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专家点评苏-35交付中国

2016-12-27 06:43郭媛丹
环球时报 2016-12-27
关键词:共青城前哨空战

本报记者 郭媛丹

近日有关俄卖给中国的首批苏-35战机飞抵中国的消息,在国内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据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我们城市”网站26日报道,25日早,4架苏-35战机从俄罗斯飞往中国,这些战机是根据俄中签署的军购合同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生产的。针对苏-35来华的相关问题,《环球时报》记者26日采访了中国空军著名专家傅前哨。

报道称,根据去年俄中两国签署的合同,2018年底前,中国将得到所有24架苏-35战机。这一合同总价值近20亿美元,包括提供备用发动机和地面设备。此前,俄中两国已签署保护知识产权协议,因此,机上设备的知识产权将受到保护。

中国空军专家傅前哨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苏-35是三代半改型机,综合作战性能不错。如果苏-27的引进对中国是雪中送炭,那么苏-35的引进则是锦上添花。据他介绍,苏-35最大的两个亮点,一是推力矢量技术,改善了飞机在低空低速情况下机动的灵活性。二是苏-35配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使得其能探测到400公里以外3平米大小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探测距离也是非常领先的,这使得苏-35中距和近距空战能力很强,具备和四代机对抗的潜力。

在分析这4架苏-35将如何发挥效能时,傅前哨说,“不管苏-35部署在哪个方向。中国首先要做的是熟悉机型,加强训练,掌握技术特点。先学习怎么使用,再研究战法和战术。这对我们训练水平和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中国早晚有一天会大面积普及推力矢量技术,所以它对于帮助中国掌握相关技术特点,充分发挥空战优势具有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共青城前哨空战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未来空战怎么打
胡盛海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发挥派驻优势强化“前哨”作用
从“文艺讲座”到“前哨”
美丽生态迈向美丽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