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熙赵华东
(1.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2.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刍议高考综合题复习中的“模板化”倾向
朱承熙1赵华东2
(1.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2.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在高三复习的课堂上,归纳模板、检查学生对模板的掌握情况似乎是教学的常态。实践证明,答题模板在模拟题和高考真题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差别,受模板化思维影响的学生在面对高考真题时往往很难取得理想成绩。答题模板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但是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高考地理综合题复习中,答题模板的使用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问而异,答题模板的“覆盖范围”宜大不宜小,要为答题留出余地,使用模板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模板。
高考复习;地理综合题
在高考综合题复习中,各式各样的答题模板似乎成了复习的“主角”。在不少教师看来,综合题的复习重在教方法,教方法的外在表现就是总结答题模板,让学生在做会一道题的同时掌握“一类题”。只有帮助学生归纳模板,督促学生掌握模板,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在网络上,名目繁多、形式各异的答题模板在各种分享平台上被大量下载和传播;在不少学校自编的复习学案中,几乎页页都有模板;在高三复习的课堂上,归纳模板、检查学生对模板的掌握情况似乎是教学的常态。一位年轻教师在谈及答题模板时说道:“现在的我似乎形成了一种惯性,每见到一道新的综合题,就有一种为学生归纳模板的冲动。”
纵观在复习中出现的各种答题模板,其对应的问题指向与问题范围也有很大差异,例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要从……等方面描述”、“影响降水的因素要从……方面分析”、“分析某湖泊中某水产动物异常多或少要从……角度分析”这三个模板的问题指向(第一个模板指向描述,后两个模板指向原因)与问题范围(三个模板所包含的问题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具体)就有很大不同。
那么,这些教师和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所归纳、学习、掌握的答题模板,在高考中真的好用吗?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教师们的认真思考。以教师的一般经验而言,模板的应考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认真学习掌握了答题模板之后,在各种模拟考试中成绩都能有较大提高,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学习答题模板,模考成绩也能有小幅上升。然而,这些在模考中效果似乎不错的答题模板,在真正决定学生命运的高考中到底有没有用?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其在模拟考试和高考中所起的作用有差别吗?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虽然,学生在高考中使用了答题模板之后成绩却不甚理想的情况大量存在,但是,学生高考结束后忙于志愿填报并享受久违的放松,无瑕再回顾地理综合题的得失,而此时,地理教师的注意力一般也都放在了对试题的点评和“吐槽”上,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似乎一句“今年大题出难了、出偏了,有几个点学生根本想不到”就是对整个高考综合题复习的全部回顾与点评。就这样,以答题模板为代表的各种“老办法”在一个又一个的地理学习与复习轮回中,其“主角”地位一直没有动摇。
在综合题复习中“唱主角”的各种答题模板,在高考中真的有用吗?能起多大作用?其在模拟题和高考中所起的作用有差别吗?为了搞清这些问题,笔者从网络以及各校学案中收集了大量种类不同、形式各异的答题模板,以近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中的综合题为研究样本,同时,从各省、市、校的高三模拟题中选取其中与样本高考真题情境、立意较为类似的模拟题作对照组,试图通过对照研究,来回答以上问题。通过对照研究发现,答题模板在模拟题中的“表现”的确非常不错,但是在高考真题中,其“发挥”却大打折扣。让我们以在教师中引起较大讨论的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37题和一道与之情境、立意类似的模拟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高考真题】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37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参考答案: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
【对照组模拟题】某市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图1为兰新高铁线路图及沿线经过的站点,图2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图1
图2
(1)列举祁连山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第二级阶梯;以南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附:只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任选4 个方面,回答合理可斟酌给满分。)
(2)材料二图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狭管效应,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三省区的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强区际联系,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和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的运输时间。)
上面两道试题,从外在来看比较类似,都以我国在地质条件复杂的西部地区修建铁路为素材,且素材呈现图文结合,都以两段文字材料配以2-3幅图片,设问都为三问,每问8分,总共24分。但是,两道看上去比较类似的试题,学生的得分状况却有极大差别。笔者选取了40名知识基础比较好的高三学生分别做这两道试题,第二道模拟题绝大多数学生得分都在15分以上,近半数学生得分达到20分。而第一道高考真题绝大多数学生得分都不超过10分,不少有丰富高三指导经验的教师也坦承,这道题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即使自己来做也只能得到15分左右的分数。
