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主教是其重要人物之一,整部小说体现了克洛德从一个知识广博的神父形象向魔鬼形象的转变。这表面上归因于艾丝美拉达的诱惑,究其本质却是他对性欲压抑之后的爆发。艾丝美拉达打破了克洛德主教的性格平衡,最终导致了这个形象的完全转变。本文将指出克洛德主教的性格诱因,并尝试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克洛德的性格畸变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克洛德 禁欲主义 压抑 心理分析 超我
《巴黎圣母院》创作时正值法国大革命,革命的成功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抨击了旧的封建君主制度和在这种旧的制度下的一系列人的恶习。雨果认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最丰富的源泉”。而在整个故事中,雨果也通过各个人物,对于人性中的美与丑的矛盾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克洛德主教性格的两极化、矛盾式的转变就是其中之一。与长相丑陋怪异的卡西莫多相反,克洛德主教从小学习神学,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取养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主教一职,且受人爱戴,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丑陋自私的。当艾丝美拉达出现在他生命中时,他反而转变成一个恐怖的形象。这性格的畸变是克洛德不断压抑欲望造成的。
一、克洛德主教性格畸变的必然性
表面来看,克洛德主教这一形象在转变前后是矛盾的,自私、残忍、无情的“魔鬼”形象和他年轻时的形象几乎完全相反。可在这种矛盾中却存在着某种深刻的必然性。
克洛德主教出生于一个中等门第家庭,也就是“高等资产阶级”。而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教皇权利高于王权,教士属于贵族阶层。克洛德主教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做一名教士,并让他一早成为神学院寄宿生,是希望他能走出中等阶层,跻身上流社会。这隐约成了克洛德主教性格巨变的诱因。
弗洛伊德曾指出,“因超我而产生的压抑都是父母规定的种种约束在儿童心中的翻版”。首先,对于克洛德来说,父母以让克洛德跻身上流社会为目的,给他提供了神学的环境,“禁欲主义”自然而然约束着他。出于父母的要求而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是克洛德一生的道德标尺;另外,父母的这个动机首先就是功利的、不自然的,它从小就“压抑”着克洛德,让他被动地把“做教士”当成唯一的努力目标。这种过度的、被动的目标使学习知识成为他达到目的的一种途径而并非知识本身。后来,年纪轻轻的克洛德由于丰富的知识如愿成了主教。但长期以来都是这个被动的目标在控制着克洛德,他自己并不会主动地选择,成为主教对他而言已是尽头。他虽然已经成功进入了上流社会,并在教会中拥有较高的威望。但是他也陷入一种迷茫和寂寞中。于是,他仍把自己寄托在知识中,每学完一门知识都会转向一门新的知识,当他几乎学遍了各个门类的知识的时候,对他而言的“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由于上述原因,克洛德在迷茫、寂寞的时候只能用知识这一个途径来缓解、掩盖他的迷茫。钻研炼金术时的停滞不前又再次暴露了这种迷茫。一时间,克洛德积压的情感无处安放,最终全部通过情欲的点燃而爆发。此外,克洛德的性格里本身就有自私、懦弱的因素。克洛德在年少求学时一心学习,没有接触过社会,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父母死后,迷茫的他把情感全部寄托到自己的弟弟约翰身上,成了他学习的唯一动力,他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弟弟的未来。克洛德主教收养卡西莫多这一举动也不是单纯地出于怜悯,而是担心自己死去之后弟弟约翰会孤苦伶仃地生活。这样看来,克洛德主教的怜悯之心是裹在自私上的一层外壳。而在卡西莫多受刑时他什么也没做,甚至急于躲开卡西莫多,足见克洛德的“伪善”。这一切为克洛德爱上艾丝美拉达之后的人格剧变埋下了种子。
二、压抑中的爆发
弗洛伊德影响精神结构模型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由本能构成,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弗洛伊德指出: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能量发泄会导致焦虑的话,这些发泄作用就可能遭到反能量发泄作用的反抗而无法进入意识,而如果是无法进入意识,那么也就无从有焦虑感了。这种凭借反能量发泄作用来抵消和限制能量发泄作用的心理机制叫“压抑作用”。对于一个信奉“禁欲主义”的年轻教士来说,克洛德从小学习神学,性欲是在他的道德压抑之下的。起初,欲望并没有给年轻的他带来影响,他把一切都寄托在无穷尽的学习中。作为一个从小踏上神学之路,为做教士作准备的主教,“禁欲主义”在道德上束缚着他,让他本能地厌恶人间的欲望,认为那些都是可耻的。
