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莉+毕靓云+何洪兵
摘 要:总结和回顾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念产生影响的研究概况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对今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治国理念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016-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注意汲取积极的养分,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给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中有哪些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影响?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如何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产生影响的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研究情况做个梳理,进行综述分析,希望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带来一定的借鉴。
一、学术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念影响概况的研究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念的影响是一个新的命题,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召开十八大之后。2015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正式对外发行的《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一书系统梳理习近平讲话和文稿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将它们进行创造性转化,深入发掘其中的思想精髓,使之具有当代价值,从而丰富治国理政的内容[2]。人民日报社的卢新宁在2015年组织撰写的《习近平用典》这本书中谈到,当今的中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鉴往知来,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以史为鉴,不断深入探索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让深化改革得到飞跃性的发展[3]。因此,学术界已陆续有关于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论述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仍需要阅读大量与习近平同志相关的著作、讲话,也要查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细节中找到突破点,然后由点及面,并且内容的丰富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系统地总结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如何对习近平治国理念产生影响的。本文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做参考和借鉴。
二、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念影响各观点的研究评价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研究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出发点,以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是从古至今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成果。学者王国炎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中详细地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与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4]。2009年刘向信、刘志扬和韩书堂三位学者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出发,联合著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创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张建新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主要阐述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轴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历史中形成的[6]。
习近平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7]。针对这样的倡导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李孝纯在他的《谈谈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一文中提及,传统文化具有绵长的延续性、独立的独特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上,其中包括刚健自强的民族本色、崇尚仁义的民族气概、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和而不同的相处观念、崇尚礼仪的民族追求等[8]。《中国文化精神》是张岱年和程宜山一起著写的,他们认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精神应该涵盖崇尚仁义、以人为本、戒奢以俭、诚实信用等内容。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主体性、延续至今的连续性、鲜有变革的稳定性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等方面[9]。
(二)习近平对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方法的研究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习近平治国理念影响的论述过程里,针对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有以下三种观点。
1.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在内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对此,2015年汪玉凯在《国家治理》周刊发表《习近平的治国使命与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一文中强调,我们在克服同世界文明对立的特殊情况下,注重吸收带有丰富性的世界优秀文化成分,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自信心与自觉性。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更好地继承并且不断创新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文化在灿烂的世界文明中绽放出流光溢彩[10]。靳玉军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一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青少年应当依然保持高昂的爱国情怀和持有较高的爱国情操,能够具有抵御世界多元文化中不良成分冲击的能力,不断提高警惕性和保持自身特有的独立性[11]。
2.坚持有扬弃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认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弃地继承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1]。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此会有有益与无益之分,我们既不能盲目追随、全盘使用,也不能太过偏激、一概否定,应该在运用中认真分析,综合思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董根洪在《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一文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糟粕文化,因此我们要做到扬弃。“扬弃”是构建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剔除落后的“糟粕”,再积极继承吸收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合理运用,对明显有悖于时代要求的内容则加以抛弃[12]。武汉大学的沈壮海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治国理政》一文里明确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为新起点,将马列主义的文化观、历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推陈出新。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与机遇,用历史智慧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绩[13]。学者孙景民在他的文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中指出,创造性转化是建立在抓住根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熟知精华并且深入开拓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互动、与时代互动,在新的契机下寻求跨越发展[14]。青岛科技大学郭曰铎的文章《传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阐述了创造性转化的内涵:就是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节奏相协调;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当下提倡的时代精神相联系,既能解决本国实际问题又能够面向世界[15]。
3.健全和完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第一,利用古籍经典向海内外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外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总能根据当时的主题,恰当地引用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来表述他的思想。第二,学者张辉在《理论学刊》发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释》一文认为,通过新的科技手段,运用新媒体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陈出新,增强号召力[16]。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在他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三个重要方面》中明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出发,总结继承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并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强盛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统一起来,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古老优秀的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7]。学者李祥熙发表《中华文化是现代发展的人本根基》一文,从国家、地方与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呼吁中央政府制定有关文件,组织编写教育教材,倡导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地方政府应成立负责传统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工作机构,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开展诵读古籍经典活动,营造仁义礼智信的社会风气,把弘扬传统美德落实到每个家庭[18]。
(三)习近平对传统文化在当代地位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既可以启迪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以启示治国理政,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1]。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刘旭娜、宋春苗发表的《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及其应用》一文重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实现是进行文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独有且强大的优势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最深厚且最有利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的讲话与会议中都提到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19]。王征国刊文《习近平三维视野的传统文化观》认为,我们在发展文化的时候,应当把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理念挖掘出来,转换成有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用治国理政方法的形式表现出来[20]。《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视域》是由都培炎撰写的,文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是能够引以为傲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的基础,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学者张辉还认为,只有既表现出中华文化自身深沉的个体性,又表现出崇高的民族特性,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它的个体价值突出表现在对人的三观教育方面,它的民族价值则突出表现在塑造民族性格和振奋民族精神方面[16]。
三、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治国理念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与发展的研究
(一)习近平治国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又深谙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他的领导下对新时期中国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冯思淇发刊《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初探》认为,习近平能够客观看待传统文化并且尊重历史,指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党治国理政、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重点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历史相关性;面向未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放眼世界,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22]。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撰文《时代大潮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指出,习近平同志在他的治国理政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政治理想,践行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推行和合的外交方式[23]。
(二)习近平治国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
2016年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先生在他的《开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篇章》一文中说到,梳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关于经世致用、民为邦本的观念,关于现代社会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的对比及其传承、关于国际社会外交发展方略等都是有助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24]。李净和谢霄男在《浅谈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中认为,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思想内涵丰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出发;用扬弃继承、深度挖掘、固本培元和创造转化这四种方法实践。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5]。叶自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说到,习近平同志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使它具有新的生命力和新的意义,与时俱进地汲取治国理政的新鲜思想养料。具体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贯穿的以人为本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26]。沈壮海教授发文《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治国理政》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依然有助于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因为它至今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性,它是当下治国理政立基的文化土壤,是我们不能割断的精神血脉[1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王国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刘向信,刘志扬,韩书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5-406.
[8]李孝纯.谈谈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J].江淮论坛,2014(6):25.
[9]程宜山,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汪玉凯.习近平的治国使命与中国未来的转型发展[J].国家治理周刊,2015(1):2.
[11]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2014(11):6.
[12]董根洪.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9-01)[2016-06-02].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917/c168825-25675878.html?t=1435545790737.
[13]沈壮海.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治国理政[N].中国教育报,2015-08-07.
[14]孙景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J].人民论坛,2014(3):194.
[15]郭曰铎.传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4.
[16]张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阐释[J].理论学刊,2014(7).
[17]王杰.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三个重要方面[J].人民论坛,2014(24):34.
[18]李祥熙.中华文化是现代发展的人本根基[J].中共山西省委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7.
[19]刘旭娜,宋春苗.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及其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15(8):6.
[20]王征国.习近平三维视野的传统文化观[J].理论学习,2014(11):4.
[21]都培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13(10).
[22]冯思淇.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初探[J].实事求是,2015(1):89.
[23]李君如.时代大潮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EB/OL].中国网,(2015-12-03)[2016-06-02].http://www.china.com.cn/news/2015-12/03/content_37224674.htm.
[24]石仲泉.开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篇章[N].北京日报,2016-02-01.
[25]李净,谢霄男.浅谈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J].人民论坛,2015(3):179.
[26]叶自成,赵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