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都市文学作品的哲理与情趣

2016-12-28 15:11李新宇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现代哲理情趣

摘 要:中国现代都市文学作品讲究文艺性的同时也富有哲理与情趣,在作品中往往达到了一种辩证的对立和统一。以张爱玲等人的作品为例分析和解剖中国现代都市文学作品的哲理性和情趣以及对中国当代都市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现代 都市文学 哲理 情趣

据《左传·僖公四年》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段文字,形容齐、楚两地相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境内。后世则以“风马牛不相及”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那文学作品中的哲理与情趣是不是也“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呢?其实,文学也是人学,辩证地来看,文学作品尤其是都市文学作品往往还是应该寓哲理与情趣于一体的。

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艺作品在进行表达的同时,其主题和逻辑和作家的创作动机密不可分,哲理和情趣也同样客观而辩证地相互依存。

现代都市文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了一个后世不可否认的高峰。中国现代都市文学作品在主旋律为以呈现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战争为大背景的文学创作中,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忽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并未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尽管如此,张爱玲、穆时英、施蛰存、张资平、刘呐鸥、郁达夫、沈从文、废名等著名作家笔下依然呈现出了最为迷人的都市文学的文艺氛围,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极富哲理和情趣。

一、文学的哲理性在现代都市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哲学、科学同文学艺术等就意识形态的不同特点而言,是有一定共性和富含个性特点的存在,都用不同的形式对时代和社会来做出反映,揭示事物的本质。“科学不能代替艺术,艺术也不能代替科学。”文学要有文采,也要有趣味。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特别喜欢谈论“趣”与“味”的关系,例如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滋味流于下句”“清典可味”等,钟嵘《诗品》中也提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说的都是文学的情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合理地运用艺术手段,使作品的哲理富于情趣,始终是中国文学家需要在写作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张爱玲在描写以的上海和香港为主要表现场所的都市故事题材时,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特别善于将哲理和情趣融合在一起,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于情趣中领悟哲理。《琉璃瓦》中作者写:“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姚先生和太太生了大大小小七个女儿,大家打趣姚先生,称他太太是“瓦窖”,但是姚先生不以为然地说,“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张爱玲的小说风格多以苍凉、阴郁居多,但这则《琉璃瓦》却极具讽刺意味。姚先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作为父亲,貌似开明和慈爱,但对女儿们婚事的安排和谋划却煞费苦心,不仅亲自挑选女婿,更是因人而异,对三个女儿采取三种完全不同的策略。对长女,他拍着胸脯担保:“以后你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对次女曲曲,圈住了一个青年才俊候选人。对三女儿心心,则是精心挑选设计见面。然而如此精打细算兼努力筹划的姚先生最终还是希望落空,不再打算对剩下四个年幼女儿的未来做出如此费力不讨好的安排。小说里的上海在都市氛围的营造方面做得很到位,作品似乎从骨子里就透露着上海社会生活的气息,对于那些琐屑小事的细致描写和对上海生活的小市民、小人物内心的冷嘲热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和命运的无奈。

二、哲理与情趣在现代都市文学作品中的辩证统一

所谓情趣,在文学作品里不可或缺,我们读古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觉得这十个字力道十足,把人们的一种离别写到了极致。“春风又绿江南岸”很口语化,但是一个“绿”字既生动又形象地展现出了春天的气息,这些是情趣的表现。现代都市文学里文学的情趣也是作家应该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元素之一,但是如何巧妙地将情趣富于哲理地表述出来则要看作家的创作基本功是否深厚了。张爱玲作为现代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则是不厌其烦地在作品中强调了都市日常生活形态的重大意义:“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现代人开始注意到了情感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性,所以中国现代都市文学中表现情感的作品数量非常多。我们仍然以张爱玲的作品为例。《红玫瑰与白玫瑰》开篇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的,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的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文字很犀利,也非常干脆和利落,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令读者阅读时忍不住想要微笑、点头、认同。男人和女人对情感的不同理解从这些残酷冷漠的语言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万物各得其所”说得尤其巧妙,让人在品鉴的时候想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似乎情感在男人和女人相处的模式里可以忽略不计。恰恰是这样的巧合,不愿意真心安放自己情感的佟振保,始乱终弃离开了艳丽任性娇憨可爱的王娇蕊,娶了如白纸一般的女学生孟烟郦回家做太太,自己在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地过日子,最终无意间撞破了妻子和小裁缝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佟振保觉得人生只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人生真是处处有伏笔啊。这样的哲理在娓娓道来的曲折故事中逐步展现出来,不得不说是个绝佳的安排和布局,作品中的哲理性和情趣性得到了完美的辩证和统一。

