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兴
资源开发与业态拓展相促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
◎胡林兴
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已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瓯海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产业基础雄厚扎实,如何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瓯海特色文化产业,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我区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总产值约为20.3亿元,占GDP比重的4.5%;实现产业增加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市高出3.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的1.17%。
大罗山和泽雅纸山坐落瓯海东西两端,温瑞塘河横贯瓯海全境,在地理形态上恰成哑铃状,许多文化资源散落其间,自然形成独特的“两山一水”地域文化。因此,我区文化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可融古于今,顺势而为。建议组建瓯海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团队,围绕“两山一水”的哑铃状地理形态和地域文化特点开展专门调研,进一步理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规划打造各有侧重的环大罗山国学文化产业带、沿塘河休闲文化产业带和纸山生态文化产业带,以此进行资源开发和业态拓展。
以环大罗山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温州大学城人才资源为基础,打造环大罗山国学文化产业带。这个产业带重点挖掘国学文化资源,主要有永嘉大师的温州禅学、以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孙诒让为代表的后永嘉学派、以弘一大师为代表的现代律宗、以董每戡为代表的戏剧学以及大罗山历代诗文等。建议以头陀寺、宝严寺、仙岩寺为中心,以禅修文化为基础,延伸发展心灵关怀产业;以陈傅良祠为中心,加强与各大高校的文学研究合作,深入挖掘永嘉学派的精髓实质,推动永嘉学派国学文化的发展;以盘云谷文化创意园和青灯山舍为起点,改造大罗山古村落,建设大罗山国学小镇;借助朱自清、琦君等文学名人的影响力,开展文化论坛、作品展览、文学研究等文化活动,挖掘民俗乡情内涵,推动文学产品的产业化;以温州大学城的人文、艺术、设计师资和学生为核心力量,打造一个初具规模的国艺文化产业园。
以塘河沿线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和丰厚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沿塘河休闲文化产业带。温瑞塘河瓯海段沿线有老街、民间工艺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目前正在运作的有梧田老街创意街区、国智9号创意街区、塘河公园民间博物馆群、欧尚文创园等项目。建议以现有的文化项目为基础,加强塘河沿线的资源整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塘河休闲文化产业带。如对东部梧田和白象老街,沿街纵深约50米范围内的原有建筑进行大部分保留,结合房屋使用权进行市场化运作改造,恢复水乡风貌,集合老城区历史上的各种老店铺,使老树开出新花,打造文化消费聚集地。利用塘河沿线民间博物馆群初步建立的优势,以原有的工业区资源为基础,发展博物馆经济,大量集合民间藏品和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博物馆产业集群。利用新桥至瞿溪一带的工业区资源,筹建温州“百工之乡”文化产业园,集聚温州传统工艺,赋予现代气息,并延伸百工集市、工艺博览园、百工演艺广场、手工体验作坊、大师工作室等多种业态。
以泽雅古造纸作坊群和古村落人文资源为核心,打造纸山生态文化产业带。纸山文化是我区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纸山文化的生命线在于原生态的保护,纸山的原生态一旦遭到破坏,纸山文化将不复存在,纸山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因此,挖掘和开发纸山文化,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为先,谨慎有序开发。建议对纸山生态文化产业带的业态布局进行谨慎规划,有序推进纸山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泽雅古造纸作坊群、泽雅造纸生态博物馆、纸山民俗博物馆等为核心,规划建设温州传统造纸文化产业园,全方位展示纸文化的活力与魅力;规范泽雅工业园的功能改造,协调发展纸农菜、农产品、手工艺品、生态餐厅、生态客栈等业态;结合老工艺、老工匠、艺术村、古村落、山居改造等内容,整体开发具有清末建筑风貌的吴坑古村落,嵌入人文小品,融合纸山的农耕文化和原生民俗风情,发展纸山文化休闲旅游,形成温州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此外,还可利用西部瞿溪等原古代纸市的资源,通过老街改造恢复纸市风貌特色,与泽雅纸山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瓯海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