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合作模式探究

2016-12-27 14:41姜晓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建区域服务

姜晓贞

[摘 要] 新建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校方阵中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任务。在新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合作中面临一系列困境,分析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模式特点与内涵,探究适合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对于加快新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地方高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77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47- 04

1 新建地方高校的现状与转型发展

根据《中国教育年鉴》提供的权威数据表明,20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迎来了扩招,一大批专科院校先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不仅组建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由于绝大多数办在省城以外的地区,所以又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这些大多从专科升格发展而来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加快办学转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新建地方高校的蓬勃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它们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间既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引导,也有经济层面的迫切需求,还有历史还原层面的欠缺补账。新建地方院校的产生带有明显的政策痕迹,普遍存在着发展规模过快、专业设置与地方脱节、师资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弱、生源质量差等问题,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地方财政成为高等教育投资,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从而依托地方经济资源和实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服务目标的见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也更加突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模式下,正确理解和发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功能,无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新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新建地方高校的目标和定位,应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也符合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高校只有以地方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新建地方高校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担负着为地方发展服务的使命,因此不可能走老牌本科院校那种研究型发展道路,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一条独具学校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转型之路,是这些新建地方高校的主要诉求。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价值,新建地方高校都进行了转型探索,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新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还不太理想,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与引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从专业设置、师资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配套实施,但加大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在地方高校与区域合作发展方面面临困境,表现如下。

2.1 新建地方高校的教育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脱节

王旭东认为,一部分地方高校仍未认识到社会服务对高校本身发展的重要性,上级教育部门对高校和高校教师也鲜有社会服务方面的硬性要求,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也未列入高校和教师的发展考评之中,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关注也仅仅局限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点上。

2.2 新建地方高校没有发挥高校教育的规模效益,地方特色不足

从社会需求来说,不同的大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地方高校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新建地方高校应承担起地方人员教育素质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的教育职能。然而实际情况是地方高校模仿重点高校,单一化、模式化趋势明显,盲目模仿、办学趋同已经严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新建地方高校大多从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设置重复度高,缺乏地域特色。雷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点多,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由于专业设置雷同,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导致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3 新建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创新度低,技术转移形式单一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科研成果的科技含量与市值被充分打上市场化的烙印。新建地方高校的科研创新度低,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大部分新建地方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科技转化体系,缺少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的专业队伍。产学研合作仍然处于规模小、单一化的模式,尚未形成合作发展和衍生发展的机制模式。由于产学研力量分散,地方高校主要以技术转让的形式或简单的合作发展方式开展与企业的合作,而技术转化后只有10%的成果能取得较大效益。许多大型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存在担心,对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兴趣小,转而采取了购买现成设备的做法。

2.4 新建地方高校科研资金短缺,投入主体仍靠政府

新建地方高校大多处于经济不发达的中等城市,政策上的约束大,社会融资渠道狭窄,科研资金短缺严重,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2007年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为186.6亿元,其中,政府部门财政投入92.12亿元,是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仅为7.27亿元,资金规模较小,所占比例不足4%。因此,拓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渠道是激发地方高校活力、增强地方高校科研动力的重要问题之一。

2.5 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的机制和制度亟待完善

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受现有环境条件下多重要素的制约。高校师生、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人员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互动机制。机制的良性运转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支撑。地方政府对当地高校的政策支持,高校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需要实实在在的制度来规范。当前,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的制度还不完善,导致互动机制不畅。这也是我国新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分类及评价

大学发展的本质就是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新建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虽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但它们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道路。引领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合作模式也存在着不同类型。

3.1 基于不同主体的合作发展模式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包括地方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这里的中介机构专指科技中介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科技中介机构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服务纽带,能快速在地方高校和企业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基于主体的主导地位不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地方高校主导模式

地方高校主导模式又称为“地方高校营销模式”,是“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以获取科研资源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目的,主动与产业界合作的模式”。然而,单独依靠高校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时就需要地方高校利用营销方式将自己的技术推广出去,积极寻求合适的企业与之合作。当前,高校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技术转让、专利出售、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

3.1.2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基于企业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从而导致对技术创新的迫切希望。随着国际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面临激烈的技术竞争,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的开发、工艺设备的改造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利用高校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3.1.3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又被称为政府推动型合作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居主导地位,由企业、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优点在于:政府通过决策,可以集中优势力量,对全局进行优化统筹。在这一模式中,政府-高校-企业形成了“三重螺旋运动”,不断促进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合作的健康高校发展。

