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霞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710125)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在我国建成,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模糊,经费投入不足,办学基础薄弱,加之学生理论能力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和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最终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学校招生困难。因此,推动地方院校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着力实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推进高等学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就必须破解转型发展中改革动力不足、顶层设计不够、体制束缚等瓶颈。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封闭式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方式转变,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强调应用性科学研究,增强地方院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各地方高校要从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服务创新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顺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既接受系统技能训练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的社会职责。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高校图书馆,在这场重大变革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不进则退。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需顺应转型发展趋势,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调整办馆理念,改进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内容,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比较滞后,宏观认识欠,没有跟上转型发展的步伐,受以藏为主观念的影响,闭关自守,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不仅是管理与服务的问题,而是图书馆转型与高校顶层设计、图书馆领导的理念以及图书馆整体改革都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浪潮中,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着眼宏观,以超前的思维和先行的理念,将各项工作与学校同步,根据学校的转型目标,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从而影响学校关于图书馆转型的设计方案,加快图书馆转型的步伐,提升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建设是指图书馆软件、环境、服务、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开展转型工作以来,高校图书馆在内涵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图书馆的网络、自助服务、硬件升级、环境改善、服务更新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由于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图书馆的内涵建设不到位,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了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就必须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改善图书馆内外环境,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以推进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改变。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障碍,主要有以下方面。
(1)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和办学宗旨,构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新模式。
(2)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休闲文化方式的多样化服务体系。
(3)如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资源建设体系,解决新增专业、应用专业集群在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4)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实现文献资源的多元化建设,最大限度得满足读者对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1)更新理念,找准转型切入点,是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首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自身的办馆定位,理清思路,抓住机遇,敢于挑战。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转型目标,创新业务流程,变革服务方式,创建新的服务环境和社会交流空间,更好地配合学校的转型发展。
(2)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主动为地方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的理论依据,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沟通,建立图书馆与企业的合作规划,参与行业、企业多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共同搭建图书馆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平台,吸引企业及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建设,以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建、共享和共赢的良性机制。
(3)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基地,对广大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的技能和方法培训,实现与用户需求的无缝对接。
(4)完善图书馆转型发展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和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主动承担图书馆服务社会的使命和责任,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满足社会对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多样化的需求。
优化馆藏结构,丰富资源内涵,形成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的资源建设体系,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是以学校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突出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做好新增专业、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要以重点学科为主,以“应用型”学科为支撑,构建多种学科为一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二是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以电子资源为切入点,扩大电子文献采购力度,应将应用型数字资源和教学科研型结合起来,既引进科研类数据库,又注重资源种类的多元化,满足教学、科研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以适应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三是资源建设渠道多元化。图书馆一定要重视学校专业建设的需求和读者的阅读取向,积极采购应用型书籍,扩大资源获取渠道,使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能够满足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重点是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扩大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要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信息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互联网、云技术、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开展数据、信息、知识三个层次的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学科化服务、信息可视化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和信息输送服务系统更具现代化和自动化效果。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必须创建良好的转型氛围,要争取高校领导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在转型发展工作中,图书馆要创建优美的环境、引进先进的技术、提供一流的服务,要实现资源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信息个性化,在开发、整合、传播、应用等工作中进行创新,以达到读者满意的目的,面临诸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图书馆的领导一定要加强与学校领导的协调与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图书馆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工作目标能够顺利实施。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馆员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提高馆员素质,逐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对学科馆员要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熟悉馆藏,掌握文献信息检索、获取方法,能够对专业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不符合学科馆员条件。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可从高校图书馆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来图书馆工作。二是有计划地从学校学生中选择优秀的毕业生留校,从实践中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图书馆工作。三是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养,采取派出去学习和自修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逐步达到学科馆员的基本要求。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在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各学科、各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因此,建立学科馆员制,可为高校教学科研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是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主要功能包括:联合目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电子资源共享等。可以弥补资金不足、文献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科研院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实行馆际间的业务合作,资源优化重组,组建馆际间通阅互借网络,电子资源的网络通阅共享,实行联盟内优质文献资源整合等。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联盟平台,发挥图书馆在人才、技术、资源、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要积极参与和开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科学研究项目,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服务职能。充分利用数字化与信息技术,借助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变拥有为付出,变静态为动态,变分散为整体,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图书馆的转型必须与学校同步。图书馆全体员工要认清形势,用先进的知识和服务理念充实自己,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保证图书馆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实施。
[1]黄立冬.肖武云.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中的服务体系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7).
[2]陈红.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创新[J].农业网络信,2015,(1).
[3]邵志超.普通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8).
[4]张祺午.驻马店论坛:多视角关注本科转型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12).
[5]倪代川.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