为什么两道外在看来十分相似的试题,学生的得分状况能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首先,从试题材料上来看,高考真题材料中的两段文字与三幅图片与试题的关联度极强,多年冻土的分层状况、冻土层危害路基的原理、甲地与五道梁的地理环境差异、热棒的工作原理等答题的必要信息均“隐藏”在材料之中,学生能否将这些信息有效提取出来是正确回答问题要面对的第一个难关。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上的差异,通过试题材料的这种呈现方式会以分数的形式直观体现出来。而在模拟题中,材料呈现环节并未给学生设置任何难度,两段文字材料和第一幅过站路线图均为一般性的背景介绍材料,其中并没有与答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即使去掉这些材料也不影响学生作答。其次,从问题设计上来看,高考题的设问相当具体,全是“就事论事”的问题,问题全部结合材料与相应区域,在我们收集到的所有模板(各种模板共计近千个)中,并没有模板能够直接或间接匹配这三个问题。而模拟题的三个设问全是“模式化”或者说“模板化”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答题模板能够直接匹配(如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角度作答;某地多大风的原因要从是否有峡谷效应、是否有特殊地形增大风速、是否接近风源地、是否有较大温差和气压差等角度作答;我国边境、欠发达地区修建铁路公路的意义要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加强区域联系、提高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旅游、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满足人们出行需要、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等角度作答)。而且,第一问、第三问与材料关联不大,即使没有材料或者不看材料学生也能直接依据模板作答。
在笔者看来,两道试题之间的种种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命题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高考试题一般都由大学的地理学者命制,地理学者常年从事具体的地理学研究,其命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思维能力,为国家区分与选拔人才,其所命制的试题必然需要学生用地理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才能回答。而模拟题的命题人是中学地理教师,受高考综合题复习中的“模板化”倾向的影响,教师在命题时,会不自觉地受模板化的思维的影响,而且命题的目的在有些时候也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模板的记忆与掌握情况。而学生长期受模板化教学与试题的影响,在面对需要用地理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高考真题时,往往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答题模板,作为在高考综合题复习中存在多年,并受到多数教师很大程度认可的事物,其存在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通过上述实践验证,我们也发现简单机械套用模板在高考中的实际效果难称理想,答题模板在本质上也有其缺陷。
考察学生能否全面思考问题,从多个角度(如从正反两方面、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等)全面考虑区域内各地理事物、各地理要素并作出分析是高考地理综合题要区分并选拔人才的重要着眼点之一。能够全面思考问题的考生,能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试题所涉及的地理事物与要素,在作答时其答案中的“采分点”就多,其得分就高。答题模板的优势在于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问题和回答试题的角度。经过不同模板的反复训练与试题的巩固,答题模板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但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并非高考综合题区分并选拔人才的唯一着眼点。几乎所有的高考综合题都以一个具体区域为背景。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大特征,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区域,具体区域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地理学者在研究区域问题时的一大特质。考生能否全面准确地从题干中获取信息,了解试题中区域的特征,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结合区域特征做具体分析也是高考综合题区分并选拔人才的重要着眼点。而答题模板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区域的具体区域特征,机械套用答题模板而写出的答案必然无法涉及到相应的“采分点”。试题中的区域特殊性越强,试题越灵活,套用模板作答所得的分数就越低。
由此可知,答题模板的优点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其思维的全面性,缺点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答题模板的使用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问而异
答题模板的使用要因人而异,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学习和使用模板。我们知道,答题模板的优点在于帮助学生提升其思维的全面性,因此一般来说,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掌握较差,地理全面思维尚未建立,同时复习时间有限,急需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地理成绩,将地理成绩由较低水平提升到一般平均水平的学生(如艺术生、体育生)比较适合学习和使用答题模板,快速将综合题成绩提高到一般水平。而有一定学习基础,地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已经能够自觉地以地理知识体系为索引,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生,则不宜过分强调对模板的记忆与掌握,应让其将有限的复习时间投入到对具体区域具体分析的方法、对思维灵活性的训练中去。
