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禅缘—我的绘画观

2016-12-27 07:24:59陈湘波
中国美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事法门广州美术学院

文 陈湘波

澄心禅缘—我的绘画观

Cleaning Heart to Connect Zen—My View on Painting

文 陈湘波

陈湘波

1963年10月出生在湖南,1994年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学位。

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201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设立“陈湘波优秀毕业生奖金”。

传说昔日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顿悟法门。

这是禅宗常常提及的一个公案。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开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祖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万法的本来面目,即纯净无染,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不可以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形容。这亦是《心经》所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正法之境。

我以为,艺事通佛接禅。艺事可以说是艺术家对大千世界的禅悟,通过主客观的影照,以诗情画意追摹法门。所以,中国画的灵动与气韵,是精进的心影,是学养的流露,是人格的外溢,是自由的象征。所谓画品,乃心悟的位阶。

艺事、禅事之道在于修心,修心为上,以心带手,最终心手不二、心手合一。然当代画坛,修手者多,修心者少,此为本末倒置。

修心就是要用一颗平和的心态观照世间万象,看花开的妩媚,听花开的声音,一如佛祖所示:“难得见之明之,精微奥妙,唯智者或可体验之。”

修心在于修行,在于自省,勿须外求。所谓修行、自省是将自己的习气、执着和私欲一一放下,然后无碍无隔地感知世界,删除一切幻像和假象,跃入澄明,解脱当下。因此,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必刻意追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参透了,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亦融入花草。

苏东坡也说,这世上许多事,只可了于心,不可达于笔。

我想,艺事正如此。

责编/赵小来

《荷·秋籁》 陈湘波 纸本设色 63cm×63cm 1998年

《荷池自有赏秋处》 陈湘波 纸本设色 48cm×40cm 2002年

《吉祥富贵图》 陈湘波 绢本设色 77cm×146cm 2015年

《江涵秋影》 陈湘波 纸本设色 45cm×66cm 2012年

《一步一回眸》 陈湘波 绢本设色 55cm×93cm 2015年

《犬喜人归》 陈湘波 纸本设色 53cm×83cm 2010年

《荷·映日》 陈湘波 纸本设色 69cm×43cm 2012年

《春风拂羽》 陈湘波 纸本设色 176cm×96cm 2001年

猜你喜欢
艺事法门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3年9期)2023-08-10 02:49:10
探究应用经济信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法门”
中国商界(2022年8期)2022-10-27 19:56:13
艺事
扬子江诗刊(2021年5期)2021-09-08 09:35:16
艺事/聚焦
艺事
扬子江诗刊(2020年6期)2020-11-13 02:36:54
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三道“法门”
艺事/聚焦
度过法门
饮食保健(2016年24期)2017-01-05 07:58:57
吕学晶作品
吕学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