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海克纳:真挚与个性

2016-12-27 14:42张晓
缤纷家居 2016年5期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

张晓

Sebastian Herkner,1981年生于德国巴特梅根特海姆,一位典型的80s设计师。

自2006年,Sebastian Herkner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于2008年获得商用纺织装饰品设计大赛SPECIAL MENTION奖项之后,每一年他都会在各个展会和赛事中获得殊荣,至今如此。也正是因为这样,Sebastian Herkner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稳定、高产的设计师,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极大关注。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Sebastian Herkner的作品被誉为“形随功能”的典范,然而,Sebastian Herkner本人却认为自己与传统印象里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德国设计风格”相距甚远。在设计中,Sebastian Herkner非常强调独立的设计语言,并且追求每一件作品都不落窠臼,有些时候甚至可以称之为特立独行。正如他在介绍Belltable圆桌的时候所说,以往人们都以金属作为桌脚,而以玻璃作为台面,但Sebastian Herkner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以此塑造鲜明的独特性。

Sebastian Herkner自求学期间便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那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他已经与数十个品牌合作,研发了大量产品,其中不乏备受推崇的款式和造型。是什么保证了Sebastian Herkner充沛的设计能量?在采访中,设计师坦言自己对于生活当中一点一滴,凡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灵感的事物全都小心收集起来,认真分类之后做好专门的标签以便能够让自己日韩方便查询。同时,Sebastian Herkner对于旅行的热爱,也使得他有机会不断接触不同文化和工艺,并让自己的设计成为有源之水。

或许,这正是Sebastian Herkner能够成功的内在原因:对于生活的真挚热爱,以及工作中的率性而为。

80后设计师的成功之路

在中文语境当中,“80后”是个很微妙的词汇。在这一代人成长的背景当中包含了太多的社会变迁,同时也因为这样充满了能量与变化的成长环境在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当我们以国际视角来看待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尽管在后冷战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大多没有中国人所经历的那些变革体验,但在他们身上继承与改变的印迹同样明显。

这几年,随着Sebastian Herkner在设计界迅速蹿红,对于他的报道常见于各大媒体。而他鲜明的设计风格,坚定的设计理想,以及颇具典型性的成长路径,则为我们勾勒出一名德国青年设计师的轮廓。

勤奋

一般来说,设计师是一个晚熟的职业,然而Sebastian Herkner在30岁时便已名声鹊起,至今已是产品设计领域的当红明星。他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工作的热忱与勤奋。自2006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后,Sebastian Herkner几乎从不休息,即便是旅行也带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直到2014年才因为健康原因第一次真正给自己放假。

务实

Sebastian Herkner以其独特而鲜明的设计风格而为人们所知,他的设计也因他的创作动力和独创精神而备受推崇。然而在采访过程中,Sebastian Herkner却说:“我的设计并不是追求颠覆式的革新,它们都是渐进性的改良。”他与各大品牌的合作,总是耐心了解对方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文化来指导自己创作,从不对这些理念谋求过分的改变。恰恰是这样一种务实的合作态度,使得他真正抓住了各大品牌商的心。

传承

尽管Sebastian Herkner认为自己与人们“传统印象当中的德国设计师”相去甚远,然而自包豪斯开始的很多设计传统在他身上表现得仍然十分鲜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于一线生产的熟悉与了解。通过亲身实地接触生产环节的一切,他的设计创作得以真正远离玩弄概念的歧途。

独特

Sebastian Herkner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拥有一颗颇具个性的心。在生活中,他热爱老式电子音乐而非潮流金曲:而对于工作,他一再强调:“我绝不要被潮流牵着鼻子走,我只设计自己的作品!”此外,他还拒绝了大都会工作的机会,坚定地在小城经营自己的工作室。也正是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让他能够不落窠臼地创造出如此繁多的优秀作品。

观念

作为新一代的欧洲青年,Sebastian Herkner的设计理想充分展现了德国主流设计文化的特点,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积极开放的心态……而这一点,对于开拓期的年轻设计师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Q&A

Space: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Sebastian:我小时候的志向是当一名发明家,一个科学怪人。现在我是一名设计师——跟小时候的理想差的并不远。

Space:你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当时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Sebastian:我从小在德国BadMergentheim长大,这里自然环境非常好。我和其他小朋友每天都在外面玩,这段童年时光太美妙了。

Space:儿时的家庭氛围和教育背景对你之后的设计经历有没有影响?亲人是否支持你进行设计?

