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南通建设研究

2016-12-29 04:29陈峰燕
市场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南通市南通污染

陈峰燕

生态南通建设研究

陈峰燕

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近年来,南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持生态环境优势,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中亦存有一些问题与不足。文章通过对南通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阶段性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生态南通建设的六大体系,即构建生态南通文化体系、产业支撑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制度体系、绿色金融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南通;六大体系;研究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居住地的生态综合研究”,“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目前,“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国内外许多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南通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和谐生态城市,巩固国家生态市建设成果,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这是现阶段南通中心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生态南通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

南通地处长江经济带东段北侧,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兼具滨江与临海两大战略优势,南通是江苏唯一的江海门户。依托江海河贯通、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广袤的苏北大平原及欧亚大陆桥相连。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同时,作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南通,既是长江经济带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承载地区,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延伸地之一。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更多的可利用因素。

(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南通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

南通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现辖如皋、海门、启东3个县级市,海安、如东2个县,崇川、港闸、通州3个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2个开发区。2014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趋势,地区生产总值(GDP)565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873.8亿元,增长10.3%,服务业增加值2093.1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6.8:52.1:41.1调整为 6.5:50.8:42.7。人均 GDP为77457元,整体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南通所辖县级市自2006以来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综合竞争力从2002年的全国第56名上升到2014年的第28名,提升了28名,是全国竞争力提升较快的城市之一。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1元。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为建设生态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多年来,南通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龙头工程”,走出了一条独具南通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设之路,为南通扎实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南通市在近些年围绕“创优”“创卫”等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建设始终,进一步弘扬“凡人善举”、光大“南通现象”,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托举起城市精神文明的新高度,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今年伊始,南通喜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南通城市生态建设创造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南通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南通市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自2006年南通市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以来,我市加大力度,重拳治污,建章立制,全方位推进生态南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南通市创建国家生态市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海门市、如东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区)获得环保部命名。2014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新建成1个国家级、4个省级生态镇(街道)、17个省级生态村。

1.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以提升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逐步形成电力-建材、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废旧轮胎橡胶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完成99家企业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审核。全年累计节水466.53万吨,减少煤炭消耗0.77万吨,减少废水排放45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0吨,实现经济效益3.84亿元。推进实施减排项目164个,其中水污染物减排项目117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47个。GDP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分别为1.84千克/万元、0.28千克/万元、1.08千克/万元和1.19千克/万元,分别比2013年下降17.5%、15.2%、16.3%、15.6%。

2.环境整治成效初显

一是大气环境整治。全面实施“治企、管车、降尘、控煤、禁烧、联防”大气污染防治方针。全市淘汰或改造燃煤锅炉232台,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19682辆。加强秸杆禁烧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初显,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同比全省最大。二是水环境整治。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建立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南通市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强化落实属地污染治理责任。三是声环境整治。通过强化工业企业监管、建筑施工监管、推行清洁生产和市区企业搬迁进园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区域声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村庄环境整治。围绕“五年目标、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持续强化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

3.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全年363个有效监测日中达到优35天,良好222天,轻度污染73天,中度污染17天,重度污染16天,全年良好以上天数比2013年增加了34天。全市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生物丰度指数为40.1,植被覆盖指数为61.2,水网密度指数为69.0,土地退化指数为13.65,环境质量指数为92.4。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7.2,南通市及五县(市)均处于良好状态。

4.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健全

首先,加大了环保投入。全年环境保护投入206.14亿元,较上年增长12.0%,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3.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17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56.80亿元。其次,以重大工程为抓手,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4年底,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00座,日处理能力达140万吨。大力推进固废基础设施建设,如东大恒危废焚烧处置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启东天楹飞灰填埋场项目建成。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中水回用示范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4.9亿元,设计处理能力4000m3/d。

5.制度创新有了新突破

出台《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南通市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监督、管理与评估工作。严格行业准入门槛,出台《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在通吕运河等5条内河,开展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出台《市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启动新改扩建项目的排污权有偿获得和交易。建立了相挂钩的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绿色信贷,提高红黑企业水价标准,探索开展差别电价。开展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提高企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

(二)生态南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南通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展快、成效显著。但受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认识的和行动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

1.全民生态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仍需提高

生态环境优先理念还未牢固树立。市委、市政府领导比较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门也积极投身各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但还有一些部门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足,还未把生态环境建设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思路不够清晰,缺乏主动创新意识;一些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长远发展眼光,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思想;一些居民群众还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观念,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的社会公众力量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与之相应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也是相对滞后,代表公众环境利益与生态文化诉求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尚未形成气候。

