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分阶段探析

2016-12-28 04:47:16曹四营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4期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曹四营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0)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逐步进入信息化的新阶段,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领域同样深受影响,从最初的纯手工做账到现在适应各行业的会计软件的大规模使用,纵观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从无到有的会计电算化阶段(1978年-1993年)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改革开发之初,经济迅猛发展对会计工作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普通的手工记账存在核算效率低下、易出错、可比性差等问题,企业对商品化会计软件需求大大增加,统一而规范地商品化会计软件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内置逻辑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规范化软件使会计信息的表述更加科学明晰,大大提高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程度。而在这一时期,有鉴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财税制度自然形成的经济壁垒,有效阻挡了国外会计软件对我国软件市场的冲击,为我国会计软件厂商的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时,市场上出现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会计软件厂商,如先锋、万能、金蜘蛛、金算盘、小蜜蜂、安易、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等,软件市场呈现出一时的伪繁荣现象,各类软件缤纷一时,但繁荣的背后,软件质量备受质疑,售后服务难以为继,不同的软件操作方式的不同给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制造了无形障碍。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进步,大部分的财务软件厂商被竞争机制淘汰,逐渐淡出了视野。进而成就了今天的用友、金蝶等有限的几个品牌,品牌的统一标志着会计软件商品化、标准化市场的形成,从手工操作到电算化操作实现无缝衔接。

在这一阶段,伴随着会计软件的使用,会计人才培养迅速提上议事日程,各类高校、职业院校相继设立会计电算化等类似课程,并深受人们青睐,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得到逐步提升;各单位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会计信息更加规范统一,为各利益相关者阅读使用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伴随着改革开放,会计准则、财税制度日益与国际接轨,更单独出现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标准要求,并逐步完善。

2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1994年-2007年)

1994年我国进行财税制度改革,其更与国际化接轨,各项会计制度、税收体系更加完善,会计软件也逐步由单纯简化手工操作的功能向管理型转变。这一时期,会计功能由核算逐步发展到管理,在会计电算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标准化数据库基本建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通用会计处理软件,使不同企业的企业会计信息趋于统一,数据日渐标准,为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用友集团率先提出网络财务的概念,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体会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方式、方法、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建,以适应现代企业瞬息万变的管理要求。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提出,引发了会计工作的第二次革命,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处理,会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记账核算,更上升到管理决策的高度。企业资源计划(ERP)对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再造,将会计工作拆分到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例如原本由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岗提供单据确认的销售收入、成本工作,转别为由销售人员在财务软件中直接录入相应单据,网络传输到总账系统,根据内置会计准则的约束与重组,直接生产会计分录,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更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率,在解放会计人员的同时,提高从业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为财务人员进行决策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会计人员从业素质出现层次性分化,基础技能人员可以胜任会计记账、核算工作,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则更倾向于站在全局的角度通过各种数据的综合处理统筹规划,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内部控制、整体生产销售流程起到决定性作用;会计信息化展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会计的风采,以其独特魅力影响相关的方方面面。

3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财政部2009年颁布《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的逐步融合,使企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步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分别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利用。《指导意见》的颁布极大带动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动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看到信息化技术对会计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将会计从财务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帮助会计工作上升到管理决策的高度,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和部分上市公司的试点使用,证明XBRL在生成、对比企业内部信息、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便捷作用,对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有积极意义。今天的会计信息化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重视会计信息的同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信息披露不健全,简单的可比性、相关性等要求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是投资者、股东的信息需求。

这一时期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是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会计人员,更是能综合使用计算机、财务软件、精通管理的全方位人才;信息化进程从未停滞,学习的过程也不能降速,只有始终站在技能前沿的人,才能第一时间看见最新的会计信息化成果。

4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未来

信息化、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网络经济的发展更推动信息技术的腾飞,会计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变革势在必行,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智能化,即微型化。让会计工作脱离固有环境,通过会计移动应用软件,将基础会计工作分散到非会计岗位,解放会计人员、降低成本的同时,移动办公也方便了现场盘点、票据跟踪处理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规模化,可以与云计算相结合。会计工作依赖专业技能,专业团队能更有效的开展会计工作,进行税务筹划,出具规范报告等,将专业团队与云计算、大数据结合,形成类似“会计工厂”,相信在以后会计将更专业的最新政策解读、更标准细致的会计工作流程、更低廉的会计人员成本、更科学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面对即将到来的会计信息化,会计从业人员应摆正心态,以积极地姿态面对,万变不离其宗,对会计技能的掌握,积极解读学习最新的会计准则,为自身打下坚实的基础,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习相关的最新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及时向其他方面的专家请教,取长补短,以学无止境的精神迎接会计信息化新时代的到来。

[1]段楠.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耿钊.云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措施[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15.

[3]赵家琦.中国会计信息化分期探讨与发展展望[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55-60.

猜你喜欢
电算化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