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曹丹
[摘 要]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大学生在参加选项课前、后分别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立定跳远、50m 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和l 000m 跑/800m 跑体质指标进行对比比较,以研究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并给出各选项课教学改革方向及学生选课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选项课;大学生;身体素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23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234- 02
0 引 言
学生身体素质连续近30年呈下降趋势,如何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何向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理应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但是大学生体质的现实状况却为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体育锻炼的猝死率在上升,长跑因担心发生意外而取消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着我国体育教育,也迫使我们再次思考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让体育更加贴近当代学生生活,强调趣味性和针对性,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体育选项课教学形式,已在高校中普遍开展。这种充分尊重学生选择,按照学生兴趣授课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也调动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授课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不同的选项动机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体育课选项,而不同的体育课选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本文对沈阳市部分高校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学生身体素质及形态进行研究,以探讨不同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改进体育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沈阳医学院、沈阳大学2014级选择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的学生共480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两个学校男女比例差距悬殊,男同学选择的课程较为集中,所以本文健美操、排球均选取女生成绩,乒乓球及篮球选取男生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体育教学选项课等为关键词,检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阅读大量有关体育教育学、大学生身体素质测量等相关书籍,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各30人,同一专项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实验前后分别使用身高体重秤、立定跳远测试仪器、秒表、坐位体前屈测量器、肺活量测试仪等,测试身高、体重、立定跳远、50m 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和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身高,体重用来计算BMI);以及课程结束后进行选项课的期末专项测试。以此进行选项课教学后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爆发力、耐力、弹跳力和柔韧性等的比较。进行实验教学共36学时,每周2学时。
1.2.3 变量控制法
授课教师按照该选项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对对照班同学采取单纯式的教学,对实验班的同学采取综合的教学方式教学。
1.2.4 访谈法
与体育专家、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座谈,针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咨询与调研。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9.0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标准差、平均值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及BMI)的影响
在36学时的选项课学习后,学生的身高无明显变化。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选项课的体重平均数(kg)分别降低了2.21、1.01、0.45、0.78和BMI指数(kg/m2)由22.12、21.1、23.98、23.94降低了0.81、0.36、0.19、0.28。
2.2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立定跳远、50m 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和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的影响
2.2.1 学生力量素质的测试结果
对力量的测试包括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及引体向上(男),在4项选项课结束后的测试中,健美操、篮球课的学生立定跳远(m)成绩平均数有所提高,分别由1.71、2.28提高到1.74、2.3,健美操课的学生在一分钟仰卧起坐(个)测试中平均数由29.1提高至31.26,而参加篮球课的学生在引体向上(个)测试中,平均数提高了1.32,乒乓球和排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2.2.2 学生耐力素质的测试结果
1 000m 跑(男生)/800m 跑(女生)是重要的耐力测试指标,而健美操、排球、乒乓球、篮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2.2.3 学生速度素质的测试结果
对速度的测试为50米跑,参加排球、篮球课的学生经过36学时的教学后均有所提升, 50米跑(s)测试成绩平均值由9.48、7.56分别提升到9.28、7.42,乒乓球、健美操课的学生无明显差异。
2.2.4 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对柔韧的测试为坐位体前屈,参加健美操课的学生在坐位体前屈(cm)测试中成绩提高显著,平均值由16.79增至18.03,而篮球、排球、乒乓球课的学生无明显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各选项课学生体重与BMI指数均有下降,以女同学参加为主的健美操、排球课数值下降较为明显。
(2)健美操课对于学生柔韧性及腰部、腿部力量的提高较为明显;排球课对于学生的速度素质有所提高;篮球课对于学生的力量及速度素质有所提高;乒乓球课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均无明显提高。
3.2 建议
(1)乒乓球课由于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较少,建议教师全面增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2)建议健美操、排球、篮球选项课的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身体素质弱势方面的训练,力求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焦喜便,等.体育舞蹈选项课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4):62-64.
[2]刘先锋,于婷婷.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改革与探索[J].才智,2014(20).
[3]王红,高成强.大学体育不同选项课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