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理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高端论坛暨陈文玲著作发布会综述
中国经济高端论坛暨陈文玲著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对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和中国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交流,旨在创新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思路,探索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之路。同时,本次论坛以陈文玲教授著作的发布为契机,探讨了学者应具有的境界和修养,经济学家的使命与担当等问题。本次论坛无论是在经济理论方面,还是在学者修养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见解。
中国经济高端论坛创新经济政策研究智库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2016年7月4日上午,南开大学、中国经济出版社、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高端论坛暨陈文玲著作发布会。
本次论坛秉承创新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思路的宗旨,围绕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对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和中国议题开展了深入和广泛的讨论。此外,本论坛还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的系列著作进行研讨。陈文玲教授的系列著作部分再现了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并迈向世界强国进程中某一时段、某一决策或某一问题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精神和为国思谋的思想境界。
此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副社长毛增余主持开幕式,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分别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大卫主持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春正、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作了精彩发言,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度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见解。
(一)利用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指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2016年第一季度降为6.7%,下行压力巨大。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会受到自身体制机制、结构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还未真正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消费增长缓慢,这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增长的疲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其经济增长无疑会受到负面影响。林毅夫认为,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就要适度扩大国内需求,而投资和消费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两个重要途径。从投资来看,一是即使仍有很多产业产能过剩,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但中国目前产业基本上都处于中低端,因而可以向中高端产业去升级和投资。二是基础设施也有继续完善的空间,中国过去投资的基础设施是连接一个城市和另外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铁和地下管网仍严重不足。三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加强以及城镇化进程的需要都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机会。除了投资机会多之外,中国可以动员投资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一方面,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财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在全世界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利用积极财政的空间还相当大。另一方面,中国的民间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近50%,属于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可以用政府的资金来撬动民间投资。因此,林毅夫教授提出建议: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保持6.5%的增长速度是可持续的,而且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和贡献。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结合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阐述中国改革政策落实艰难的原因。
他认为,现实当中的利益冲突是改革最重要的障碍。经济学研究帕累托改进,而帕累托改进是一个非常弱的判断标准,没有任何人受损失,有一个人得到好处,那一定是改进了。如果有一个人受损失,这个改进究竟是对还是错,就不清楚了。经济学上最简单的例子是反垄断,反垄断对很多人有好处,但是对垄断者没有好处,反垄断是改进了还是没有改进?经济学解释不了,所以有了政治经济学。严格来说,政治经济学是用来处理这种非帕累托改进的情况:当有冲突的时候,有人会受损失,有人会受益。公共选择理论和各种决策方式的研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改革等问题都属于这一领域,这是经济学者要研究的,特别是在现实政策研究当中可以作为理论背景,否则就很难理解现实。现在中国的很多政策,特别是一些难点要想落地,如去产能、去杠杆,一定要考虑利益的冲突、利益的补偿,考虑打破利益均衡不是零和博弈,肯定有剩余,有新的利益增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如何进行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安排,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是经济学家进行对策研究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十三五”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发的必要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针对对外开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过去30多年,中国是全球化进程中少数几个获益较多的发展中经济体,主要原因是中国把握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和得力的举措,实现了趋利避害。回顾过去30多年开放的历程,会发现每隔10年左右,中国就会有一些重大的对外开放举措。1980年中国建立经济特区,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把中国的开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外开放推进到了全面体制性开放的新阶段。中国重大的开放举措给发展和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这是开放的红利。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需要在对外开放领域有更重大的举措,从而将中国对外开放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也可形象地称之为“二次入世”。“二次入世”不是指再加入某一个多边的经济组织,而是由一系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双边或者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协议所构成的,如正在谈判的中美投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
第一,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讲,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是利用国际与国内的资源和条件来快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即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常态有很多新的特征,包括增长速度的换挡、结构的升级、动力的转换。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进一步地调整开放战略,需要采取新的重大开放举措,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市场来推进中国在未来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发展。因此,中国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调整战略,在全球整合高端生产要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所以,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是适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转型发展的需要。
