以达到把实践经验充分教授给学生的目的,在此需要注意对难点知识的充分讲解,要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醒,要求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上的发展前景,因为只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才可以更好的解决突然出现的问题,进而有利于学生们成为社会上出类拔萃的计算机人才,为中国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
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室。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更是硬件设施上的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们应该积极的使用多媒体教室,以便于达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同步的目的。使用该种教师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自己实际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们更好的模仿,进而更好的学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老师讲课过度劳累的问题,也就相当于是老师在手把手的进行授课,从而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步骤,并可以学到该种技术存在的技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过程的失误,从种种特点都可以看出来多媒体教室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种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捷径。除了以上需要改变的事情之外,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上还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对外界事物的需求能力,也就是其自身要了解自己需要的东西,进而有利于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学习与工作,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具有较高专业性的软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础,并可以偶尔利用现有的软件进行即兴创作和设计。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独挡一面才是教育改革的真谛所在。
精心进行作业的布置。目前,计算机技术专业所留的作业都是以具体的题目为主的,这种方式的教学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不被大家喜欢的,因为这种形式的作业很容易让学生们失去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可知这样会耽误很多学生的前途,并且学生上机课程的作业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他们在运行以便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意义可言。对作业的布置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态度与学习状态,而且多数情况下都是很被动的,作业完成之后并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改革时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吸引,并且要增加对时间课程作业的布置,要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不同难度与不同内容的作业设计,以达到增加学生兴趣的目的,并从根本上增加学生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是改革的宗旨,因此老师们要把握住所传授知识的广度,并且要具有突出的特点,让同学们产生更多的回应,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要着重对实践技能进行培养,利用好身边的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从根本做起,并且要坚持到底,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大家积极主动的去研究与探索,就会产生知识之间的碰撞,并会得到正面的结果。此外,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