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彦+纪峰
摘 要:作为苏北重要的三座城市,连云港、宿迁、徐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存在结构趋同、缺乏品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全球经济已步入一体化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应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区域联动和强强联合,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形成竞争合力。因此,集群式发展是提升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策略。
关键词: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05
合作共赢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应遵循该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间文化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竞争合力,从而提升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集群式发展之路对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集群式发展既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符合连宿徐文化创意发展实际。连宿徐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竞争力不强,同质化导致的恶性竞争现象尤其突出,不利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发展。但连宿徐三地拥有天然的地理接近性,共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集群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连宿徐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是文化资源,因此,整合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基础。连宿徐三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存在行政区划的实体界限,文化资源的开发较为零散,各守一方,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合力。但如果能“依据文化的相似度或同构性进行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整合与空间拓展,就有可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之间强烈的共振效应。”如山东以“好客山东”为文化理念,有效地整合了山东省内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成功打造出具有共同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的旅游品牌形象,有力地提升了山东文化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提高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活力,可以拓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增值空间,从而形成具有文化与市场双重影响力的文化空间聚合体。
连宿徐文化资源具有诸多共性,在情感或心理上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可以共同研发文化产品、共同培育文化品牌、共同营销文化市场,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区域风格的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如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在整合了昆明、大理、丽江三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已经成为“节、会、展、演、赛”融为一体的特色创意产业集群。连宿徐三地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以生态旅游或汉文化为主题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策划,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形象,运用现代品牌传播手段,辅以高效的品牌运营与管理,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 区域协作,构筑完整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通常包括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指内容创意的生成与开发,主要完成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控制着中下游的有效运作;产业链的中游为创意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根据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案生产制造具体的创意产品;营销推广环节则为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方式将创意产品成功推向市场,是与目标消费者“见面”的环节,是接收市场检验的关键环节。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来实现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集中精力做好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强强联合,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形成特色与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深圳市大芬村油画业的成功便得益于构筑了一条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聚集在此的画家、代理商和经纪人分工协作,职责到位,形成了以油画市场为主导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从而使大芬村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跃升为著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的现象,为此,从区域合作的角度来完善产业链,发挥连宿徐三地各自的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精心布局产业链,分工协作,强强联合,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如徐州重点发展的工程机械设计产业,徐州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不妨专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宿迁文化创意产业园负责创意产品的生产制造,连云港的广告产业园来承担营销推广业务。这样既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同时又能发挥专长,保证产品能够顺利地推向市场,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再如连宿徐三地共同发展的动漫产业,完全可以按照产业链的上中游进行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共同推动区域动漫产业的发展。所以这一切都应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
3 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在整合区域共性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互网络技术,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人才、资金、基础设施、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服务体系。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社会资源互通有无,能使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效果,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连宿徐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至今还没有建成。连宿徐文化创意要实现集群式发展就要高度重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要以“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建设一批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要从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合理布局,搭建与连宿徐发展实际相匹配的平台体系。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产业化运作为手段,据此,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内容设置上,可以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公共基础条件模块,主要提供人才、资本、政策等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二是科技创新服务模块,主要提供创意产业所需的技术研发、科技转化等信息,要跨单位、跨部门地整合连宿徐三地的科技创新资源,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产学研体系;三是创意产业营销模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要善于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和先进的营销手段,将创意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与市场对接。
4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得迅猛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经济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显著,‘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纵观世界各国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大多已开始积极地拥抱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呈现数字化特征。相比之下,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仍然以传统创意产业为主,原创类的、具有现代数字化特征的创意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小。当前,文化服务原创能力的高低成为竞争制胜的根本动力,因此,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唯有此,才能提升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与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双翼,要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智能终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升创意设计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孵化小微科技企业。要大力扶持一批代表高新技术含量和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在政府优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鼓励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创意设计领域,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力度。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利用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联合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创意设计保险产品,拓展创意设计企业贷款抵押业务,发展文化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5 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业态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省《关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推进其与其余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由此看出,融合发展已是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进而推进创意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加快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在集群式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业态。
连宿徐三地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首先可以开展的便是“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度强、成长性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市场逐步转向个性体验式创意旅游,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出全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提升旅游爱好者的创意体验,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可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根据经济学领域著名的“微笑曲线”,当前,连宿徐三地的制造业大多位于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装配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设计、科技研发、品牌管理环节则有要赖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其的融合,要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制造业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第三,可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注重基于网络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建筑业”等的融合发展。
连宿徐三地文化创意产业普遍存在着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集群式发展对于提升连宿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着力从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融合发展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与实践,才能有力地促成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从而提升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产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成与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5,(6).
[2]倪宁,王芳菲.试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运营方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王国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探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4]章军杰,夏春红.地理集聚与文化整合: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选择[J].东岳论丛,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