3.1.4 地方高校的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一体化模式

地方高校、企业一体化模式是指研发主体和生产主体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独立实体,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这种模式类似于衍生企业的模式。衍生企业是连接科研成果与商品之间的桥梁,让不断衍生的企业间高度联系,形成了一条无形的创新链。

3.2 基于不同合作方式的合作发展模式

3.2.1 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是指高校将其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卖给企业,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牟利的合作模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高校自身在科研中产生的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给企业;一是企业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高校进行研发,项目结项后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中。技术转让模式是一种新兴模式,从国内外技术转让模式的实践来看,成功率不到20%。主要原因有三点: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合拍,和地方企业的需求相脱节;地方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吸收能力有限,科研成果转化的费用较高,企业无法承担;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技术转让这种合作模式的进行。

3.2.2 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模式是指地方高校利用自身智力密集、思想活跃、学术交流频繁,信息占有量丰富等优势为当地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和运用等方面的服务。因这类合作模式简便易行,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3.2.3 委托开发模式

委托开发模式与技术转让模式都属于比较简单的技术转让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作为委托方,地方高校作为受托方,委托对象是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一般由委托方提出要求并提供资金,由受托方研究开发。这种模式的特点:一般都是由企业提出要求,由企业推动合作的进行。企业提供开发资金,委托开发的风险和权属由委托合同规定。合同的内容包括权利归属、委托风险的承担、委托金等事项。委托开发中,受托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企业在整个委托开发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对于地方高校如何开发何时开发只能由合同规定,企业并不能直接干涉。高校对于企业将如何使用技术和如何转化技术也没有权利干涉,地方高校与企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

3.2.4 大学科技园模式

大学科技园是依托科研型高校来设立的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三方面共同组成的组织群。以高校为中心,与专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密集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功能。这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二是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能促进提高高校技术水平。大学科技园对高校的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新建地方高校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的现状来说,发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新建地方高校可以牢牢立足地方,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开展实用技术研究,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2002年周口师院从周口师专升本,是典型的新建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周口师院地处豫东大平原,农产品种植业发达,人口稠密。针对这样的地方特点,周口师院可以把研发重点放到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口卫生、医疗保健上面来。建立以此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区,并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构建区域产业群,共同推动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3.2.5 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基地模式

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基地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和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这种基地实质上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中介机构,具有联系枢纽的功能。其简单的公式表述是:地方高校+企业=科研基地。地方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多赢局面的合作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合作方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多赢局面;科研基地研发的技术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科研基地成为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的中试基地。但是,共建科研基地也具有一些局限性:第一,对合作各方要求比较高,合作较难成功。因为科研基地不仅需要有效整合合作各方资源,还要顾及合作各方利益的平衡,再加上一般技术公关的风险,合作难度较大。第二,基地的运营和资源的调配难度较大。由于各方的领域和处境各不相同,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合作者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4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对策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新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但成功的合作发展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地方高校自身的因素,诸如科研能力、区域归属、科研定位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双方合作能否成功,又有地方高校技术辐射范围内的地方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度、企业自身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企业的战略定位等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4.1 转变观念,注重应用性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应定位准确,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应用性研究,加强实用技术推广,着重关注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需要,通过科研攻关、产品开发、专利许可、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努力提升地方高校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型学科建设时,应积极聘请社会、企事业人士参与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科研计划制定等工作中来,转变观念,加快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4.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发展模式

产学研属于不同的部门,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但产学研三方的本质上存在必然的联系。地方高校作为学、研的主体,主要任务是传承知识和知识创新,产,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企业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学研实质上相互依存,共融共生。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就是产学研。因此,理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产学研的关键所在。在实际操作中,要以企业为中心,大力支持企业申请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高科技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带动地方高校以地方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地方高校自主创新,构建以地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发展模式。

4.3 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合作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吸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是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资金非常有限,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融通功能,积极寻求潜在的市场投资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1)财政拨款。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对市场前景预期良好,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的项目进行专项拨款。这种财政投入具有引导性质,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为降低成本风险,可以考虑采取分阶段投入财政拨款的方式。

(2)税收优惠。地方政府可以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通过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投入。

(3)融资担保。通过探索建立科技型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新型融资模式、融资手段的研发和推广。制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实施办法,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4.4 完善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

在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中,除了企业、地方高校、当地政府外,还需要一系列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协调各方利益的功能。它们是双方合作中的催化剂,能更有效的促进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的产业联盟。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充实科技中介机构的人才队伍;最后,要加强行业自律,发展科技中介行业协会,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3]孙秀芝.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形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4]宁凌,张玉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11-113.

[5]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建区域服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