Sebastian:当然了,我的家庭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他们对我的家庭教育。我父母对文化、历史都很感兴趣,在眼界和好奇心方面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我想正是这些超越设计的教育,使我具备了作为一个设计者所需要的特质:表达、交流的欲望,以及求知欲。

Space:你何时开始对设计产生兴趣?

Sebastian: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对设计感兴趣了,例如我对时尚和家居领域的兴趣。我喜欢创作,正是那个时候激发了我的能量和热情。

Space:大学毕业后,你在ProductDesign作助理,负责项目整体设计领域。能讲讲这段经历么?

Sebastian:我当时在Peter Eckart教授的专业里教了几年书。我非常享受这段时光。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或者和外部的公司合作都是非常棒的经历。作为一个不停做项目的设计者,我从没有停止学习,并且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所以,回到学校里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有帮助。

Space:你在求学期间就在有“时尚标杆”之称的伦敦设计公司Stella McCartney实习。你在那里实习了多久?都参与过哪些项目?

Sebastian:我从2003-2004年在Stella的设计办公室工作,当时Stella McCartney这个品牌刚刚成立3年。这段时间我接触到时尚和新的品牌,在这里,我在材料、色彩和拼贴方面学到了很多。这是家具设计的另外一个范畴。我设计图案、纺织品等一些细节,这是一个了解跨学科知识的途径。

Space:你后来的不少设计作品都得益于这一时期的经历,你认为从中受教最深的是什么?

Sebastian:Stella对她自己的设计有特殊的理解。她是为素食主义者设计的。她从来不用皮毛类材料。这对我现在的家具设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洞见。

Space:2007年你出任HfGOffenbach am Main大学的客座教授,当时你都会教授哪些课程?

Sebastian:我当时正在牵头和公司的合作。我教学生如何在机构面前展示自己,如何为实际的项目进行设计工作,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景。

Space:你是出于什么想法,在2006年大学还未毕业时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Sebastian:我一直就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

Space:能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和品牌合作的?你是如何制定合作计划的?

Sebastian:我需要考虑我的工作室、工作方法和公司间的联系。合作是一种关系。我不想和一个公司仅仅合作一个季度。我希望我能为这个品牌设计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

Space:能否大致说说你第一个合作的品牌?它对你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Sebastian:我第一个合作的品牌是荷兰品牌VORM,我们一起合作设计了Clip椅子。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经历。说到影响,其实现在每一次合作都是全新的挑战。我没有固定的路数,我不希望墨守成规影响我的工作。

Space:你是如何处理和品牌商的合作关系的?

Sebastian:开始我会提供清晰的图片,展示我如何设计出符合公司要求的产品。我会去参观工厂和做原型的工人充分沟通,然后我会深入理解公司的需求。很多制造商都对我的颜色和材料的理念感兴趣,开始他们都会询问我如何混合材料。有时候,我会给一个大致的想法,或者想想他们系列产品里缺些什么,或者哪些是我真正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再去给他们提出建议,就像Ping-Pong游戏一样。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而且三四个月或者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有可能。

Space:你典型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Sebastian:如果我不去见客户或者不去国外上课,我会整天都待在工作室,从日出到日落。我的应酬不是很多,这完全取决于我的个人爱好和项目需要。我认为设计的时候需要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我需要时间来放松,这样能让我更加集中注意力。当我一个人想创意,或者解决问题,思考产品设计内涵的时候,我通常会这样。

Space:工作的时候喜欢听音乐么?喜欢谁的歌?

Sebastian:这取决于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经常听国际广播电台,或者VelvetUnderground(摇滚乐队)、Beirut(当代民谣)、Ibrahim Maalouf(电子音乐爵士)等。

Space:工作时你用什么设计软件?

Sebastian:我手边,我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产品,例如玻璃吹制,金属旋压、陶瓷浇注等。我喜欢把这些传统工艺和镭射切割或固化这种高新技艺结合起来,所以CAD制图软件是必须的。我们会用这些软件做一些插图和透视图,但是最后,我们很少使用这些文件,因为我们还是会用传统的2D屏幕展示出最终模型。Bell Table的制造就是这样,一开始用电脑画图,但是最终还是用传统的手工制造出原型。

Space:能否说说你自己喜欢的项目?

