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
我在报上看过一个高中生的文章,叫作《诚实让我受了伤》。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临时决定小考。同学们都发出了不满的抱怨,没人想要考试。
老师对同学们的反应不太满意,要大家“统统把眼睛闭起来,不想考的举手”。由于想做个诚实的小孩,她勇敢地举起了手,天真地以为有好多人都会举手呢。
没想到,睁开眼睛后,她才发现,全班只有她一个人举着手,刚刚起哄最大声的邻座同学还摇身一变成了“卫道士”,对她说:“你怎么不愿意考呢?多练习一下也不错啊!”
老师冷冷地走到她面前,把考卷拿走,说:“不想考就不要考!”
那是她求学经历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堂课,全班只有她一个人没有参加小考。即使过了好些年,她的回忆还因为那一时的诚实而继续受伤……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感同身受,这真是一件很令孩子想不通、就算想开了也无所适从的事情。大人们不都要我们诚实、要我们不说谎吗?可是让小孩因为诚实受伤、从岁月累积中学会说谎的,往往就是这个“口是心非”的成人世界。
在我看来,这个案例里头,学生固然懒惰,老师更有不对的地方。在孩子看来,他是故意设下陷阱捕捉诚实的孩子的,让孩子的天真受到伤害,这种做法,比惩罚更恶毒。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记得那年我很小,或许刚会写ㄅ(b)、ㄆ(p)、ㄇ(m)吧,我跟着一位阿姨从宜兰到台北来逛商展。这位阿姨在售货小姐的游说下买了一顶假发,但不久就后悔了,牵着我的手冲回原来的店里,要求退货。
售货小姐面有难色,阿姨随口撒了个谎:“我们家在南部,买了这顶假发之后,我们就没有车钱回家了,我非得退掉不可!”
“我们家不在南部,在东部,没有那么远。”我刚学会看台湾地图,得意扬扬地插了嘴。
冷不防一个巴掌就挥到我脸上:“谁叫你多嘴!”
我当然被打得一头雾水,却还很不识相地一边哭一边争辩:“本来就是在东部嘛,我又没有说错……”
仔细回想小时候挨打的经历,我发现,竟然都是因为我说了真话,而不是说了谎话。小时候的我完全搞不懂,为什么我说真话,就被老师或大人认为是“顶嘴”,当我故意压抑自己的时候,我就变成人见人爱的乖乖女?
这也是我在成长时期一直没有搞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