2.经济发展环境风险依然存在,污染治理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环境风险显现出来,沿江交错分布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以及密布的港口码头和工业企业对饮用水源地安全带来风险;城区河流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严重,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废水带来水环境污染风险;区域性酸雨和雾霾等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污染治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复合型污染明显加剧,污染结构从以工业污染为主过渡到工业、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三位一体的局面,跨区域和跨流域污染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水污染结构从过去以工业污染为主过渡到工业、服务业、以及居民生活等多种污染为一体的局面,治理难度大大增加。大气染污也已由传统的煤烟型向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叠加造成的复合型污染转变,呈加剧趋势,区域性的灰霾现象日益增多。

3.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滞后,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目前,我市重工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印染、化工等产业布局有趋同倾向,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仍然是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低能耗、低污染,低资源消耗、高附加值的,适应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的清洁、环保、循环、生态的新型产业体系尚没有有效构建。在新建项目中,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循环利用型和生态补偿型项目所占的比重还不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轻、调高、调优。

4.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目前,南通市在这项工作中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布局不够前瞻。如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安排,一些项目孤立发展,形不成产业链,没有市场前途,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低效使用和浪费。二是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区域负责制度、环保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保障机制不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健全。三是工作平台不够健全。各部门之间还未有效搭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平台,如在对落后产能的淘汰等工作中,还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四是考核设置不够科学。生态环境建设考核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考核评价的办法缺乏系统性,考核结果的运用缺乏实效性。

三、生态南通的六大体系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需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为加快南通市下一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使南通的生态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下一步,南通要着力构建“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环境治理、制度创新、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六大体系。

(一)大力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建立生态南通文化体系

一是培育南通特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掘南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内涵,并将其与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等现代生态文化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南通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相融合,为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二是强化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中国环境博物馆、给水技术博物馆、南通博物院、濠河博物馆、南通城市博物馆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要加强环保科普宣传。建设命名一批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站)。实施绿色细胞创建提升工程,成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中心,探索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公益诉讼新途径。继续办好“通博士讲环保”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实施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公众环境素养和参与度。邀请“美丽南通使者”参与环境执法活动。

(二)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南通产业支撑体系

建立和完善南通市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身自主创新动力,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水平,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型、循环经济型等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实现集约化、减排化、循环化,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不断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商贸商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绿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要发挥环境标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完善“空间准入、总量准入、规模准入、行业准入”的环境准入机制,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转入。引导企业向依法批准设立、符合产业功能定位、环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园区集中,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和污染集中控制。要着力研制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三)大力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建立生态南通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建设、保护与治理并举,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系统治理大气环境污染。要强化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控制油烟污染,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区域联防联控。2、全面提升水源环境质量。要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护,加快推进重点河道污染防治,强化沿河、沿江重点排污企业监管和严格奖惩,加快水系整治和污染治理。3、深化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采取“十个一律”措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重点行业整治。深入开展沿海化工园区环保专项整治和化工园区生态化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钢丝绳行业标准化整治,推动一批钢丝绳产业入园进区、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印染行业专项整治,对治理无望的钢丝绳、印染企业,依法予以强制关闭。4、重点推进农业污染生态化治理。持续开展农村连片整治工作,扩大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治理的范围。推进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测土施肥工作,肥、药双控,推广有机肥、生物农药和物理杀虫,建立农药、除草剂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

(四)大力进行生态体制改革,建立生态南通制度体系

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建立生态城市建设长效投入机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开展水权制度改革,制定用水总量控制及水权交易办法。完善分类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完善城市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企业超能耗产品电价加价制度,完善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要建立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和超过水气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停批新增总量的新批项目。建立规范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将绿色节能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五)加强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合作,建立生态南通绿色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主导、各方参与的绿色金融体系,带动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健全绿色信贷体系。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体系,对节能减排显著的企业和项目优先给予授信支持,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从严控制授信。加大对绿色环保性企业的利率优惠,加大信贷资金向节能环保领域和绿色新兴产业的倾斜。构建绿色保险体系。推进涉及重金属污染物生产、排放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等企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鼓励其他排污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展政府投保环境巨灾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污染事故理赔机制。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研究制定政策标准,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的补贴力度,激励、引导企业改善产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引导公众选择新能源和节能产品。健全农业节水、节水型产品、节水型器具财政补贴政策,推行污水“零排放”免收污水处理费等优惠政策。

(六)大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立生态南通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环保科技创新投入,制定环保科技计划,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业等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应用。鼓励环保新技术孵化和推广应用基地建设,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到2017年,建成1个省级以上环保重点实验室和1个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设立科研专项,加快针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自然资产评估、生态补偿等环保科技的研究。鼓励产学研结合,完善产学研联盟运行管理评估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企业跟踪衔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建立一批科技试点或示范工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借助国际资本和技术,推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

陈峰燕,江苏海门人,南通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F127

B

1008-4428(2016)01-33-04

此文为2015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5BNT003)“生态南通建设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南通市南通污染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南通职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