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王虹芝
摘 要: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以其诙谐幽默的措辞和寓意深刻的内涵而备受文学评论家瞩目。本文着眼于作品中极不起眼的小人物,即主要人物家里雇用的女佣。通过对作品中呈现出的女佣的形象,分析其当时的社会职能及地位,且结合史实分析当时女佣普遍的社会背景。因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女佣形象,并无意设定成严格的讽刺对象,故本文选取作品中出现的三位女佣,对了解当时女佣这一职业有一定的说服力。
关键词:明治时期 女佣 俗气 拮据
引言
《我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处女作,1905年1月至第二年8月连载于杂志《杜鹃》。作品通过猫的视角,生动刻画了日本明治时代的世间百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笔者欲着眼于文中易被忽视的女佣,通过对教师苦沙弥家的女佣、二弦琴师傅家的女佣及实业家金田家的女佣的言行举止分析,考察当时女佣这一社会职业。夏目漱石从批判的角度刻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对于作品中的女佣形象并无刻意的批判,而是以相对客观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因此,本文通过对其中呈现出的女佣形象,来探究日本明治时期家庭与社会的一角。
一、作品中的“女佣”形象
狭义角度来说,明治时期的“女佣”主要指的是住在雇主(一般家庭或小旅馆、小饭店)家里,从事家务工作的女性。在江户时期,能够雇佣女佣的主要是官家或商人等拥有一定地位和财力的人,且根据工作内容(在雇主身边服侍起居或仅仅只是做家务等体力活)分为高级女佣和低级女佣。明治时期的日本,随着中产阶级家庭的增加,雇佣女佣也变得越来越平常。作品中较为详细地出现了三位女佣,本文从她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知识和精神层次及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明治时期女佣这一职业。
1.生活和工作状态
进入明治时代后,女佣这一职业与之前江户时代已有很大不同。江户时期,有些商人和上层农户家的女儿从事高级女佣工作,主要是为了学习结婚前的礼仪及学习家务,提高作为女性的全方位修养。而明治时期,人口迁移前所未有,许多经济困难家庭的女孩儿愿意去城里从事女佣工作。作品中并没有详细刻画女佣的具体工作内容,她们也都是自然而然地“出场”。从整部作品的讽刺与批判中脱离出,作为普通的女佣,俗世中的人物来显现。苦沙弥家的女佣帮助主人家做家务、取药、为客人准备坐垫、照顾孩子等,金田家的女佣则有点跑腿的感觉,且只能顺从主人家,即便莫名其妙被凶也无可奈何。对于女佣来说,执行主人的命令是基本。这样的体力劳动并不能得到太多报酬。通过猫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苦沙弥家的女佣一有机会就偷吃东西。在此不对偷吃这一行为做道德上的批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物质生活的贫困。苦沙弥家的女佣一逮住女主人不在家的机会就偷吃主人家里的点心。如果日常生活中可以吃到许多好吃的,在经济上有所结余的话,应不至于沦落到常常偷吃的地步。可推断出当时女佣的薪水较低,生活较为拮据。事实上,明治时代日本最高大臣的月薪是800日元,普通老百姓是10日元左右,而女佣的月薪只有1.5日元至4日元。且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经济有些通货膨胀,对女佣来说,以如此低的收入来维持生计是不太轻松的。
2.知识和精神层次
作品中多次描述了作为猫的“咱家”和苦沙弥家女佣的“冲突”。女佣对“咱家”常常是一副自以为是、无情对待的态度。从中可看出,女佣对动物较为粗暴,缺乏同情心。在苦沙弥家,“咱家”最早遇到的人就是女佣。但是,女佣比之前的书生更为残暴,直接拎着猫脖子甩了出去。猫再次趁机来到厨房,女佣一看见立马把猫扔了出去,就这样重复了四五遍。后来男主人苦沙弥发话收留猫,女佣一副特别不甘心的样子把猫扔到了厨房。这样的场景读者可以想象。粗俗的女佣数次把一只无家可归的猫扔了出去,这种不耐烦的举动似乎有些搞笑,但仔细想来,体现出女佣对动物同情心的缺乏。笔者推测,女佣在厨房忙碌之时,猫的到来是一种打扰,生气的女佣想也没想就直接把猫扔了出去。在此并无意批判女佣,只是将其作为俗世之人来理解。女佣希望猫可以出去,不要打扰她,但她无法反对主人的命令。换言之,女佣的个人意志是很难反对一家之主的意志的。女佣的愤怒和不满当然无法对着主人发泄,但对着一只猫还是可以的。例如,当猫因吃了年糕粘住嘴巴痛苦不堪时,女佣在一旁“看好戏”,颇有幸灾乐祸之意。直到主人命令,女佣虽不情愿,但还是帮助猫把粘连的年糕扯了出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佣的“俗”。
同时,二弦琴师傅家女佣也表现出无知与缺乏教养,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顺从和附和主人的想法。该女佣在毫无调查根据的前提下,直接断言说三毛(二弦琴师傅家的猫)之所以生病是“咱家”这只野猫带来的。主人在批评苦沙弥的洗脸方式时,女佣只知道一味地赞成与附和。此外,在与主人的对话中,不时表现出对“咱家”的“诅咒”,扬言“教师家的野猫死了才好”等。这种类似于诅咒般的话,清楚地展现出女佣的无教养及对自己主人的谄媚。
3.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作品中出场的女佣所做的工作来看,明治时代女佣的工作主要是体力劳动。简而言之,就是不需要学校里深入学习,亦不需要学历,只要在家庭内从事家务工作即可。当时非常有名的教育家下田歌子给女佣的定位中就提及大部分女佣来自社会底层的家庭。她们没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为生计被送到主人家寄宿劳动,普遍在主人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女佣一切顺从主人,执行主人的命令,从这一点可看出女佣在主人家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如二弦琴师傅家的猫和女佣地位就不同。在回应主人的话时,女佣说自己要是一天不吃饭,第二天就无法工作了,以此来表示对主人家猫因生病不进食的心疼。女佣的回应体现了比起自己来,猫显得更为上等和重要。的确,在二弦琴师傅家,女佣的家庭地位很低,而猫则备受主人宠爱。但是,女佣本人并没有这种认识,似乎过得非常开心。
