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纯秀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42
摘 要 山海关区紧紧围绕“优先发展,适度超前,以区为主,强力推动”的发展思路,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求真务实,创新进取,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全面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42-02
1 坚持优先发展创新型实验室,完善丰富实验材料
近几年,山海关区增加了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2015年、2016年共投资98万元为各校补充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仪器,初步完成学校仪器的标准化建设。功能教室工作的新亮点不断增多,提前达到省新课程标准要求。近年来,先后对桥梁中学、二中、兴隆小学等10所学校的14个实验室进行了重新建设,总投资达到92.4万元。为了促进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山海关区又新建设了桥梁小学、铁路小学等7所学校的探究实验室,配置了新的探究仪器,总投资为31.9万元。教育装备工作体现了科学性和前瞻性、规范化,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室,探索适合学生研究的实验项目和内容,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习惯,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山海关区不断推进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各个学校均建立了标准化科学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构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环境。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改进了实验教学的目录和内容,由过去的单人单组实验发展成了小组探究的合作学习。建设探究实验室,装备了探究仪器,既能体现学生人人参与,又能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2 充分利用实验器材设施,鼓励师生自制教具和学具
课改后,很多实验器材、实验用具都与新课程不相配套,这就需要实验教师积极想办法,熟悉实验器材,创造性地使用原有器材中可利用的部分,并鼓励师生自制教具、学具,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1)充分利用原有的实验材料设施。在以前购置的实验盒里就有很多的器材可以利用,我们把实验盒里的材料进行了优化重组,形成了有结构的适应课改的实验材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利用重新组织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教师能够进一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改革教学方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2)鼓励教师积极制作教具和学具。新课程改革也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自制学具,如纸风车、小水轮、小吊车等,这些材料看似简单,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学生自带材料应用起来有难度,怎么办?一是增加科学评价手段,督促并鼓励学生,每节课,教师都要注意细心记录每个学生自带材料的情况,及时给出等级;二是教师注意自制学具的收集和积累,每节课后,教师都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交上来,摆放到实验室,保存下来,积少成多,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方便。
3)开发研制课改中的标本。新的课程在教具标本制作上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自制教具要新颖并具有独创性,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例如:讲“电磁铁”一课制作的小猴子荡秋千的教具,颇受学生喜爱;利用种子贴出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标本教具,学生百看不厌。学校的标本制作做到及时更新,尽量让标本成系列,具有知识性和哲理性,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标本,揭示动植物的变化过程,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4)积极筹措资金,购置课改后的实验仪器和装置。
3 建立动植物养殖角,拓宽认知范围和兴趣
课改后,教材里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养殖动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为增强教学效果,山海关区部分实验教师把种子种在花盆里或在校园内开辟了养殖角,带领学生观察动植物,学生能直观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以及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如无土栽培、实验种植田、食药菌的栽培、盆景的制作、根艺制作、校园种植、动植物标本展、实验室内的种植角等。学生对这些动植物很感兴趣,既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知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营造宽松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改变课堂环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课改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以往我们一直强调实验时气氛严肃,学生循规蹈矩。实验教学不能没有约束但也不能抹杀学生的自由和兴趣,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好奇转移到实验内容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做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赞赏学生,善于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对于学生的设计方案,赞赏他们取得的哪怕一点点最微小的成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环境改变促进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变,课改前,要求是单人单组实验,课改后按要求普遍展开了4人一组实验探究。
5 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过于程序化。教师在课堂上以演示、操作、纠正错误、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课改后要求教学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乐学、爱学、会学。在这一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倡导鼓励通过探究或合作模式来完成实验。
改变固定步骤的验证性实验,创造性的完成实验 对于验证性实验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积极探索发现。如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中,安排为开放性实验,讲明白实验目的,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索,通过不断动手实验完成实验过程。在测石块的密度时,有的组先测体积后测质量,通过亲自操作使他们明白先测体积石块会粘有一定质量的水,会使质量增大。通过不断动手实践探索出最合理的测量步骤: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在测盐水密度时,有的组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最后测盐水的体积,尽管这种方法会因为在向量筒里倒盐水的时候损失一部分而增大实验误差,但这毕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实践、探索出的另一种方法。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变化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都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详细周密设计好,学生只是“照方抓药”,被动地做实验,因而学生的思维显得单一狭窄,缺乏独创性,遇到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为此,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自己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积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设想,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对各种设想和可能进行比较、评价或组合归纳,最后确定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以下原则:由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和设计原理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时只要原理正确,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照搬教材上或教师规定的模式,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的安排上只要科学合理,不论先后不拘一格。
6 加强实验室综合服务功能,体现开放性和人性化
新型的实验室是开放型的,作为师生学习、创造的园地,为学生、老师的学习和互相交流提供帮助,以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查阅资料、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实验加以解决,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