第二,适应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新形势的需要。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新一轮经贸规则正在制定当中,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或者说“3T”代表的平台,正在构造一系列新的国际经贸规则。这些国际经贸规则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完善对外经贸新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中国不能与时俱进地调整外经贸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在新一轮经贸规则中就会陷入被动。所以,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下,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来应对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过去主要是依托低成本的劳动力来参与全球经济,迅速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支撑的出口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发生转换,传统的低成本在快速地削弱,所以近几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地下滑,2016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既有外部需求不振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的转换迫切要求中国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方面形成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优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需要中国调整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发展战略的调整,来提升竞争力的升级。
第三,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改革和开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对外开放为改革提供了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期间,中国需要更加强劲的动力。所以,中国签订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协定,构造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自由贸易网络,这一系列开放领域的重大举措,就像过去加入世贸组织一样,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劲的动力。同时,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克服中国当前经济下行的困难,进一步地释放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激发活力,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
(四)中国经济下行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总结了当前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下行原因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阶段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形势下滑是因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1万美元,再加上本身基数很大,所以会从高速增长跌到中速增长。第二种解释是外因论,一些学者将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归结为外部需求的不足,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2011年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都导致了中国出口的减少。第三种解释是成本论,即税负过重、人口老龄化等成本压力造成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幅度的下降是三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第二是税费过重,利息成本和交通成本确实太高,制造业无利可图;第三是消费的外溢和资金的外溢,服务贸易逆差明显。他认为,一是采取短期的经济政策。供给侧的短期政策是中国最需要的,但目前中国仍没有出台供给侧的财政政策,2016年1月—5月财政、税收的增长率远远超过GDP的增长。中国政府需要尽快通过减税和减费、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二是开放服务业投资。中国民间投资的下滑和外流是因为制造业产能过剩,而服务业仍未完全放开,放开服务业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回升至关重要。三是开放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如通用航空领域的开放,让民间资本流入这些领域。四是创新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需要盘活体制内的技术资源,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化率,开放其技术资源。
(五)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把握和解决当前主要矛盾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围绕“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把握和解决当前主要矛盾”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学好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很丰富,包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论把握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包括强化创新驱动,强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善民生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的组成部分。运用这些基本原则分析和把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落后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结构急剧升级和优化,这些矛盾虽然在需求领域也有所表现,但主要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如何看待这些矛盾,需要三方面的把握。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由于世界经济外因的影响,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二是这些矛盾表现出的国内经济供需失衡是结构性的。近几年,中国国内经济总供求是基本平衡的,物价和就业基本上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经济总量发生严重失衡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全局的;是行业性的,而不是整体的。三是即使局部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钢铁、煤炭的产能过剩主要是落后的产能过剩,而先进高端的产能还不足。因此,中国产能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通过中国经济内部的自我调整,可以得到缓解和解决。
第二,解决供给领域结构性问题需要长期努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短期和长期的结合上,需要依靠投资和改革开放。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已不太可能。目前,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国要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加快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见效慢,周期长。所以,从短期和长期的结合上看,投资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投资既可以拉动供给,也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没有一定的投资,调整将是一句空话。近几年,中国的投资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民间投资下降非常明显。为了防范和解决投资放缓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为其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二是适当放松信贷,缓解效率和资源的不足;三是加强政府投资指导和服务,诱导企业选择投资方向,提振民间企业投资的预期和信心;四是国家适当给予企业减税让利,使企业有利可得。
