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珊珊 朱 瑾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250300)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国内外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把外包作为其重要战略。在此需求的驱动下,服务外包作为分工细化的产物应运而生。服务外包产业本身具备的产业特点符合现今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所以服务外包城市应在借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山东青岛的基础上注重利用自身要素禀赋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服务外包是生产经营者将服务流程以商业的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按服务的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为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外包和为生产提供服务的外包;按行业领域划分,可分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按业务性质划分,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按发包方和承包方所在国家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站在战略高度发展布局服务外包产业,扶持城市内服务外包承包主体承接服务发包业务。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论分工的缘由”和“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中论证过,分工的产生来自于交换,所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制于这种力量的大小,即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各市场主体为了提高效率,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对组织内部业务流程或软硬件外包的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外包作为分工细化的产物随需求而产生。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在岸离岸外包需求正勃兴增长,因而在此市场需求下,城市发展服务外包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的。
要素禀赋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该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间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会影响区域间贸易的发展。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相对价格差异是因为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不尽相同。随着要素禀赋理论研究内容空间范围的放大,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已经从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逐渐转向产业经济、经济发展影响等众多领域。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究其根本是一个产业链全球化的过程,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的某一功能、某一生产区段、某一工序流程、某一研发环节的转移和承接。我国不同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有可能在全球外包价值链上占据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一定条件下,随着投入均衡增加,在每一个产出水平中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增加比例。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可使城市在价值链的某个工序快速聚集大规模的服务交付团队,从而实现某个工序的最佳生产规模,产生资源共享与互补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等经济效应。
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服务外包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其可以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外包产业的特性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消耗低、污染低、人力成本密集,通过扩大服务外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资源短缺、劳动力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国际经验显示:服务产业的收入对GDP的转化率为0.9-1。服务外包发展能够贡献GDP绿色增长。
现阶段,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是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促进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提高第二产业的附加值又离不开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从承接制造业务到承接专业信息技术和企业业务流程,逐步向价值链两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攀升。因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优化城市产业链,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它可以避免贸易摩擦,是一种全新的“智力出口方式”。发展服务外包也将有利于城市利用外资的规模,打开引进外资的新局面,培育吸收外资新的增长点,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办岗位,对扩大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个外包服务可以额外带动3-4个相关的就业机会。面对众多城市中社会就业压力和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发展服务外包也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6年5月11日,山东青岛被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80%,全市登记服务外包企业由222家增加到913家,平均每年新增138家,年均增长33%。美国惠普、日本NEC、富士通、英国思邦、印度环球信息印孚瑟斯、简柏特、GTT、NIIT、澳大利亚高登、韩国NHN、亚致力、东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2016年1-3月,全市登记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6.6亿美元,执行额5.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8%、19.2%。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8亿美元,执行额4.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6.8%。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额同比增长90.4%;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同比增长12.3%。业务以后台数据服务、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为特色,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研发检测等高端业务比重逐步提高。总的来说,青岛市的服务外包具备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良好的IT基础设施与环境、较好的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的政策支持、区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较为突出的成本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与聚集。
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印度和上海等国家和城市招商,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产业新一轮发展规划,批示成立服务外包协会,研究出台新一轮服务外包扶持政策。近年来,简柏特、微软、IBM、亚致力、NEC、Infosys、Oracle、东软、软通动力、浙大网新、NIIT等一批国内外重点企业和机构相继落户青岛。
为了推动服务外包发展,青岛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关于做好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扶持项目资金申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青岛市2015年度服务外包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和通知,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
服务外包对外部环境有较高要求,独立而专业化的园区有利于园区内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利用集群中的软硬件资源,外包服务提供商之间可相互利用对方的设备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补;有利于企业在产业集群的结构扁平化下有效的分享知识信息,推动各企业技术的升级和创新。青岛现有服务外包10万平米以上园区数十个,服务外包“品字形”发展格局不断完善。
引进培育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不仅会带来大量的服务外包订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城市的知名度。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于2014年6月14日在青岛成功举行,与会者有国家部委、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代表、全球外包100强和《福布斯》全球2000强公司的企业代表、著名咨询机构代表等400余人亲临大会现场。“十二五”期间,全市登记服务外包企业由222家增加到913家,平均每年新增138家,年均增长33%。美国惠普、日本NEC、富士通、英国思邦、印度环球信息印孚瑟斯、简柏特、GTT、NIIT、澳大利亚高登、韩国NHN、亚致力、东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诚信体系是软件与服务外包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政策筹划,青岛市突出引导支持高校课改和校企合作,打造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高校嵌入服务外包实训课程,解决学生就业出口;培训机构衔接校企需求,实施订单式培训;企业从培训机构获得成型人才,实现人力资源成本可控。经过多年孕育,几大本土培训品牌已各具特色。青软实训创业于青岛软件园车库,扎根于外包园区,布局到全国;东合信息2008年首创“高校12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研发的服务外包教材被商务部作为“‘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用于全国高校外包专业教学。青软实训、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等2013年入选全国服务外包教育培训机构最佳实践十强。
另外,青岛市也重点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开展CMMI认证等工作,努力优化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从服务外包发展来看,与青岛等基地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离岸软件与服务外包的规模比较小;园区载体的规模差距很大;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规划、政策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缺口大等。因此应清醒认识到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任重道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
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既要学习借鉴青岛的经验,又要基于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发挥自身优势,诸如外贸经济、物流优势、产业优势等来挖掘自身潜力,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
在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政府应该担任什么角色,青岛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从政府推动层面看,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服务外包是一个新兴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宏观研究和决策,明确服务外包在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定位,从而确定发展目标、任务、布局、对策措施等科学引导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根据国家促进服务外包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市的服务外包发展政策;注重优化人才环境,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优化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建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要根据各个城市现有园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软件与服务外包专业园区;通过开展服务外包招商和论坛等活动,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建设和完善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为其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以青岛为例,受青岛市商务局委托,由青岛市服务外包协会组织开展了“2012年青岛市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人物及2012年青岛市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评选活动,重在引导激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推动资源配置向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倾斜,通过政府外包采购、重大项目支持、大力降低IT企业成本等手段,尽快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和转型一批上规模软件与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氛围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快速形成。
[1]吴胜武,余志伟,杨小虎.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2]王习农.服务外包不等于服务业外包——服务外包概念再认识与理论新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8-15.
[3]舒凯.中国服务外包谋求创新重塑产业价值[J].服务外包,2016-10-5.
[4]王力,刘春生,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2010-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8).
[5]陆长扣.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外包竞争力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6]魏倩.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2009.
[7]王颖.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间贸易分析[J].中国商贸,2011-07-11.
[8]赵登峰.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求是学刊,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