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式和体性是文学体裁形态研究的四大元素之二。较之唐宋八大家其他人,苏轼在小品文的体式上有所突破,各体兼擅,而且常常把几种体式融合为一,具有自己的特色:叙事行云流水,多姿多彩;议论看法独特、纵横捭阖;抒情情理并行、富有哲理。苏轼小品文的体性主要体现在追求文艺创作自由以及崇尚自然、不拘格套两个方面。
关键词:苏轼 小品文 体式 体性
一、苏轼及小品文
“小品”一词最早出自佛教经典,后来在晚明逐渐演变为一种文体名称,尽管小品这一词直到晚明才被赋予文学文体的内蕴,但是从文学本身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小品文可谓是历史悠久。有学者甚至把诸子散文视为小品文的滥觞。显然,简明扼要是小品文天生的特征。但是,鲁迅先生认为篇幅短小并不是小品文的特性。要“先看内容,然后讲篇幅。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1}。由此可知,小品文语言虽浅、短,蕴含的意旨却深、远,它书写常人之事,抒发常人之思,不仅常人能读懂、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往往蕴藏着一些普遍性哲理,使人得到启迪。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苏轼流传下来的四千文中简短、深邃且囊括生活趣味和文学味道的杂记文、书简、题跋、序跋文和散文赋等都归为小品文。这些小品文均信手拈来,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他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让后世的读者领略到苏轼的旷达襟怀和坦荡有趣的人格魅力。
其中,最能充分体现小品精神的是杂记文。苏轼笔下多产杂记文,有《喜雨亭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等描写亭台楼阁的;有《记游定惠院》《记承天寺夜游》等纪游杂文;有《书砚》《试吴说笔》《书六合麻纸》《杂书琴曲》等写书画杂物的。除此之外还有如《答谢民师书》《与李公择书》《答秦太虚书》等尺牍之作,抒情议论,文理自然,均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跋嵇叔夜养生论后》《跋退之送李愿序》《书子由超然台赋后》等序跋文中更是有不少神采俊朗的小品。最值得一提的是,善于改造文体的苏轼对赋进行了散文化加工,如《酒隐赋》《黠鼠赋》《老饕赋》等。毋庸置疑,这些加工成功冲破韵文与小品水火不容的界限,对小品文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这也为我们深入探讨苏轼的小品文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山大学吴承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一书中对文学体裁、风格、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古代文体学典籍重新进行了解读。在其论文集《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他认为:“文体形态是作品的语言存在体,它是文本存在的基本要素”“文本诸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特殊关系,从而构成了某一体裁的独特审美规范。”{2}之后,在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郭英德先生提出了更为细致的文体学理论,他认为:“一种文体的基本结构,应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即体制、语体、体式、体性。”{3}笔者将在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从体式与体性两方面对苏轼小品文进行文体研究。
二、体式:破体
体式,即文体的表现方式,现代经常使用抒情体、叙事体、议论体、说明体等概念来区分体式。较之唐宋八大家其他人,苏轼的小品文在体式上有所突破,各体兼擅,而且常常把几种体式融合为一,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叙事文当中,苏轼能够以叙事为主线,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交织应用,运转自如。他的亭台楼阁记成功冲破了中国古代传统台阁记文章叙述、写景、议论的三段式结构,叙议结合。最为著名的当属《喜雨亭记》,“喜”字一以贯之,文章首先介绍喜雨亭名字的来源,接着转写喜雨亭的建造过程,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竣工之日大家的喜悦之情,也从中表现出苏轼与民同乐的仁人之心。另外,苏轼还借助亭台记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超然台记》对于福祸相依的讨论,《凌虚台记》对于事物兴废更迭的感慨,这些都加深了苏轼台阁小品文的思想深度。
苏轼的议论文纵横捭阖,注重说理。在“乌台诗案”发生前,苏轼以积极入世的姿态,写出了大量的策论、史论,后来被当成是科举考试文章的典范。如《留侯论》,文章的中心为一个“忍”字,并围绕这个核心发散纵向思维,借用“圯上进履”“郑伯肉袒”等历史故事,接着横向推理,指出张良一举成功的缘由,最终又回到开头的“忍”字。