第三,抓好就业,改善民生,为解决重要矛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业是非常重要的,以人民为主体,一切为了人民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中国的供给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物质需求和生态环境的需要。改善民生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因为结构的调整势必会造成一些工人下岗,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抓好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当然,除了解决就业问题,还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卫生制度,大力发展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改善环境等,这些都是改善民生的着力点。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大事,以便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经济发展重要矛盾的解决。
(六)新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认为,当前很多学者和专家在看待和研究经济形势时,往往沉醉于原有的套路。其实现在的中国经济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总量中包含了大量新经济,却没有被现有的统计体系所统计,这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被称为“溢出”理论。如果把这一部分加入到整个中国经济的统计中,中国经济的总量乃至中国经济增速会有显著提升。根据官方报告披露,2015年信息经济的规模已超过10万亿。根据发改委权威人士透露,2015年仅共享经济就达到2万多亿。这些溢出的经济部分大多不体现在GDP统计里,没有办法按传统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出来。此外,经济学家有一个比较接近共识的评价,即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维持在8%是最适当的,因为GDP的1个百分点,关乎100多万人的就业。但2015年中国GDP增速小于7%,就业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达到历史上空前的1300万人的规模。就业的增加一定与新经济的吸纳密切相关,因此,要学会用新视野、新方法来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针对政策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政策研究需要专业化、知识化和职业化。
第一,政策研究需要专业化。胡教授以陈文玲教授的著作为例来阐明政策研究的专业化。他认为,陈文玲教授的著作可读性强、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如她对现代流通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化流通和现代流通理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这种创新既包括理论价值,也包括实践价值; 既包括学术价值,也包括应用价值。这对未来的学者研究经济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就是政策研究需要的专业化。
第二,政策研究需要知识化。中国需要发展各个方面的领域,将不同的学科进行综合凝练,否则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专业化是不够的,那样只能看到树木、树叶,在知识化之后,才能够形成总的森林,才能将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政策研究需要职业化。研究中国问题需要持续地跟踪和长期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知识的长期积累。中国需要陈文玲教授这样的学者型和专家型的官员,即职业化官员。这样的官员可以降低对中国问题研究的知识与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决策的不对称性、不平衡性和不完全性。
第四,政策研究要转化为政策影响力。从政策报告来看,陈文玲教授50%的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70%的报告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领导的重视。这充分说明把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政策研究要留下白纸黑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必为学”,衡量自身所学最关键的指标就是所写的文字和发表的著作。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留下宝贵的知识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在致辞中对陈文玲教授及其系列著作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陈文玲同志长期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参与起草了大量中央、国务院文稿,在理论研究和建言献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此次陈文玲同志整理出版的系列著作既是她自身多年来重要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思想产品的部分展现,对理论研究者、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认为,智库工作者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既要有学者的学术精神和追求,也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创造出能影响国家决策和影响世界的思想产品。国家正在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鼓励不同的观点,构成宽松环境,容纳多样性、建设性和原创性的思想。多样化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和繁荣,正在形成更有影响力的中国智库群,从而在推动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春正也对陈文玲教授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介绍说,陈文玲同志深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课题,她编写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的趋势判断、理论研究和决策建议;在担任《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初步研究》课题组组长期间,陈文玲同志亲自组织并撰写了课题报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探索。陈文玲同志长期在国家高端智库工作,参与过大量重要文稿的起草,并紧密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深入研究,其中有很多理论观点、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领导、部委的重视和肯定。他指出,陈文玲教授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和政策研究工作者,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国家战略和政策的研究,以国家责任感和敏锐性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着力研究改革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诠释理论内涵,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陈文玲同志工作勤奋有激情,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和求真务实精神,在研究中具有敢于直面问题,敢于直言的品格,体现了一个国家智库研究者的风范和修养。这也应成为体制内外智库工作人员的品格和情怀。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用六个字来概括自己的发言:感言、点评、期望。感言包括两句话:一是现在是需要经济学家的时代;二是现在应该是中国出经济学家的时代。他指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仍没有结束,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当大的困难之中,而且还将持续下去。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来回答。所以,现在是需要经济学家的时代,需要经济学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案来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问题,中国的经济学家应当有这种使命感。