Sebastian:我刚在米兰和意大利品牌Ex.t合作设计了我的第一套浴室产品——Plateau系列。这是个非常感性的项目,全新的材料、全新的主题,产品涉及整个浴室用品:洗手盆、浴缸、镜子、镜灯,等等。我们创造了浴室新气象,让盥洗室成为享受。

Space:目前作为独立的设计师,你和许多品牌合作。未来你是否会考虑建立自己的设计品牌?

Sebastian:不会的。我已经和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和公司合作,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合作方式。我喜欢在不同领域尝试不同的形式和材料。比起做自己的品牌,和其他公司合作会使我的创造力大大拓宽。做自己的品牌会有很多局限性。

Space:在不少设计作品中你都会加入传统手工艺元素。对于传统手工艺,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又怎样看待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体现?

Sebastian:我喜欢看着手工艺人工作,看他们实现我的想法。我从这些过程中学到很多。这些制造者制造出来的产品都有着超高的质量,他们能做出你想象中的家具、灯或者其他单品,不管是瓷器、玻璃器具、陶器、木质、羊毛等材料都是非常有质感的。我想这种触感,对于生活越来越虚无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工作中,我们坐在电脑面前,用智能手机相互联络。回到家中,我们更需要的是返璞归真。真实的、软垫装饰的扶手椅还有漂亮的木质桌子,将成为我们的最爱。

Space:你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Sebastian:我最欣赏的是世界各地的手工艺者。因为他们能够做出很多令人惊叹的产品。纵观设计史,手工艺者和建筑师才是最早做出绝妙作品的人。

Space:你认为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Sebastian: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责任感,和自由。

塞巴斯蒂安·海克纳的个人实验室

——此刻你的办公桌上都有什么?

——有很多书,还有最近的展览资料,以及我度假时候带回来的纪念品和小东西。一些灵感的记录、各种色板、还有设计草图。这可不是一张白桌子,它更像是我的个人实验室。

2006年,Sabastian Herkner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最初,他在自己的家里办公。然而正如设计师自己所说,在家办公的最终结果,就是“让整个房间变成一个迷宫,里面堆满了各种盒子、物料、模型和工具。”因此,2014年,SabastianHerkner正式租下一处独立的房屋作为自己工作室的场所。

工作室位于德国奥芬巴赫市,这里也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对于这间由皮革工厂旧厂房改建的办公室,设计师曾说:“我对这里绝对满意!”设计师之所以选择这个德国传统皮革制品中心作为自己的主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Sabastian Herkner钟情于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他也不喜欢柏林这样的大城市。而设计师自己的家,则与工作室同处一栋楼,就在楼上。在那里他养了两只猫。

由于Sabastian Herkner并不喜欢坐在一个单独的空间里工作(按照他的话说,这么一来就好像是动物园里坐在展示窗后面的动物一样),设计师用一个巨大的办公桌取代了一个个独立工位,他的团队则围绕着这个大平台展开工作。“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我喜欢和我的团队一起讨论设计细节。我倾向于大家直接地交流,说出自己的思想一一对于客户也是这样。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他本人这样说道。

除此之外,Sabastian Herkner还在办公室里摆放了一个巨大的架子,里面摆满了格式材料与模型,以及他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纪念品和他自己收藏的图书。他说,这些是他灵感的来源,他在工作中希望随时都能感受到这些东西。

在Sabastian Herkner自己的“实验室”里还有哪些设备?制图必备的电脑与打印机自然不可或缺。不过设计师同时也强调说,在设计过程的最后阶段,他仍会选择更为传统的方式来研究作品。通过等比例模型的手工制作,他对比例、角度、尺寸等等能够把握得更加精准。毕竟电脑屏幕能给展示出一个椅子真正的尺寸,却绝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它的舒适度。办公室中因此也存放了大量的模型和制作工具。

