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晶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太原030031)
立交桥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及探究*
王文晶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太原030031)
我国中高职、本科职业教育,无论是招生制度、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开设,还是教学实施、实训实习、学习评价和就业升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断裂”与“失轨”的现象。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针对本科生、专升本、对口生、高职、中职设计了调查问卷,查证并洞悉这种“断裂”与“失轨”的基本表征,并针对立交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究。
培养方案调查问卷失轨探究
我国学校教育纵向发展层次分明,义务教育后形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阵营。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参加高中阶段学习,闯过高考独木桥后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一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了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教育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就业,极少数人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职学院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进入职业本科院校或是普通本科院校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并进一步争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资格。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目的就在于改变强制性的分流制度,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一条利于其继续学习的途径。“立交桥”模式要付诸实践,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运行。所以调查问卷分别从中高职应用本科目前衔接情况、用人单位就业调研、创业创新角度发放和调研。
问卷调查于2013年6月开展。为了搞清楚中职和高职、中职和职业本科或者普通本科、职业本科或者普通本科和高职三者之间的衔接情况,问卷针对这5类对象设计问卷。在太原市5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5所本科院校发放调查问卷。
对初始问卷进行试测。对本学院学生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统计每个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0.05为标准,大于0.05的题项可判定与总分的相关性很低,若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则该题予以删除。按照此原则,删除相关性低的题项,保留相关性高的题项,形成最终包含31道试题的高职学生调查问卷和29道题的中职学生调查问卷。在因素分析之后,有必要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1、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用SPSS对两种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高职学生问卷的克龙巴赫a系数为0.78,中职学生问卷的克龙巴赫a系数为0.79。同时,两种问卷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2和0.86,这充分表明问卷在总体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用SPSS对两种问卷的各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456-0.668之间,远低于其信度系数,这说明本问卷的设计符合问卷设计的一般要求。
2、调查取样与实施
基于对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快捷方便,本课题的调查手段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10月开展。在太原市5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5所本科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发放中职学生问卷50份,回收46份,其中有效问卷41,有效回收率为82%;发放高职学生问卷50份,回收47份,其中有效问卷42,有效回收率为84%;发放本科学生问卷50份,回收48份,其中有效问卷43,有效回收率为86%;发放对口本科学生问卷50份,回收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有效回收率为88%;发放专升本学生问卷50份,回收45份,其中有效问卷45,有效回收率为90%。用SPSS软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样本分布表(单位:人)
为全面而准确地呈现和反映中高职本科教育“立交式”发展的调查结果,本文拟采用频数分布与差异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分析结果来展示。频数分布实现调查整体统计,差异分析完成不同协变量的具体比较,按照问卷调查的维度顺次呈现调查结果,做量的分析。经过不断整合、归纳、研究,使得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有机结合。
1、招生制度
从高职学生对专升本政策的了解程度上看,在中职、高职学生对专升本政策满意度的调查中,在校的中职学生对对口升学有较大的需求。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希望专升本,占到总人数的5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专升本”和“对口升学”政策有一些意见。
建议:为了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学生发挥个性潜能提供多样化选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符合高职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机制,搭建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瞄准行业需求”一项上,高达87.4%的人认为培养目标要瞄准行业需求;在实际培养目标的制定中,高达78.0%的人认为培养目标的制定瞄准了行业需求,这或许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主导的取向有关。在“培养模式区别中职”的调查中,高达85.3%的人认为高职培养模式必须和中职业培养模式加以区别,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个性与特色。
建议: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以就业为取向的培养目标,瞄准行业需求这一点做得较好,而高校、高职培养方案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区别与中职尚又不够。总体来说,学生们对职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期望值是很高的,然而,实然现状则不容乐观。因此,在瞄准行业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不同的人才来源实施因材施教是未来职业本科、中高职教育立交式发展的方向。