同样,金田家女佣的家庭地位也是极低的。富子小姐早先将自己不中意的衬领赏给了女佣,但后来看到女佣戴上了衬领后又莫名其妙地发火,责备女佣为什么不吱一声就收下了,实在是一位蛮不讲理的大小姐。但因身份地位之差,女佣并不能对此提出反对。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女佣家庭地位的低下。但另一方面,不能断言在明治时代所有女佣在雇主家里地位极低,甚至没有地位。这与各个雇主的家庭情况有关。在教师苦沙弥家的女佣,因雇主财力相对较弱,在崇尚实业的当时社会,雇主的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所以女佣的家庭地位相对于金田家的女佣来说就没有那么低下了。的确,女佣完全按照主人苦沙弥的吩咐来做事,主人没有无理取闹,佣人也无须低声下气。反之,女佣和女主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朋友同盟关系。女主人为得了胃病的男主人准备了含淀粉的药,但男主人顽固地拒绝了。此时,女佣不假思索地站在女主人一边,劝说男主人用药。女佣和女主人关系不错,近似于朋友。明治时期,女佣的家庭地位难以一概而论,是根据不同的雇主家庭情况而形成的关系。但是,女佣与主人家因雇佣关系而形成主从关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样的主从关系要求女佣顺从到何种地步又因家庭而异了。
二、明治时期的女佣职业
作者在作品中相对详细地刻画了三位女佣形象,实业家金田家和二弦琴师傅家可以雇佣女佣不难理解,而在经济有些拮据的教师苦沙弥家也有余力雇佣女佣则有些不可思议。苦沙弥家仅凭他一人的收入,要养活三个孩子,且妻子是全职太太。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仍可雇女佣。上文已稍微提及,当时女佣的薪资非常低,即便是非常普通的家庭雇用女佣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参考作者夏目漱石在1895年就职于松山中学时的薪资80日元,与此相比女佣的薪资极低。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苦沙弥,雇用一个女佣应是绰绰有余的。
众所周知,日本自1868年进入明治时代后,经济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治政府为推进维新,在税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1871年,废除田永代买卖禁令(1643年江户幕府颁布的法令,用于禁止田地买卖);1873年公布地租改正条例,确立了土地私有制。随着这两大改革措施的实行,财产私有权逐步得以确立。但是,农民要被征收3%的地税,且在卖出农产品后还需缴税,生活非常贫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减少家庭吃饭人口,将女孩儿送到别人家做佣人的农户较多。佣人即使薪资不高,但一日三餐有保障,女佣这一职业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当时日俄战争之后,军事需要的规模缩小,军工厂和民营工厂也相继缩小了生产规模,并裁减了部分员工。且当时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物价上涨,农民生活尤为艰苦。在生活上拮据的家庭越多,人力费也就越便宜。可以操持所有家务事的女佣日益增加,而且廉价地被雇佣。
明治时的女佣大多数出身于社会底层家庭,所以其人文素养和知识层面都不高。在《我是猫》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批判的眼光暴露出当时社会的弊病,对警察的否定等虽有些作者个人的极端体现,但对女佣的描写是从当时普遍的日常生活景象中自然选取刻画的,因此对反映当时女佣这一职业有一定的说服力。有讨好主人,毫无个人想法的一面,也有作为家庭成员与主人对话的一面。有一些俗气,但不至于令读者产生厌恶。在明治时期随着中产阶级家庭的增加,女佣已与江户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完全成了养家糊口的生活手段。
结语
本文以作品中出场的三位女佣为中心,浅析了日本明治时代女佣这一职业。明治时期,女佣不再仅仅是有钱有权者的专属,在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很平常。大多数的女佣素养较低,从事这一行业也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从作品中可看出女佣的生活较为拮据,与雇主的关系几乎等同于主从关系,在主人家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因各个家庭不同也有被视为家庭一员的情况。此外,明治时期女佣的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构成的变化。女佣这一称呼(日语称“女中”)已是历史性的存在,从明治时期一直延续到“二战”前后。现如今,已无女佣这一称谓,但有“保姆”等相关的职业。这无疑也是历史变迁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日本]夏目漱石.我是猫[M].于雷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卓.日本近现代社会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3] 石桥顺子.乳母の衰退——明治期以降の乳母制度[J].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日本言语文化专攻编,2010.
作 者:王 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王虹芝,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美近现代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