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浒传》的语言艺术

2016-12-29 06:11:35徐雅娟
参花(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鲁智深宋江林冲

◎徐雅娟



浅析《水浒传》的语言艺术

◎徐雅娟

摘要:《水浒传》的语言体现了“说话”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明快、色彩鲜明,其主要特点一是前后一贯的语言的个性化,二是叙述的语言精彩传神,三是语言与动作相得益彰。学习、借鉴、传承《水浒传》的语言艺术风格,可以更好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光大。

关键词:《水浒传》语言艺术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人物对话

一、语言口语化,且个性鲜明、前后一贯

施耐庵在口语的基础上对小说的人物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成为鲜明的文学语言,塑人叙事特征鲜明、鲜活生动。小说对人物形象、性格和语言的塑造,全书通篇风格高度一致。例如,李逵就是一个话到人到、闻其声见其人的人物形象。他一出场,这个人物就以其独特的个性、鲜明独特的话语活跃在全书。他的语言举止无不反映他野性十足、粗鲁憨直的个性特征。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的那句“那雪正下得紧”,鲁迅赞曰“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字直观写出风雪的大,还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人与自然高度一致的氛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因此鲜明突出。例如,小说在描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鲁智深赶来要打抱不平,林冲道:“原本是高太尉的衙内,不识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不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则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两句话,形象、生动、鲜明写出了两个人性格的不同和处境的迥异:一个是有家小,受人管,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另一个是赤条条无牵挂,义无反顾。此外,像差拨语言的两面三刀,阎婆惜语言的刁钻泼辣,王婆语言的老练圆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的语言是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白话艺术已经成熟,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水浒传》的语言个性鲜明,神采飞扬

施耐庵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充分发挥人物语言和描述语言的个性功效,通过恰当地使用鲜明、特色的语言使人物形象生动、突出。例如,鲁达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一路护送到沧州,在与林冲分别时,取了些银子与林冲和两个差人,并警告差人:“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看在我兄弟面上,饶仔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两个差官连连说:“再怎敢,都是太尉差遣。”接了银子,要待分手。鲁智深又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鲁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得树木二寸深痕,齐齐折了。从鲁智深的语言不难看出其粗犷、率直、洒脱的性格特点。鲁智深内在的豪强、彪悍、粗野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店小二不放金老走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面门牙。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鲁智深是个急性子,打人都急,没说两句就“大怒”,不由分说就打来。“揸开五指”如见其伸出大手,往小二脸上打去。“只一掌”,清脆响亮之声,响于耳际。“再复一拳”,是一掌不足以解恨。店小二的狼狈相活现于眼前。作者用幽默、俏皮的语言塑造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的丑态,令读者发笑,令世人生厌。作者在描述用语和人物语言上彰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三、《水浒传》的语言风格与人物的动作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

《水浒传》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话本”表现手法的特点,把主要的人物和事件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直观的诉说,通过不同的英雄人物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来展示小说的现实意义。小说的画面感广阔而鲜明,开端、高潮和结局精心设计,精巧别致,把官逼民反的现实展示无遗。从英雄们的个体反抗到虎踞梁山,排定座次的集体反抗,逐步将英雄的聚义推向农民起义的高潮,最后从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而妥协投降,终以“魂聚蓼儿洼”的悲剧告终。从开始到结尾正是农民起义一般过程的真实反映。小说成功塑造了封建礼教下的宋江的形象,他一方面是仗义疏财、侠义于心的英雄;另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受封建思想禁锢的封建爪牙。我们从小说中的几个事件进行分析:宋江在上梁山以前,为了自己的心腹弟兄,私放晁盖等一般“犯人”,后来怕事情败露,不惜杀死阎婆惜。由此类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宋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英雄。宋江在上梁山之后,变成了义军的首领,兄弟们的大哥,他带领兄弟们取得了数次战斗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他突出的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宋江在招安之后,就成了国家的忠臣,他不惜牺牲兄弟们的利益达成自己忠君爱国的追求,为此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对宋江表情、动作的描述鲜活生动,个性鲜明,显示了宋江虚伪、势利的一面。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白话小说,小说的形成过程由民间的传说、艺人的说唱和文人的加工组成,其语言风格、艺术特色鲜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刘冬杨)

作者简介:(徐雅娟,女,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鲁智深宋江林冲
智海急流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读者(2019年9期)2019-04-17 01:56:02
与鲁智深的“密会”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感悟(2017年3期)2017-03-24 22:51:04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12-17 01:08:17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语文学刊(2014年3期)2014-08-15 00:50:27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百家讲坛(2014年15期)2014-02-11 1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