灵感×旅行

Sebastian Herkner的作品简洁务实,辨识度极高。他对材料非凡的理解度和新颖的设计使其年仅三十几岁便迅速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很多知名的设计公司,例如Moroso、FontanaArte、Sitzfeldt、Very Wood、Sancal、Bower、Gubi等,都委托他设计新一季的产品。在短短几年中,Sebastian Herkner以数十件作品的高产创作迅速奠定了自己在设计领域中的地位。而提到他高产创作的原动力,设计师将其归结为自己对于生活中点滴灵感的积累,以及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我喜欢到世界各处旅行。旅途中领略美丽的风景,到不同的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遇到不同的人。我喜欢到一处待一段时间,做个项目,和当地人接触,感受当地的生活态度。我已经在中国,津巴布韦,哥伦比亚都做过项目了。

在Sebastian Herkner的办公室的墙上,收藏着他从中国买来的可爱的扫把、在日本买的五个木质玩偶、在泰国买的个鱼形的银碗、在哥伦比亚买的纤维制容器。设计师说自己在无意识下就买了很多漂亮的小物件,其中很多仅仅是关于某种材料、某种颜色或者某种质地的标本。对于这些个人体验的结晶,设计师会小心地将它们收集起来,贴上专用的红色标签并分类放好,保证自己随时能够找到。当他看到这些纪念品的时候,他就能回忆起很多东西:当地的画面、当地的人和当时的印象……这就像虚拟的云数据一样,由一个点能够向外延伸很多。

此外,Sebastian Herkner在世界各地开展文化项目,也使得他对于设计与文化的视野变得开阔。例如,在津巴布韦,他参与了一个European cultural consortium与津巴布韦国立美术馆的合作项目。在这期间,他与当地编织篮制作的17名织造工人一同工作,了解当地传统手工艺传统,并针对传统工艺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为当地手工艺人创造工作机会。同时他自己的其他设计中,纤维编织材质的产品也展现出了他这一段经历带来的灵感。

自然,材料的固有属性

“我的理念就是采取最好的、最适合的材料才能呈现我想要表达的色彩、工艺和技术。”

——Sebastian Herkner

Sebastian Herkner善于利用不同材料带来的丰富质感为他的设计作品营造出非凡的魅力。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同时充分尊重了材料本身的固有属性,如此的创作路径也为他的设计带来了亲和力。在他所设计的Alwa椅子中,彩色玻璃椅面毫不掩饰内部的气泡,在设计师看来这种手工玻璃制造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正是它最为动人的地方。而同样的技巧,在陶瓷、织物等元素上也能看到——Sebastian Herkner总是能够巧妙利用材料自身的表面质感、光泽——而非通过人工处理强行赋予的某些特性演绎他的设计灵感。

绚丽,自由的颜色

“我喜欢自由的颜色。”

——Sebastian Herkner

善用色彩,可给设计作品赋予额外的魅力,令空间生色。Sebastian Herkner曾在时装设计大师Stella McCartney的公司实习,这段经历令他对颜色和材料产生了独特的敏感性,并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让人过目难忘的鲜明个性。其设计作品色彩绚丽明快,明黄、粉蓝、青绿……配合简约的轮廓,显得优雅亲切、活力四射,并且总是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在他的设计当中,很高的纯度与明度让作品总是绚丽多姿,而大量复色的使用,则大大丰富了色彩表现力,产生一种无拘无束的美感。

回归,传统工艺再挖掘

“我觉得支持传统工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们在今天已越来越罕见了。”

——Sebastian Herkner

在媒体的报道中,Sebastian Herkner曾受到过这样的评价:“他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桥梁,是新生力量的代表。”而Sebastian Herkner自己,也曾经明确地表示,自己的设计往往会向传统设计文化与工艺技术寻求灵感。在他与Very Wood合作的过程中,设计师充分学习了自己家乡Bad Mergentheim当地的建筑形式,并在其独特的半木结构中得到灵感,研发了Unam系列产品,包括椅子、桌子和室内长凳和户外长凳,而这一系列,也成为他自己最喜欢的系列之一。在设计师其他作品当中,采用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的陶瓷、玻璃、实木、编织等材料运用,也成为他设计的特色。

独特性,Sebastian Herkner的设计语言

“我的设计一直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进行,与标准和潮流背道而驰就是我的风格。”

