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键盘侠”语言失范和网民道德自律

2016-12-28 04:47:16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评论者规约自律

袁 静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412007)

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得心应手的穿梭于“虚拟”平台,来去自由,乐此不疲,人们内心因网络行为的“隐匿性”而躁动和雀跃,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人还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因大部分的网络行为无需实名制的规约,使网民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甚至游走在法律的真空地带为所欲为,于是一种新兴身份——“键盘侠”在网络界横空出世,其队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壮大,他们打着“正义”和“为名除害”的幌子用过激的言论,对某些网络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道德绑架和语言暴力,严重的摧残着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危害网络生态,甚至阻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拟针对网络“键盘侠”的语言失范现象浅谈网民道德自律的必要性。

1 “键盘侠”语言失范现象研究

“侠”字的汉语解释为:仗着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为。何为“键盘侠”?即那些在网络上以键盘为武器,以神回复为匕首,扎根于各大热门回复和网络段子的人,这类人往往脱离人群,独自使用电脑、手机等媒介,凭借自己的道德观和喜好对网络热点问题或人物进行评价和声讨。其正面影响在于对社会不公现象起到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负面影响则是很容易“剑走偏锋”,在隐匿无拘束的网络环境中,撕裂自己的人格,任人性中的丑恶与自私野蛮生长,把个人内心的某种不满化为过激言论攻击被评论者至其身心受到伤害。“键盘侠”的言语失范造成网络道德的沦陷,也阻碍了网络文明的发展。

1.1 “键盘侠”语言失范的具体表现

据观察了解,“键盘侠”语言失范的具体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1.1 挖苦、讽刺被评论者

有的“键盘侠”身披“匿名”的隐身衣,在热点新闻或网络红人微博下无所顾忌的发表许多挖苦、讽刺言论。例如,网络红人凤姐的微博下经常出现一些网民对其容貌的冷嘲热讽,名为“潘多拉253”的网民在其微博下调侃:“凤姐已和她身在重庆的父母失散多年,因为她早已丑出天际”,“乐逗的心”@凤姐:“丑人永远都是贱人,就算经济危机了,你也贵不了。”众多挖苦嘲弄的评论,导致当事人凤姐在若干年后的一次访谈中仍心有余悸的说“我的长相一直被人恶意评论,中国网民对不起我!”虽然她措辞“中国网民”有点以偏概全,但也可见中伤她的人数之多及对她心灵伤害之深。

1.1.2 制造谣言对被评论者进行人身攻击

有些“键盘侠”或因受利益的趋势或因单纯的喜好在社交平台上像写小说一样杜撰艺人的不实消息,诽谤其名誉,俗称“网络黑子”。2015年,邓姓男艺人因不堪长期被“出轨”言论所困扰,获得妻子支持后将几个主要谣言制造这告上法庭并索赔名誉损失费。

1.1.3 对评论者进行道德绑架

某些“键盘侠”喜欢将自己的主观意识作为道德评判标准来衡量他人行为,严重缺乏客观依据,一旦被关注者的行为不在“键盘侠”的期许范围内,便会被扣上“无人性”、“没爱心”、“不仁义”的帽子,用伪道德束缚他人。理智的人都明白,绝不应该用是否发表悼念微博来评价他们友情的真伪,因为真正的悲伤或许已积压在当事人心中,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可网络中却随处充斥着类似这样的道德绑架。

1.1.4 诅咒谩骂被评论者

网有以匿名身份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诅咒和谩骂的行为层出不穷。例如,陶姓女艺人在自己的微博中晒出刚出生女儿的相片,原本是想与粉丝分享喜悦,却因其曾在某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坏人而被名为“那些年我们吃过的小馄饨”的网友谩骂“你这个毒辣女人一直加害甄嬛,感觉你女儿没有好下场”,这种诅咒新生儿的恶劣行为冲破了一位母亲的容忍底线,于是作为公众人物的她在微博中与网友对骂,后来加入其中的网民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人戏分离的网友支持该艺人“以暴制暴”,另一派沉浸在角色中的网民则加入到谩骂诅咒的行列中,据统计,该篇微博的留言数量达到74900多条,可见“键盘侠”语言失范给受众带来的伤害和社会影响力都不容小视。

