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老师

2016-12-27 13:30沈光明
中国德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王老师研究老师

王齐洲先生是我的老师,可是在我的心目中,他又是一部传奇。他生于1951年,今年已经65岁了,可他从事教育工作已过50年;他只有中专学历,在如今硕士、博士满天飞的高校,他却是文献学、古典文学方面的博士生导师;他从中国古代小说入手,广泛涉及文献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学等众多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所以,我特别崇敬王齐洲老师。

我和王老师建立起师生关系应该是在1979年的下半年。中国古典文学讲到明清文学史部分,要换老师了。一打听,是王齐洲老师。那时候,我们对老师有期许、有好奇,但也很挑剔。等到王老师真的来上课了,一看,平头,国字脸,嗓音还略带沙哑,除了眼睛特别有神外,也看不出学富五车的样子。及至王老师开讲后,我们才感觉王老师确实名不虚传。名师讲课,风格各异,有激情澎湃的,有漫不经心的,有诗情画意的,有旁征博引的,有娓娓道来的,有侃侃而谈的……王老师是那种条分缕析又鞭辟入里的讲课风格。他的讲课论证严密、说理透彻、不枝不蔓、层层推进。譬如,讲《水浒》中的宋江,讲他究竟是否是农民革命英雄,王老师旁征博引、庖丁解牛式地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且王老师板书特别漂亮,端庄温婉、行云流水,连那些喜欢吹毛求疵的同学最后也不得不服。

众所周知,对“老师”最经典的定义莫过于韩愈在《师说》中所概括的一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这个定义只明确了老师的职能是什么却并没有确定老师的性质是什么。其他对老师只言片语的评价,也只是强调老师某个方面的属性,未能穷尽其理。当然,我也不可能对老师这一概念作学术性的探讨,只是结合我对王老师的感受、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爱心

王老师首先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老师,他所体现出来的爱应该是对学生的爱、对后进的提携,否则,无以为师。王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总是在不经意中加以照顾。记得有一次,我申报一个省级课题,校内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当时不同学科的大人物,我非常地紧张。在我讲了课题申报的理由后,一个教数学的老师把我申报的课题从名称到理由都进行了一番批评。我当时有些气愤,不知道如何回答,答辩陷入僵局。王老师当时也是评委,见此情景,他不紧不慢地先提醒我,对专家的提问,要尽可能回答。然后,他话锋一转,说申报省级课题之所以在校内进行答辩,其目的不在于封杀而在于完善申报者的课题,使其能在省里尽可能立项。他还说,评委们所提的问题应该更专业一些,要有指导意义等。王老师话毕,不仅为我解了冷场之危,且扭转了整个答辩的方向。我当时心存感激。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王老师对学生、对晚辈的一种提携和爱。

有追求

王老师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应该说,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追求。但,追求什么,如何去追求,则显示出人格价值的高低。作为一个高校的老师,教书育人应该是第一追求。王老师对学生充满爱,课又讲得好,受到王老师教诲指导的学生很多,有成就有出息的学生亦不少。但王老师的追求远不止这些。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学问坐冷板凳的老师是难能可贵的,王老师就属于这类人。他虽在学校里当过处长,并长时间任学报主编,善于管理,乐意放权,敢于承担,把教务处的工作弄得风生水起。但他的兴趣仍在学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做研究。王老师是一个不图虚名的人。王老师现在的学历还是中专毕业,而且,中专也只读了8个月。他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没有硕士博士的头衔,完全是自学成才,成为博士生导师。这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外人不得而知。他可能也想过弄一个硕士博士文凭什么的,以堵住一些人的嘴。而且以他的资历,要拿到那些文凭是非常简单的事,但王老师终究没有这样做。可我想,如果王老师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在一个讲究文凭的时代,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最近,王老师出了一本《裸学与乐学》从教五十周年的纪念文集。在这本纪念文集里,王老师力图要说明的是,在学习与做学问的过程中,要不带功利,不图目的,不计后果,以裸学的态度对之才可能获得乐趣。王老师这种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与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人生追求也是我崇拜佩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学问

王老师还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学高为师,没有学问,不学无术,何以为师?学生崇拜老师,除了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人品外,还在于他是否有高深的学问。王老师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学观念和湖北地域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并且很多都具有开拓性。如1991年出版的《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第一次从俗文化的角度对四大奇书进行了整体性研究,将四大奇书乃至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00年出版的《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不是套用西方的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而是从中国文学的特质着眼,紧紧抓住民族性这一关键词,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这使王老师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更接地气,更具中国风。2005年出版的《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从长江流域、长江文明的角度研究了从古至今各种文章风格的传承与流变,经纬分明,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专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王先霈先生评价说:“把发生学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领域的专门著述,在国内颇为罕见。王齐洲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是这个领域里一部探索之作,这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长期潜心思考的结晶,是一部资料翔实、论析深入、见解独到的很有分量的力作。”该书出版后,反响很大。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总之,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没有一种心无旁骛的执着精神,王老师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成果,也不会有如此高深的学问。

所以,从王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老师。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此,老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高尚的品德、高贵的精神、高深的学问的象征。这就是我对老师的理解,也是我对王老师的认识。但愿王老师健康长寿,笔耕不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学生树人生的楷模!

【沈光明,长江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王老师研究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老师,节日快乐!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