苏轼小品文中的抒情具有理性的特点,无论是在发出生命之喟叹,还是在描述一时的欢愉心情,极少奔放的倾泻,而是娓娓道来,轻描淡写。《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那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任职,胸中苦闷可想而知。可文中却连一丝丝愁苦烦闷都未表现出来,而是含蓄地表达出了心中的寂寞、孤苦。再如《前赤壁赋》不少笔墨写游山水之欣乐,但最开怀时也扣舷放歌,抒情都带有内敛性质,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宋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一个侧面。宋代文化浸染出儒释道三教皆通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接受积极入世、以“仁”为本的儒家文化,一方面内心宁静、洒脱,倾向佛道。因此人生得意时,断然不会忘乎所以、欣喜若狂;失意沮丧时,也不会发出穷途末路的哀叹。在笔者看来,苏轼的人格中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仁者爱人、积极进取,又含有佛家的清心寡欲、波澜不惊,以及道家的“无所待”、自然本真,集乐观、阔达于一身,完美地践行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文人准则。所以在他笔下,即便是抨击黑暗现实社会的文字,也是含蓄、内敛,不张扬的。
三、体性:自然之道
“体性”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体性指的是风格,或者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而苏轼小品文的体性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两方面探讨,一是主体的创作自由倒向;二是崇尚自然,不拘格调。
(一)主体的创作自由倒向 苏轼这样阐述自己作文的自由境界:“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4}
这是主体在进行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文如群涌,当限制较少时,则滔滔不绝,挥洒自如,一泻千里;如遇到客体限制,则随物赋形,自然而合度。
由于苏轼崇尚创作自由,在小品文这块小天地中,他以轻松自如的笔法写出了极其广泛的题材,几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记人记事记物记游,山川名物、民俗故事、衣食住行,凡事都能信手拈来,妙笔生花。这些小品独树一帜,不拘格调,哲思与胸臆双管齐下,寄寓深远。
(二)崇尚自然,不拘格套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灵的“自由”境界与本真无伪的“自然”境界是贯通的,因为只有自然,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苏轼主张写文章应该充分自由地表现主体的性情,与这一观点联系,苏轼崇尚自然的作品风格。他推崇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保持自然状态,顺乎天性,反对矫揉造作、生搬硬套。
如其《题杨朴妻诗》这篇小品文真实记录了苏轼在湖州突遭乌台诗案,被押解出门之际,妻子痛哭流涕的一幕。用蜻蜓点水的笔力、略带打趣的意味写出对他来说影响如此巨大的事件,可以窥探出苏轼小品文自然的艺术造诣,已到非常人能及的程度。
清代赵翼的《瓯北诗话》这样评述苏轼:“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5}苏轼的小品文正是体现了这一特色。于写景时,如同画家泼墨点染,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心向往之。例如《陈氏草堂》一文,品读后仿佛身临其境,一线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朵朵激起的白色浪花与云烟齐舞,美丽动人。写人时,善于以小见大,往往从细节处着手,勾勒轮廓,深探本质,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真实立体。评论诗书之时,多真知灼见,立意新颖,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思考深度。生活散记则如同拉家常,天真淳朴,平淡中见警策,良多趣味。诸多文章,都是得自然天成之妙。
苏轼崇尚自然,无论写情、言理还是明志,都是顺天性而为,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真挚诚恳。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6}在阅读苏轼小品文时,我们领略到了一位称心而言、多才多艺、自得其乐、机智脱俗的大家风范。
{1}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67页。
{2}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3}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形态学论略》,《求索》2001年第5期。
{4}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9页。
{5} (清)赵翼撰,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6}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选注.笔记文选读[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 (清)吴调侯,吴楚材.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4] (清)方东树撰,汪绍楹校.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 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
[6] (清)姚鼐编,徐树铮集评.古文辞类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 王渭清.苏轼散文体制创新管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作 者:钱甜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