1.2 “键盘侠”语言失范的危害

1.2.1 给被评论者造成伤害

毫无疑问,网民的语言失范行为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调侃或恶意,让被评论者看到留言时会产生自尊心被践踏、名誉被中伤的感觉,对当事人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伤害,情节严重者更因为网民漫无边际的诅咒和谩骂而患上心理疾病。

1.2.2 污染网络生态环境

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人们都期许在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下上网,但“键盘侠”的言语失范行为却成为污染网络生态环境的“泥石流”。无节制的中伤、谩骂、诅咒、造谣,让这一虚拟空间到处充斥着愤怒、悲伤、仇恨和暴力,如不加以规制久而久之到处充斥负能量,人们的网络漫游就好比行走在一个垃圾场。

1.2.3 影响国家形象

网络是一扇窗口,我们通过它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从这扇窗口来了解我们。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网络环境是否和谐、网络文化是否高雅,直接影响国家形象。设想,当国际友人打开某一国家的某一网页,上面充斥着相互撕扯、践踏人格、诅咒谩骂的失范言语,阅读者是否会觉得该国家是一个不团结、国民素质低劣的国度呢?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信息流通快速而深远,网民的语言失范很很容易给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 网民道德自律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网民语言失范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要对其加以矫正可以通过网络实名制、法律规约等方式进行,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一旦网络中出现他律规约的真空地带,“键盘侠”依然会大展拳脚,语出惊人。结合他律的规约,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好应该重点依靠网民的道德自律。

2.1 网民道德自律的意义

老子曰:“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网络中,“键盘侠”的妄言妄语,是失道、失德、失仁、失义、失礼的恶劣行为,急需依靠道德的力量来修正,而康德认为道德本质上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道德不能从人的本质以外的原因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自身中去寻找,这样才能找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才有可能承认理性存在者作为目的本身的价值而突出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本质,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并进行道德自律是修正其语言失范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归属点。

2.2 网民道德自律的方法

2.2.1 加强道德认知的学习

“键盘侠”构成语言失范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当事人人格分裂、对社会不满、泛道德主义等,其中泛道德现象最为严重,在网络评论中“键盘侠”总是借“维护正义”为名,用粗鲁、暴力的语言去讨伐他们认为不道德的人或事,他们惟道德是论,以几乎扭曲的道德观惩戒着他们心中的一切不满,网络环境因此而缺乏宽容、缺乏诚信、缺乏和谐。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道德”的理解不够,由此可见网民自身加强道德认知的学习尤为必要,通过学习道德的含义、道德评价标准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过激言论,不跟风、不盲从,明辨是非,不将自己的负能量融合到网络评论中。

2.2.2 坚持慎独原则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网络的隐匿性让网民的绝大多数行为避开了他律的规约,“键盘侠”言语的肆无忌惮正是依仗这种“管不了”“不好管”的网络环境现状。诚然,要想规约“键盘侠”的语言失范行为,必须加大法律监管力度、扩大实名制范围。但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现象,净化网络环境,最有效和最彻底的办法还是要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慎独慎言。

[1]杜晓.键盘侠[N].北京:晚报文萃,2014-17.

[2]唐一之.李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3]季轩民.网络新闻评论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12).

猜你喜欢
评论者规约自律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自律成就美好
海峡姐妹(2019年10期)2019-11-23 08:20:28
知耻自律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7期)2018-12-09 08:58:3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子商务虚假评论者检测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户关系的虚假评论者的识别
以他律促自律
公民与法治(2016年9期)2016-05-17 0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