3、专业建设
高职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8.6%的频数比例认为当前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过程中专业设置断裂,而认为完全不符合或者比较不符合的仅占到了17.5%;对中职生的调查结果与此高度相似,超过60%的人认为中高职专业设置存在断裂的情况。对口升和、专升本学生认为专业设置断裂和专业重复的比例统计都基本在60%以上。
事实上,大量专业重复建设,尤其是在培养模式没有显著性变革的情况下,这不仅使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高职升入本科院校在知识和技能上得不到提升,反而造成师资、生源等多种浪费。很多不同名称的专业,在学习内容并无实质上的差异,自然也就形成不了特色和优势。专业衔接出现断裂,既“不能满足社会对一些专业高层次实用型、技术型人牙的需要,也没能满足中职、高职学生可望进入高校深造的愿望。
4、课程开发
在课程衔接上,我们还重点调查了高职课程渗入中职后阶段学习的影响。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在中职学生中,高达76.6%(比较赞同及以上)的人赞同把高职知识在中职学习的后半段渗入中职课堂,仅有6.1%的人表示完全反对。在高职学校,赞同率高达80.4%,完全反对的人仅有3.4%。在本科学生中,赞同率高达81.2%,完全反对的人仅有5.7%。
建议:中高职课程应用型本科课程对接的必要性,高职课程渗入中职阶段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用型本科课程也应该渗入到高职阶段。按照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共同制定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构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5、实习实训
针对中高职本科“立交式”的实习实训教育,课题组作了关于“校企合作”、“实训差异”和有关“实训条件”的调研。在中高职校企合作的差异上,高达85.8%的中职学生期待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参与校企合作方式上的差异,其中仅有15.4%的中职学生不期待变化;在高职生的调查中发现,88.3%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学生的参与方式有所不同,这一比例超出了学生的期待。
建议:课程体系由两类课程两类教材相辅相成。即实训与理论的分开可以为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学习之需。需要就业的学生可以侧重于技能的学习;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则可侧重于学习理论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双元制”的实施在专业设置与课程教材体系上取得了重大成功。
6、升学制度
中高职本科的关键之处就是升学制度,中职、高职的升学制度和高职、本科的招生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在中职、高职升学之时,学业如何认同、学生凭何入学是衔接一体化升学必须回答的问题。针对国外的学分银行和国内的升学标准,我们调查了学分衔接和升学证书的相关问题。如表4所示,中职学生中赞成学分衔接的人数为73.8%,高职学生中,赞成的人数为82.2%。本科学生中,赞成的人数为84.2%。
建议:可见,设立学分银行,对于推动中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一体化具有建设性意义。可以采用“考试+证书+竞赛”的升学标准,升学制度、升学考核方面的层层关卡成为了中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重大障碍。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高等职业教育是重点,在构建过程中,高职就相当于重要枢纽,既要对下带动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也要实现向上层次的延伸,同时也要与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横向沟通。
将“立交桥”的概念运用于职业教育办学,即是蕴含着对于职业教育无论是其层次还是类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层次上要求“桥”的延伸,改变现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不顺畅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限于专科层次的现状,从而构建符合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顺畅发展延伸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类型上提倡“桥”的互通,即是提倡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进而促进教育间的协调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1]曹瑛,张比.坚持能力本位,促进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健康发展[C].第七次全国高工专教育研究会论文.
[2]张必广.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J].高教研究,2009,(1):
[3]石哉.以创新思路构架高职高专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2):
[4]高建生.解读“好钳工比研究生难找”[N].中国教育报,2001-11-26.
[5]徐辉,王忠彬.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分析及其优化[J].企业经济,2007(11):26-28.
[6]彭子龙.试论加强我院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机制[J].学院院刊,2007(6):470-475.
[7]李玥,刘希宋,于立群.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0(1):119-12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Overpass Type PersonnelTraining Scheme
W angW enjing
(Collegeof Information,BusinessCollegeof Shanxi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education,whether it is the enrollmentsystem,training programs,professional settings,curriculum,or teaching implementation,training and practice,learning evaluation and employmentand other aspects,there are"broken"and"outoforbit"phenomenon.Thispaper designs a questionnaire for undergraduates,graduate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and makes a verification and insight into the basic representations of this"break"and"out of orbit",and carries out a seriesof training program exploration.
Training program Questionnaire Outoforbit Exploration
C961.9
A
161025-7402
GX1314基于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全立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王文晶(1981~),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