——Sebastian Herkner

Sebastian Herkner的设计辨识度极高。而他之所以能够保持鲜明的独特性,最大的原因还在于他总是做到“尽可能不被潮流和消费标准牵着鼻子走”。有时候,他甚至会采取与通常思维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在他标志性的作品Bell Table上,设计师一反传统观念中“金属支架”和“玻璃台面”的组合,而刻意将材料颠倒过来:手工吹制的玻璃底座与黄铜台面让所有人过目不忘。而在另一个经典作品,Oda灯具系列中,设计师以摄影作品中的水塔作为灵感,将“一口吹”的手工玻璃灯罩和金属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一反常态的、纤细而独特的轮廓,宛如易碎的气泡落在锋利的金属支架上。也许正是这种颠覆性的设计思维,让他广受各大品牌商的青睐吧。

家之未来

在历届科隆国际家居展中,Das Haus项目都能够聚拢人们关注的目光。这不仅是因为,主办方会邀请著名设计师操刀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Das Haus项目,人们得以探索“家”这一概念的未来。继去年如恩工作室的精彩作品之后,今年主办方邀请了Sebastian Herkner来负责2016年的Das Haus项目。作为一名家居产品设计师,Sebastian Herkner的未来之家又是什么面貌呢?

在2016年科隆国际家居展中,Das Haus毫无意外地再一次引起了观众与媒体的关注。这一次,家居产品设计师SebastianHerkner的设计前卫而独特,甚至,很难用一两句话描述Sebastian Herkner所做的DasHaus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就如他本人所说,那绝不是在家居杂志上看得到的室内设计。在圆柱形的空间中,设计师以自己的奇思妙想打破了既往陈旧的空间划分模式,展现出一种更为开放和随意的结构。同时,Sebastian Herkner仍然保持了自己以往的设计风格,对于材质和颜色的把握使得本次展览当中的Das Haus明快绚丽,在充满未来感的概念当中,又平添了家的温馨和亲切。

在这座未来之家当中,SebastianHerkner以环形动线串联起厨房、餐厅、起居室、卧室等功能区,并将一个开放的天井庭院作为一切的中心。此外,设计师完全没有以物理分隔的方式粗暴地将不同区域独立出来。相反,层层帷幔交织下,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展会期间,这里成为人们可以和朋友一起自由活动的惬意地方。在SebastianHerkner的意识中,“家”应该保有某种抽象的特性:更加自由,更加单纯,更少隔离和封闭。而这一概念,与当代德国青年一代设计师对于保守主义的批判态度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SebastianHerkner这样谈到自己在Das Haus之中倾注的感情:“科隆国际家具展上展出的“家”Das Haus并没有门,观众能够像之前的乡村风俗那样随意进出。在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邻居都是直接敲门进入。而现在,人们在门上装了五把锁并安置有摄像头,法兰克福和柏林甚至效仿美式风格出现了第一批封闭式小区。我们需要考虑,家居文化正朝哪个方向发展。当然,当观众走进“家(Das Haus)”时并不会自动开始这类讨论,但这是一个讨论契机。”

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上,Sebastian Herkner同样将自己产品设计师对于材料与工艺的追求倾注在Das Haus之上。对于他来说,未来之家应该是温柔而具有亲和力的,因此柔软、透明的材料在保证一定分隔能力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光纤,成为他设计中的必然元素。可移动的窗帘通过钢轨连接起来,与透明、打孔、镂空的立面材料一起制造初一种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房屋的感觉。通过材的透视、透明或不透明,织物、打孔钢板、复合材料……设计师牢牢把握住空间中的光,使之成为一种充分可控的因素。

“我认为色彩、材料和感知极其重要。在第一次设计时我就已十分重视色彩和材料,当然这在“家”的设计中也同样如此。我们一直在寻找有趣的并能赋予“家”独一无二触感的特殊材质。在设计中同样重要的是:感性。常常有人询问我有关德国的设计。在国际上,人们提到德国设计通常立即想到的是包豪斯和Diet r Rams。然而我并没有遵守这一传统——我的设计更倾向于颜色搭配的碰撞。对于我来说感性非常重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美。”

品牌合作之路

2012年,Sebastian Herkner与荷兰品牌VORM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简洁明快的靠背椅ClipChair。而这次被设计师称为“有趣经历”的合作,成为设计师日后工作的一个全新起点。自那时开始,Sebastian Herkner与数十家品牌共同开发了大量设计产品,其产品类型涵盖家具、灯具、餐具、面料、陈设等等领域,并以极高的水准和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品牌商的青睐。