答题模板的使用要因时而异。学生在学习、复习的不同阶段,其地理知识的掌握状况、地理思维的形成状况是不同的。在复习初期,多数学生头脑中尚未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尚难以完整地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归纳和使用答题模板,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的地理思维。但在复习的中后期,多数学生已经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已经能够自觉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试题,此时教师则不宜过分强调模板,而应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答题模板的使用要因问而异。纵观历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绝大多数试题的设问指向一般来说都可以归入描述类、分析原因类、分析影响类、列举措施类、阐明观点类等几个类别之中。答题模板在不同设问指向的问题中,其作用效果也有所不同。我们知道,答题模板的优点在于其全面性,在不同设问指向的问题中,描述类问题一般主要考察学生对事物描述的全面性,因此,描述类问题可用答题模板来复习。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气温、降水)、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等方面概括;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工农业生产特点、居民、交通、城市等方面描述。”学生按照这样的模板回答高考试题中的描述类问题,一般能够得到较高分数。而分析原因、分析影响、列举措施、阐明观点等问题,往往要结合区域特征来分析,在高考中机械套用模板难以得到高分。
2.答题模板的“覆盖范围”宜大不宜小,要为答题留出余地
在现有的各种答题模板中,不同的模板对试题的“覆盖范围”和具体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有的模板的预设问题较为笼统,针对一大类试题,如:“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等方面去考虑”。而有些模板则非常具体,只针对一小类试题,如:“湖泊中某种生物数量较多应从……等要点来分析原因,数量较少应从……等要点来分析原因”,同时,这种具体的模板往往还附带有一些“补充细则”,如“如果这种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则注意……等要点,如果这种生物是对人类有害的,则注意……等要点”等等。
笔者认为,答题模板的问题“覆盖范围”宜大不宜小,答题模板的设计不宜过于详细。答题模板设计得越详细,覆盖范围越小,其数量也就越多,这会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复习负担。而且,这些模板往往只是来自于教师对所见的模拟题的归纳,模板之间的关联度,系统性都较差,学生记忆、掌握以及在考试中提取这些模板都非常困难。同时,经笔者验证,这样的具体的模板在真正的高考中很难“命中”高考试题。笔者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份长达37页的模板“大全”,与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1卷的36、37题进行比对,发现各种详细模板无一能够直接“命中”试题。让学生记忆如此繁多而详细的答题模板,只能增加学生复习负担,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与精力。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详细模板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陷入机械化的思维当中而无法根据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去思考和分析,这种训练方式与高考地理综合题在区分和选拔人才上的初衷和着眼点南辕北辙,也与命制高考试题的大学地理学者的思维大相径庭。学生在考场上一旦发现考题与记忆中的各种模板不匹配,则会紧张、手足无措,考试状态受到影响,往往连能够通过正常分析作答的题目也做不对了。因此,教师在设计答题模板时,模板的“覆盖范围”不宜过小,预设的问题不宜过于详细,模板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考角度即可,不要在模板中为学生假设各种试题情境,也不要在模板中增加各种“补充细则”。在复习时,教师也应向学生强调模板功能的有限性,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根据具体区域、具体问题突破模板限制做具体分析,要为学生在高考考场上根据试题情境冷静分析、具体作答而打好基础、留出余地。
3.使用模板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模板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笔者看来,对答题模板的使用,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用模板。模板只是在复习某一阶段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全面性的一个“脚手架”。当复习进入新的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思维发展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之后,这个“脚手架”反而会束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限制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为了学生最终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在复习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教师必须敢于拆除这些“脚手架”。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题复习时,当学生的做题量达到一定水平,对试题有一定的积累之后,让学生抛开原先所学的各种模板,重新建构考试应答体系:首先,让学生按照考题的设问指向,将所有考题分为原因、影响、描述、措施……等等类别,然后,让学生按照类别分别整理回顾所有做过的综合题,以原因类试题为例,笔者指导学生将其所做过的原因类试题与答案全都放到一起来做比较,让其总结哪些原因是经常反复出现在不同试题中的?这些原因能否按一定的逻辑归纳整理起来作为今后答题的思考点?还有哪些原因是五花八门因题而异的?这些原因在不同的题目中是如何得出的?哪些原因是你当时做题时能想到的?哪些原因你当时没有想到?为什么没想到?笔者用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建构起个性化应答体系,并在之后的复习中,通过试题不断完善这一体系,以强化其地理思维,锻炼其思维的全面性、深入性和灵活性。
[1] 李新运,徐焰华.描述型综合题答题模板剖析[J].地理教学,2013(5):46-49.
[2] 刘艳英.地理高三“答题模板”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