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林
[摘 要] 点到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一种提供点到点链路上传输,封装网络层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域网协议。PPP提供了一整套链路建立,维护和拆除的机制,提供了在点对点的链路上封装多协议数据包(如IP、IPX和AppleTalk)的标准方法,支持IP地址的动态分配和管理以及身份认证协议。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扩充, PPP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协议族,并且产生了许多基于PPP的应用如MP,PPPoE,PPPoA等。通用路由平台是3Com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将各种协议实现集于一体,由于PPP有许多应用协议,功能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扩充的,有较强移植性的PPP实现。为了增加带宽,可以将多个PPP链路捆绑使用,称为多链路(PPP MP)。本文通过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实现了PPP MP的通信过程。
[关键词] PPP MP;PACKET TRACER;通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86
[中图分类号] TP39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68- 02
1 MP简介
MP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配置虚拟模板接口(VT)实现;另一种是利用MP-GROUP接口实现。这两种配置方式的区别如下:
(1)虚拟模板接口方式可以与验证相结合,可以根据对端的用户名找到指定的虚拟模板接口,从而利用模板上的配置,创建相应的捆绑,以对应一条MP链路。而MP-GROUP则只能再物理接口下配置验证。
(2)由一个虚拟模板接口还可以派生出若干个捆绑,每个捆绑对应一条MP链路。这样一来,从网络层来看,这若干条MP链路会行程一个点对多点的网络拓扑。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模板接口比MP-GROUP接口更加灵活。
(3)MP-GROUP接口是MP的专用接口,一个MP-GROUP只能对应一个绑定。MP-GROUP不能利用对端的用户名来指定捆绑,也不能派生多个捆绑。但正因为它的简单,导致了这种方式的配置简单,容易理解。
2 配置实例
以下给出一个PPP MP的配置实例,配置环境是PACKET TRACER模拟器,如图1所示。
2.1 RTA配置
(1)创建虚拟接口模板1,并为其分配IP地址。
【RTA】interface irtual-template1
【RTA-Virtual-Template1】ip address 1.1.1.1 24
(2)将S2/0、S2/1两个接口绑定到虚拟接口模板1。
【RTA】interface serial 2/0
【RTA-S2/0】ppp mp virtual-template 1
【RTA】interface serial 2/1
【RTA-S2/1】ppp mp virtual-template 1
2.2 RTB配置
(1)创建虚拟接口模板1,并为其配置IP地址。
【RTB】interface virtual-template 1
【RTBVirtual-Template1】ip addr 1.1.1.2 24
(2)将S2/0、S2/1两个接口绑定到虚拟接口模板1。
【RTBinterface serial 2/0
【RTBS2/0】ppp mp virtual-template 1
【RTBinterface serial 2/1
【RTBS2/1】ppp mp virtual-template 1
3 系统作用总结
按照上述步骤配置好后,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提供更高的带宽。当一条链路带宽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用多个PPP链路捆绑提供更高的带宽。
(2)结合DCC(Dial Control Center,拨号控制中心)实现动态增加或减小带宽。可以在当前使用的链接带宽不足时再自动接通一条链路,而带宽足够时挂断另一条链路。
(3)实现多条链路的负载分担。PPP可以向捆绑在一起的多条链路上平均分配载荷数据。
(4)多条链路互为备份。同一MP捆绑中的某条链路中断时,整个MP捆绑链路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5)利用分片可以降低报文传输延迟。MP可以将报文分片并分配在多个链路上,这样在发送较大的分组时可以降低其传输延迟。
(6)当物理层不可用时,PPP链路处于Dead阶段,链路必须从这个阶段开始和结束。当通信双方的两端检测到物理线路激活(通常是检测到链路上有载波信号)时,就会从当前这个阶段跳跃至下一个阶段。
(7)当物理层可用时,进入Establish阶段。PPP链路在这个阶段进行LCP协商,协商的内容包括是否采用链路捆绑、使用何种验证方式、最大传输单元等。协商成功后LCP进入Opened状态,表示底层链路已经建立。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雪峰,管建和.基于PPP协议软件的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05(20).
[2]杨涛,吕强,钱培德,等.PPP简介与实例详解[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1).
[3]厉鲁卫,蒋苗林,周朔燕,等.PPP协议及其在PPPoE宽带接入中的应用[J]. 中国有线电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