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蕾
(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
国际和谐宜居视角下如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范雪蕾
(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
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北京西城区为例,在分析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信息化;改革;协同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就要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走在前列。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是实现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要求。本文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养老等内容。
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健全
西城区基本公共服务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教育服务覆盖率保持高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201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4.28岁,高于全市水平。西城区积极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品牌活动,开展了“公益文化惠民365工程”和“一街一品”特色文化活动等。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生活化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就业服务稳步提升,201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社会项保险基本征缴率达到99%以上,均高于全市水平。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孤儿福利保障有序推进,探索建立了民政、公安、城管、卫生、街道“五位一体”的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模式,优抚安置体系平稳推进。
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时期,西城区完成27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实施99所学校的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新增优质学位万余个。完成了5所区属医院的建设、改造,通过集中修缮、达标建设,提升改造了新街口、月坛、德胜、广内等一批社区中心和社区站,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已达到90.8%。着力完善文体服务设施,推进公共文化中心工程建设,为21个社区进行体育环境改造和增设体育文化宣传设施。筹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探索月坛“无围墙敬老院”、广内“虚拟养老院”等多种建设模式。推进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76所,医疗卫生机构647个,公共图书馆34个,体育场地1062个,养老床位3011张。
3、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化体系基本建成
“十二五”以来,西城区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居民获取服务的便利性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北京市首家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构建分片区的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建设便捷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明显增加。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体育生活化社区实现全覆盖。建立区、街、社区上下互动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一般指导不出社区、专业指导不出街道、特殊指导区里托底的就业服务网格。构建区、街、居三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4、体制改革和创新供给机制深入推进
西城区率先推动学区制改革和教育集团建设,将全区划分为11个学区,实现了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教育集团规模扩大到17个。主动开展医药分开改革研究,建立了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区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第三方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大力推行契约式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办医,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
1、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
学前资源总量不足,幼儿园学位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部分薄弱学校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校园功能有待完善,同时师资力量薄弱,发展受到制约。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设备设施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社区卫生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足、房屋产权性质复杂、无建设地点以及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同等,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
3、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设施和社区综合文化室建筑面积达标率不高,可提升空间较大。同时,区内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仍有待提升,在设施利用和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精细化管理和对服务质量的忽视等,造成资源浪费和需求不能满足并存的情况。如区域内的文化馆和社区图书室等由于电子书的快速发展,图书更新速度慢,开放时间与使用人群的期望时间不符等原因,借阅人数较少。
4、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有待转变
西城区老龄人口基数大,养老床位相对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入住专业机构养老,特别是长期护理的客观需求。同时,随着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发展,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传统为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老年人现代养老服务的新需求。在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
5、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亟需实现整合
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单位就业率低。同时,居民就业、参保、失业、养老金领取地和民政低保等相关服务,缺乏信息共享平台,存在多头管理和信息孤岛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卡的功能单一,亟待实现基础整合和功能整合。
综上,西城区基本公共服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一方面,西城区设施多样,优质资源高度集中,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公共服务设施供需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小学、三甲医院等优势资源高度集聚的同时,托幼、社区养老、社区文化等一些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未来发展中仍需补齐短板,促进区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疏解人口的同时,要考虑资源疏解和设施建设并行。另一方面,在原有领先水平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满足居民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1、提升两大核心基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1)提升重点领域服务水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体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公共体育全面均衡发展,大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适度普惠的基本社会服务。
(2)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利用水平。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棚户区改造的契机,加强对存量资源疏解后腾退空间的规划利用,提前规划棚户区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加大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领域设施。整合区域优质服务资源,推动驻区单位公共设施的对外开放力度。以活动带动服务设施利用率的提高,加强服务设施的维护更新。
2、坚持两大发展导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以均衡发展为导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领域均衡发展,强化对学前教育、体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薄弱领域和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南部公共设施和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设施薄弱街道的服务能力。加强重点人群均衡发展,强化对老年人口、低收入困难人群等的服务。
(2)以网络化发展为导向,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便利性。完善区、街道、社区上下互动的三级公共服务网络,以公共服务的层级化配置加强其适变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突出街道的主体地位,强化街道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推进服务重心向社区下移,推动社区健康、家政、托幼、养老、助残等各类服务发展,丰富社区服务内容。
3、转变三大发展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1)科技发展:实现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搭建西城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信息系统向全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打破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等壁垒。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及时收集和挖掘居民的服务需求,识别个性化特征,建立需求导向机制,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2)改革发展:实现由政府提供服务向政府与社会合作转变。促进服务供给多元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或生产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加强PPP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推进运营管理市场化,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引导,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作。转变、规范和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管办分离,激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建立网格化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提高西城区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3)协同发展:实现由聚焦区内发展向开放合作发展转变。合理疏解公共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增量,禁止新建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禁止中职学校、高等院校扩大教育办学规模或新增占地面积。禁止新建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增加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有序疏解存量,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将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功能向京外转移,加强西城基本公共服务品牌输出能力。促进职业教育整合提质,在郊区设立新的职教园区。深化与市内各区及其他地区的合作,积极推进联合办学、医疗技术交流和合作、区域劳务合作、区域养老服务合作等。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将西城区打造成首都基本公共服务对外展示与合作的窗口。
未来,在立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西城区需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不断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路线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责任编辑: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