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微
(辽源市工商学校,吉林 辽源136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模具制造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在模具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市场对模具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各类学校都相继开设了模具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教学,培养出更多具有模具专业技术的人才,推动模具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开设的模具专业课程,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达不到社会市场所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样一来,模具专业学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很难满足模具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阻碍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对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提高模具专业教学的质量。
很多中职学校在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扩大模具专业学生的生源,满足模具制造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开设相关的模具教学课程,而学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由于模具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但是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模具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差,很难适应模具制造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学生缺乏相应的模具专业技术知识,市场就业率受到限制,也不能够真正胜任模具制造业相关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模具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模具实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在模具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模具人才在精度、制造周期等能力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模具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模具制造的精密度、寿命等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模具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有的中职学校在模具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师资力量,在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模具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使得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脱节,阻碍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的质量。由于相关的实践教学设备价格比较贵,中职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只能将模具专业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与生产实践岗位相脱节,学生很难短时间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需要企业花一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影响模具专业学生的市场就业率。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技术专业教学,就要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模具专业人才。因此,在模具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模具制造业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教学的特色,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具专业教学课程,对相应的课程教学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将模具专业技术能力考证等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专业课程内容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考试,逐渐实现学生学历与专业职业技能资格相挂钩,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差,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强,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中职模具专业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比如开设专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等,配备专业性的实训课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实际的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模具制造业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训教学,将校内实训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性的学习任务,加强钳工的岗位实习,加大数控加工实训的力度,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是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为模具专业教学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提高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的质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通过明文的法律法规对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进行规定,确保企业可以真正的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学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分制、弹性学制,各类职业学校之间要形成一种教学资源共享的局面,提高各类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三年制的学时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专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进修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模具制造业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现阶段的模具专业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提高中职模具专业教学的质量。在实际的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模具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1]赵勇.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J].职业技术,2014,(08).
[2]张杨,周海泉.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6,(09).
[3]曾凡毅.中职学校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J].江西化工,2014,(03).
[4]陈冠智.浅谈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探讨[C].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等.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等,2009:3.
[5]卢玉宏.中职学校模具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浅谈[J].职业,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