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建设过程控制的固定资产移交管理

2016-12-28 23:19:33富瑶
市场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账实项目管理资产

富瑶

基于项目建设过程控制的固定资产移交管理

富瑶

项目管理过程一直存在重前期,轻后期的现象。重项目建设而轻资产管理的问题,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失真,甚至混乱。针对项目建成投产后,固定资产移交工作滞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这个“老大难”问题。

项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一、项目建设过程中资产移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既有扩大再生产的改造和新建,也有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治理和改善项目。大型企业总是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管理,但针对转资管理,无论从制度或是实际成效上来看,仍然略显薄弱。

项目建设完成后固定资产转资不及时,形成的资产账实不符等情况,对于项目管理乃至企业管理来说仍是一个顽固的难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不及时、单项资产转资不科学,就会造成企业账实不符,特别是对于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成立的年代久远,资产盘子大,复杂程度高,盘点难度大,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企业在盘点中发生了盘盈或盘亏,这是根据财务角度来看,账外实物增加或是账内实物减少的情况;第二种是现场有实物已存在或已交付生产运行,财务账面却没有反应,造成了“有物无账”的情况;第三种是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处理,却没有及时办理资产销账手续,导致形成了“有账无物”。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不及时、不准确直接或间接导致上述第二、第三种情况的发生。上述第二种“有物无账”的情况,是典型的项目建设转资滞后造成的。而如果投资项目交付资产清单编制得不科学不准确,也会产生间接影响造成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较难发现,也较难进行纠正,给企业管理带来潜在危害。典型案例就是近年来应地方政府规划发展的要求,对大型企业提出停产或搬迁时,资产因账实不符带来无法评估的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带来的资产移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位号缺失或不准确,现场实物与账面资产对应困难;

(二)分布在不同地点,应形成几个资产号的某一个型号、规格的管道材料等只形成了一条资产;

(三)根据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有关规定,附属在塔、炉等大型设备上的管道、压力表、风机等应形成单项资产,而多数企业做出的资产清单却因对现场及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不熟悉,按照设备管理的习惯分别形成了一大堆资产;

(四)基础、桁架等土建结构中使用的钢材等大宗材料被简单粗暴地分摊,而大型设备基础或桁架本身却没有形成资产;

(五)编制实物清单时马虎大意,与现场没有核对或核对不清楚,造成包括单一设备本身数量、型号等发生错误。

以上是典型账实不符的几种情况。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资产移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移交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算滞后,转资工作不及时

参与大型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项目建设的单位一般来说都是在企业发展中长期合作建设的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对企业性质及管理流程较为熟悉,在施工组织、现场安全管理以及交叉作业沟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提交施工结算上又往往体现出不及时的共性。在项目已经中交、机器设备已经投入生产运行时,施工结算滞后,导致项目费用不全无法进行财务决算,影响固定资产移交清单的编制。财务对此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中交时先进行预转资,形成一个整体的打包资产号。施工结算滞后,造成财务决算不及时,时间长了,加上人员变动后续人员对情况不熟悉等原因,资产清单的编制质量大打折扣。

(二)固定资产转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

根据企业对在建工程转资管理规定及内控管理职责要求,固定资产转资工作需要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主要有:工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接收部门等。各个环节的人员由于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编制和验收时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及《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Q/SH0417-2011)的规定严格把关,造成了从头到尾的糊涂或是马虎。核查固定资产的人员责任心不强,根本没有做到账实对应,对单项固定资产的组成不能做到严格审查,资产接收部门不负责任地签字验收,没有认真地进行实物的交接及验收等原因导致形成的固定资产清单有欠准确和科学。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细则不明确

大型企业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参与的部门很多,几乎企业中所有的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但实际上真正涉及到转资工作的,除了实物资产接收单位,其他的职责基本集中在工程管理、资产管理、审计和财务部门。每个部门根据企业的一体化管理要求在转资工作中各司其职,但如果固定资产转资工作不负责任,形成固定资产不科学、不准确,责任是应该落实到编制单位还是核验单位呢?是落实到财务部门还是接收部门呢?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考核界定。

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是流水线作业,涉及多个部门审核确认,企业制度中对编制固定资产清单的质量多数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转资质量也没有明确的考核细则,造成了大家对固定资产转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即使固定资产会计和转资员有很强的责任心,但由于其他人员对各类资产和费用等的界定划分审核不严格,分类统计核算时频繁纠错和调整数据,又或者是由于清单编制质量过差根本没有办法调整,造成了大量的扯皮和推诿现象。长此以往,由于无法界定责任,不正确的情况也被慢慢忽视变成了常态。本应细化管理的固定资产转资工作变成了只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实际上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带来的账实不符的情况,职责很难落实到位。