从环境方面来讲,克洛德的“爆发”除了宗教教义的要求外,也是社会对他人格的反作用的结果。虽然自我是产生压抑作用的中心,但是,它有时也会按超我的指令来实施压抑。因此,超我在性格结构中的影响越大,一个人产生的压抑就越多。随着克洛德年龄的增长,性欲逐渐萌发,但在基督教这个强大的“超我”约束下,他的压抑越来越重;此外,伴随他知识的丰富,他也越来越变本加厉,更加“恪守清规”,甚至连公主都拒绝接待。加之在他钻研炼金术时,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密室,常常闪着奇特的红光,给其他百姓以怪异的印象,都以为他在研究妖法邪术,甚至说他是巫师;他本人的脾气也越来越奇怪、冷酷,连唱诗班的童子撞见他都吓得狂奔……百姓的反应也反过来让他对教会以外的世界充满恶意,对尘世的欲望更加厌恶。
“超我”作为人格中的道德标尺制约着人格的发展方向。在克洛德的人格当中,基督教的约束是作为其中一个部分而存在的。整个宗教文明的相当大部分都建立在对本能生活的克制之上,从而试图建立一个至善的宗教世界。但是,“至善”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基督教所制定的种种道德约束是站在高于人类的角度出发从而对人格进行约束,并不完全合乎人类本性。在基督神学体系下的教士、信徒们都很大程度上存在压抑的痛苦。克洛德主教也不例外。
弗洛伊德升华理论认为,人格的某一时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习惯性移置、升华和补偿也可能导致人格的稳定。被压抑的欲望需要释放,这要有三个途径:第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如口误笔误等等;第二,做梦,梦是无意识欲望释放的主要渠道;第三,升华。如全身心投入工作或从事文艺创作、转移被压抑的东西。克洛德在遇到艾丝美拉达之前的这一段相对稳定的人格是由欲望升华来保持的。在宗教环境下,他的欲望都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发泄,克洛德从小内心只有学习知识一件事,这种被动的神学学习无意间转移了他对欲望的诉求。为了维持这种平衡,他又必须不停地学习各种知识。所以,当他知识的停滞期来临,在“禁欲主义”本身和外部环境,即他人对他的畏惧反过来造成他对世界的极大厌恶的双重压一下,他遇到了艾丝美拉达,他的人格天平终于倾覆。
三、克洛德变态行为的合理性
艾丝美拉达的出现对于克洛德主教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震撼,他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姑娘。在见到艾丝美拉达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如此一个美丽的尤物打破了他一直以来无意识苦苦维持着的平衡。厌恶欲望的他突然间理解了本能的性欲是多么的妙不可言。可以说,艾丝美拉达是克洛德这一生中点燃他欲望之火的唯一的女人。所以他的情欲陷入了病态。艾丝美拉达的毁灭也是因为克洛德病态的欲望。克洛德在对艾丝美拉达的表白中一遍又一遍说着“我爱你”,实际上他却错把欲望理解成了爱情。艾丝美拉达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欲望的投射,想要占有她的心理事实上是想要满足他如饥似渴的情欲。所以克洛德是自私的,他在杀死菲比斯之后看到艾丝美拉达含冤被逼认罪却毫无行动,最终她又一次落入士兵手中也是由于他的威胁。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克洛德想把艾丝美拉达从避难所营救出来时,却欲让克兰古瓦做替死鬼,足见他的病态欲望下的懦弱和自私。
由于克洛德心中的情欲被压抑太久,当它突然间一下子迸发出来时便一发不可收拾,陷入了病态,竟去偷窥艾丝美拉达和菲比斯的幽会,嫉妒促使克洛德杀死了菲比斯。这体现了心理分析中创伤的心理机制,一些创伤是被压抑的性所导致。当克洛德在圣母院看到艾丝美拉达跳舞,最后去往菲比斯处时,他的心就已经受了重创。由于艾丝美拉达是克洛德情欲的点燃者,也是他全部力比多的投射对象,所以克洛德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克洛德尾随菲比斯偷窥他们的幽会时所看到的景象更让他痛苦不堪。克洛德的压抑和痛苦已无法抑制,巨大的心理创伤使他在一瞬间从“杀人”中得到了缓解。
通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可以看出克洛德人格转变的前期诱因、压抑中的爆发,以及其魔鬼转变的合理性。这一形象意味着宗教“禁欲”思想和人类本性这一对相反关系的破裂,他对欲望“压抑”下的性格畸变也引起了读者对欲望的重视。在如今的社会,开放的风气和科学的信仰让欲望不再成为禁忌,但究竟要如何处理理性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也是克洛德主教这一形象所警示的:本能和理性就像一架天平,如果不能保持稳定,整个人格都将发生变形。
参考文献:
[1] C.S.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迈克尔·S·特鲁普.弗洛伊德[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3] 金朝霞.被宗教异化了的悲剧人物[J].郑州大学学报, 1996(3).
[4] 赵冬梅.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创伤的理解[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6).
作 者:李若琳,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