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验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并广泛吸收世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验。而这些经验给中国、世界都带来了可复制的经验,理所应当有经济学家的贡献。中国的经济学家是时候应当提出经济发展模型和理论来解决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中国应当出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陈文玲教授的著作有三大特点:一是“顶天立地”,既为中央领导出谋划策,又注重调研研究,所有的成果都是用脚写出来的。二是宏观和微观结合,陈文玲教授注重调研,调研是微观的,而形成的成果是宏观的。立足于微观,形成宏观的成果。三是虚实结合,陈文玲教授的著作很多从实际调查出发,而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常常形成带有哲学思辨的思想。他期望中国的经济学家能够更好地关注现实,提供思想,直面问题,提供对策。中国目前需要出现伟大的经济学家。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杨书兵用“量大、质高、面广”六个字来概括陈文玲教授的著作。“量大”是指陈文玲教授的著作一共有33部,从纯理论研究来讲,这个数量是相当巨大的。陈文玲教授作为政府工作者,既要起草文稿,又要进行政策研究,工作量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如此数量巨大的著作很了不起。“质高”是指陈文玲教授的研究成果总共是200多篇,其中得到批示的有50%,即100多篇,而且其中70%还受到其他部门和地方领导的重视。她的研究成果是开创性的,对推动政策的出台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面广”是指经济类的专业在国家部委包括几十个,每个专业对应着一项工作,而陈文玲教授的著作几乎都有涉猎,如战略决策、粤港和粤澳合作、中部崛起、宏观经济、贸易改革、对外开放、食品药品保健、医疗器械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流通物流、三江源研究等。同时,他也对陈文玲教授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寄予期望。在他眼里,陈文玲教授是一位文稿撰写高手、一位政策咨询专家、一位著名的应用经济学家,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他认为,陈文玲教授的成就与其高超的天赋、孜孜不倦的勤奋以及敏锐准确的判断力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他对陈文玲教授提出了四点希望:不忘初心、永葆青春、劳逸结合、继续前进。以此激励陈文玲教授继续前行。
南京社科院副院长李程骅以“经世济国,智慧建构,经济学家陈文玲的探索和贡献”为题进行了发言,深度评价了陈文玲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当前变革时期对中国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所作的贡献和价值认知。
第一,精准研判“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国际挑战,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的脉络,为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言和理论支撑。2009年至今,陈文玲教授在《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2012—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把握“新常态”:2014—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等文章,每一篇力作都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回顾和总结,并对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治理模式的变革等进行专门地分析,同时对当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的判断。在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陈文玲教授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成为解读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专家,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权,而且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判断。如在《把握新常态:2014—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一文中,陈文玲教授根据在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态势下,提出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将同时进入低速增长的论断,目前来看,这一判断是准确和科学的。在2016年发表的《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一文中,陈文玲教授明确提出了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思维碰撞,新旧动力转换,新旧力量对比,新旧规则交替的动荡期、转型期、变革期和调整期,呈现出“三低”“三失衡”“三分化”的总括特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第二,立足前沿,直面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改革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深化“中国道路”的理论阐释、规律认知和价值追求。在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陈文玲教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有十分独到的研究见解。在《紧紧把握战略机遇,深刻领会四个时期》一文中,陈文玲教授坚定地提出了“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观点。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判》一文中,陈文玲教授在对中国经济进行全面审视之后指出,未来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和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特别是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判断不仅是立足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的总结,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而且展现了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经世致用,聚焦难点,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领域提供战略设计,突出创新思维、理论研究对实践行动的指导作用。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不仅能够放眼全球,胸怀世界,同时能够俯察细微,审视具体,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现实难题。陈文玲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她对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的研究成果,直接发挥了政策效用。陈文玲教授一方面立足宏观,另一方面从具体的经济发展领域出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参考。在服务贸易方面,她认为中国已具备发展服务贸易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加快制定并实施推动其加快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在创新城市发展方面,应当将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城市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此外,她还从现代流通的角度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诠释,并指出现代流通战略在中国相关战略中的重大作用。
陈文玲教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她表示,她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能够结识一批兼具思想深度和人格力量的大家;她感谢自己的工作岗位——国务院研究室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够与一群智者、知者为伍,共同进行国家战略研究、决策研究和政策研究;她感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给予了她把知识转化为文化修为、思想灵感、研究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能力并获得诸多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马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