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鼎
摘 要:工业工程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其目的和职能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在阐述工业工程的含义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在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现状,论述了工业工程思想在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业工程;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减少破坏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84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原有的基础建设尤其是道路和地下管线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只有新建或改建这些市政建设,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为道路施工,而各大市政的地下管道线却没有随之而改变,这就造成城市道路多次开挖,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它是一门对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其中集成系统包括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工业工程运用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综合运用工业工程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技术,确定、预测和评价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早已不再局限在制造业的范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工程时间表明,工业工程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也延伸到其他行业,比如:建筑业、医院、银行、餐饮、邮政、交通运输、航空、超市、军事后勤及政府部门等。
1 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现状
1.1 城市道路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道路施工时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配合多、干扰也多,尤其是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比如各管线纵横交错、各检查井星罗棋布。
在道路施工时,许多城市早期修建的地下管线,如给排水系统、供热管道、燃气管道、地下电缆等,稍有不慎就会被破坏。这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对周围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危害身体健康及地球环境,更会对道路施工产生危害。
道路施工中各类管线损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隐蔽性强;(2)地下管线种类的;(3)地下管线图纸与实际不符;(4)施工前调查不够;(5)施工单位对保护地下管线认识不足或保护措施不当。
1.2 城市地下管线施工对道路的影响
地下管线施工时在道路下作业,可视性差;除了预设的地下管线外,大部分后期增加的管线都要进行开挖式施工、顶管施工,开挖式施工就会经常发生破路施工的现象。
发生破路施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管网综合设计不到位;(2)管理体制不到位;(3)建设监管不到位;(4)资料管理不到位。
2 IE思想在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2.1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经过分析产品的功能来正确处理功能与成本的关系,进而节约资源、降低产品成本,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研究如何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对象(产品、作业或服务等)的必要功能,并致力于功能分析的一种有组织的技术。
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价值工程,必须继续分析该项目的功能要求、施工操作和维护要求、材料使用和施工方法,目的是达到最佳的总成本,以满足核心功能要求,保持必要的价值。在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中,可以运用VE来缓解不断高涨的建设成本,做好各项工作的成本分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2.2 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其研究范围一般包括:(1)并行工程管理与过程控制技术,(2)并行设计技术,(3)快速制造技术。
在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应用并行工程理论,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过程的集成度。比如:加强两者同步施工的配合设计;加强两个项目的组织协调;施工单位承包道路工程和地下管线工程的总承包;由一个总公司负责两者的施工及日后维护工作。
3 结语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线工程的施工范围也越来越广。两者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破坏彼此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改善,促进两者的施工平衡。在其他方面的建筑施工单位也可以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缩短工期,减少破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朱远武.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损坏的原因及对策[J].工程施工,2007,(05):766 777.
[3]孙力博.做好地下管线预埋减少破路施工的管理措施[J].管理施工,2013,(05):166 167.
[4]邢慧贤.现代工业工程(IE)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8,(04):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