三、从项目管理全过程强化固定资产移交工作的思路

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固定资产移交及时与否、移交价值准确与否等,关系到企业成本效益和资产折旧的计提,是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基础,对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巨大。所以,工程项目建设控制过程中强化固定资产移交管理,从而完成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价值体现,非常必要。

(一)转资应提前到设计阶段,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交付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工作应从建设项目立项开始,贯穿项目竣工验收结束的全过程。项目实质性地进入到实施阶段,应该从设计工作开始。设计单位虽然看似和企业的固定资产交付没有直接关系,但设计文件编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联的细化程度,可以帮助项目建设中涉及固定资产转资的相关干系人了解整个资产形成过程,从而形成最初的主导方向。

但现状是设计单位有自已的图纸编制要求及资料体系。他们一般不会依据固定资产形成的规则对图纸料表进行编制,以下几种现状影响固定资产在图纸料表中的体现:1.各设计专业提交的材料表往往是汇总编制,并不是分别按照单项固定资产形成规则进行编制;2.有些专业图纸料表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编制要求进行编制,例如电仪专业图纸料表没有以回路为单元进行材料表的编制;3.设备专业图纸料表中,对于附属在单体设备中应统一形成单项固定资产的管道、材料、仪器仪表等没有统一进行编制;4.大型设备基础和土建结构没有材料表,经常是施工单位进行图纸扒料,对大基础、桁架等应形成单项固定资产的没有文件说明等。

因此本文建议,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后,工程管理部门就可以会同资产管理单位、资产接收单位、财务部门、设计单位就项目特点进行分析,编制初步的固定资产清单,这份固定资产清单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其中有关资产的工艺位号及名称描述需按照资产接收单位的要求统一编制,同步反应并落实到详细的设计文件中去。在图纸料表中对于不能单一形成资产的保温、伴热、压力表等材料应注明附属资产名称,各专业根据单项固定资产编制要求对材料进行以各专业为主、单项资产为辅的分类要求统一认知进行编制,最后在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单项固定资产清单时便于一一对应。

在这个环节中,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只要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设计源头统一对固定资产转资工作的认识,将设计资料进行细化管理,就能够从项目最初状态形成清晰的指导性文件资料,便于后期的转资清单的编制。

(二)加强责任落实,强化“账”“实”管理单位作用

转资过程中文件的签字确认人员一般是部门领导,他们往往工作繁忙,无法对编制文件的质量进行把关,因此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转资工作管理和考核制度,不仅要对应到各个职能部门,也应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

此外,企业虽然于在建工程转资管理规定中对固定资产转资的期限提出了要求,但对于固定资产转资的质量却很少有具体制度指导监督,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涉及面广,参与单位多,考核难度大。因此细化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就成为加强转资质量的重中之重。在这个环节中,更加应该强化“账”“实”管理单位的作用。

财务部门作为资产核算管理的主要部门,应当进一步细化转资会计核算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保障资产核算、分析和管理的有效性。在转资过程中,无论是否直接编制《固定资产转资清单》,作为固定资产账务专业管理部门,都应该组织指导工程、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对清单进行编制。从专业指导的角度统一认识,提高清单的编制质量,便于后期核对。对于在转资工作中的资产接收单位的职责,也应加以重视。资产接收部门在固定资产接收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不仅要“以账对物”,更要“以物对账”,从源头控制资产账实不符情况的发生。

(三)依托现代化应用软件,发掘软件信息处理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内容都是相当的繁重。现代化企业基本都启用了各种应用软件来进行项目管理,其中ERP就是其中非常通用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ERP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与全面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否利用ERP系统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强大功能辅助项目固定资产转资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项目性质,建立合理的WBS元素。不同WBS元素下,依据项目建设初期设计方案阶段提交的固定资产清单建立网络,网络名称就是资产名称。这样可以随着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形成清晰的资产清单以及资产原值,这样可以使项目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看到资产形成的过程及情况,财务部门再对各种费用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摊,形成的资产价值科学合理,转资工作一目了然。

项目管理软件大多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支持开放的后台数据库,可以深度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强大功能,也可以选择后台数据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总之,只要深入挖掘应用系统中的强大功能,就能够为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提供更好的辅助功能。

富瑶,女,金陵石化副主任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F062.4

A

1008-4428(2016)06-33-02

猜你喜欢
账实项目管理资产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4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村庄货币资金盘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IT资产管理信息化在账实核查工作中的作用
PDCA循环在医院固定资产账实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医院(2016年8期)2016-03-30 01:14:45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