对于很多人来说,Sebastian Herkner是那种典型的,工作即是一切的严肃男人,严谨、内敛、不苟言笑,甚至缺乏幽默感。当他回忆自己十年来的工作经历时,他说他工作以来第一次给自己真正放假,是2014年的事情——当时医生对他的身体状况表示了“担忧”,当时他体内的维生索D水平犹如终日生活在山洞里的穴居人,他急需一次充分放松的泰国阳光海滩之旅才能挽救自己的健康。

也正是这样长期的勤奋工作,Sebastian Herkner经历了多年艰苦的奋斗之后,他的事业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但面对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邀请,设计师却又并非来者不拒——如果他不理解企业管理方式或难以接受某公司的生产方法,他就会对这个品牌的合作邀请说“NO”。而这种不违初衷的态度,也使得他的设计水准至今始终如一。Sebastian Herkner的原则是对再大的订单也绝不另眼相待,任何经济利益都不能让他违背自己的设计理想。

Sebastian Herkner常常告诫自己的团队,每一个设计作品都应是独特的,每一个合作项目都应该从零开始。在与世界各大品牌合作的时候,他会首先了解产品主题和品牌背景,以及该品牌自身的产品文化。“在合作之初,我会与合作的品牌方一起开会,并且会去了解对方的团队,这包括经理级的管理层,也包括最基层的工人。我要了解这个公司的历史和工作氛围,这对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希望仅仅因为公司的知名度来选公司,不管是知名的大品牌,还是规模很小且没有经验的公司,这些因素并不影响我的决定。”而当一切全部了解清楚之后,Sebastian Herkner才会开始进入方案阶段。他说,他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为每个公司都设计出独有的方案。

而到了具体的设计阶段,SebastianHerkner便会以一种“真正诚恳”的方式进行创作。“在进行设计时,我会思考作品的用途、需要,还有人。谁会使用这件家具呢?椅子在不同场合之中有不同的形态;戏院中的椅子便与学校使用的不为不同了。你要观察人,看看他们在某个特定场所之中是怎样使用那里提供的椅子的。他们会坐吗?还是会斜靠着?或是摇摇摆摆像摇椅般?开始阶段,我会有很多问题需要问。”得益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在Sebastian Herkner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到唬人的功能堆砌。人们只会看到,体贴入微的实用性设计,以及不时令人惊艳的细节处理。

塞巴斯蒂安·海克纳的大事年表

1981年生 于德国巴特梅根特海姆

2001-2007年 求学于德国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fenbach工业设计专业

2003-2004年 实习于英国伦敦Stella McCartney Ltd

2006年 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2007年 正式毕业

2007-2012年 留校任教,在本专业教授设计

2007年至今 从事专业设计工作

塞巴斯蒂安·海克纳的荣誉列表

2016年

2016科隆国际家具展荣誉嘉宾

德国Iconic Award奖Interior Innovation项“best of best”

德国IF设计奖得主

German Design Award奖“winner”

2015年

Interior Innovation Award 2项“winner”及1项“Selection”

German Design Award“特别提名”

EDIDA Elle Deco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Best International Newcomer”

Arredativo Design杂志Selection“Best of 2015”

Designpreis Deutschland 2011“Newcomer Winner”

Delta Award 2011 “finalist”

2010年

Designpreis Deutschland 2010提名

Design Report Award 2010提名

reddot design award “winner2010”

Monument for Alois Senefelder-competition亚军

2009年

2010科隆国际家具展Best Communication Concept “winner”

2008年

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室内纺织品展览会Young Contract CreationsAward“特别提名”

2003年

获得Leonardo da Vinci奖学金

2014年

Interior Design杂志“年度最佳”

Wallpaper设计奖“Best Folk”

2013年

中国Elle Deco Award“最佳户外家具”

捷克共和国Elle Deco Award“最佳餐具”

EDIDA Elle Deco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 2012奖“nominee Best Newcomer”

Raum und Wohnen杂志“2013年度最佳家具”

2012年

德国Elle Deco Award 2012“最佳新人”

Designpreis Deutschland 2012提名

2011年

DesignPlus Award 2011“winner”

猜你喜欢
设计师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BUBA台灯设计
创意设计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师刘思聪
天才设计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