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抒写,现代都市文学的文本往往有着都市表象的繁复绚丽和慵懒迷惑,有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有着典型的现代都市情绪、感官刺激和性的魔力,那些都市的背景与场所似乎都飘逸着一股拂之不去的感官气息及男女间的情感纠葛。穆时英在表现都市生活题材的小说《上海的狐步舞》等代表性小说中,将目光聚焦在上海的繁华地段和娱乐场所:咖啡馆、酒吧、夜总会、跑马厅、电影院等,用圆熟的蒙太奇、意识流、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表现手法追踪着城市背景下狐步舞、爵士乐、模特儿、霓虹灯的节奏和色彩,同时也尽力捕捉都市人在大上海生活中敏感、纤细、复杂的心理感觉,他极力挖掘着都市生活的现代性、生活中的哲理性和都市人灵魂的喧哗和骚动,特别是把沉溺于都市享乐的摩登男女的情欲世界描绘得有声有色,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些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品,在作品的故事展开中都较好地做到了哲理与情趣的平衡,达到了完美的辩证统一。

三、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哲理性、趣味性对当代都市文学的影响

都市文学叙事于“文革”之后经历了一个从沉寂至复苏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刘心武的《钟鼓楼》、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戴厚英的《人啊,人》、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表现的更多是对人自身价值的思考与重塑,这种表达里更多的是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与情趣结合在一起。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中,方鸿渐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上海,上海人的通透精明在幽默感十足的表达中让人忍俊不禁,也意识到生活的残酷和温情的矛盾统一。这种哲理性与情趣性相一致的表达与我国现代都市文学创作上的坚持一脉相承。

方鸿渐想要跟未婚妻分手闹自由恋爱时与父亲的斗智斗勇、未婚妻突然生病过世给方鸿渐带来出国留学这个幸运的大馅饼、即将回国才意识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的重要性却无计可施、跟爱尔兰人在做假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时的大获全胜、方鸿渐回国途中船上的漫漫长夜与几位女生之间暧昧纠葛、孙柔嘉机关算尽终与方鸿渐共结连理……每一段读来都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其中哲理与情趣杂糅在一起,不得不令人赞叹钱锺书先生在写作上达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地。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一步三摇的飘摇命运中也蕴含着人生哲理,王琦瑶的一生中和四个男人有着纠葛:李主任对选美获得“上海三小姐”殊荣的王琦瑶情深义重,但是两人的相遇相爱与整个时代氛围相背离,令人感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无奈;康明逊是个合适的时间遇到的不对的人,造成王琦瑶单身母亲抚养女儿薇薇的处境;程先生始终陪伴着王琦瑶,但是属于不对的时间遇到的一个应该是对的人,为了王琦瑶终身未娶,绅士风范令人感叹;老克腊是年轻的下一代,对于年老的王琦瑶来说似乎是抓住了往日年轻时的一个影子,但是俩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显而易见地存在着,最终王琦瑶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王琦瑶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似乎在那个时代和社会,每一条上海的弄堂里都有好几个王琦瑶,王琦瑶的一生也是上海的一个缩影,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记录,讲述王琦瑶的故事就是展现人生的不如意和遗憾“十之八九”,读者看王琦瑶身上的老上海风情,也在脑海里勾画那个二八佳人的苗条身姿,想象着那个是不是也“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王琦瑶和母亲对物质层面生活的趋之若鹜,认同了李主任的安排表现了母女两代人对物质享乐主义的狂热追求,而那个偶然在同学蒋莉莉的母亲和好友安排下获得选美比赛第三名的王琦瑶哪里能够想到自此生活里的一切安静平凡的幸福看上去都已经飞得远远的,又哪里能够想到最终自己将死于非命呢?

对于哲理性和情趣性的表达,在当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是很多作家在创作中把握得较为成功的地方,这也是对现代都市文学作品创作风范上和表达上的较好的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①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研究”,项目编号:2016-GH-212;②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软科学项目“新进本科院校人本管理实践与研究”;③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研究”(课题编号162400410060)

作 者:李新宇,文学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欣赏教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现代哲理情趣
爱情趣数字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