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016-12-26 15:41王娟
考试周刊 2016年9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语言

王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时,也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两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四五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的回应。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1.幼儿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学,使教师多了一条快捷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学习时机,优化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难点,使幼儿在可视的、直觉的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并主动的状态中提高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独特魅力,引发幼儿的语言活动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让幼儿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的示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语言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如在教学故事《蒲公英旅行记》时,传统教学就是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接着教师讲故事,幼儿了解故事的梗概,故事中都有谁,教师讲幼儿听,幼儿不能主动参与。运用多媒体课件后,通过屏幕呈现给幼儿整个故事的背景:美丽的蒲公英在微风下吹散开,幼儿都很感兴趣,说道:蒲公英飞起来了,当蒲公英飞过山川河流,幼儿能主动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地方。活动延伸时还能讲自己知道或者去过的地方表述,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及时地播放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语言的学习。有的幼儿能说会道,很会展示自己;而有的幼儿则少言寡语,不愿说话。在这样存在两极化的群体中,如果在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素材,只能导致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弱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为此,运用多媒体创造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幼儿的一日生活语言环境。我们以信息技术手段,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早晨,幼儿入园时,我们播放轻快的音乐欢迎幼儿,鼓励幼儿互相和老师、同伴问早,交流自己今天的心情,有效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课间活动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语言FLASH动画故事欣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给予幼儿轻松的语言环境,即在轻松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进行语言学习。在午餐前,我们请幼儿根据老师课件中出示的动画效果,创编有趣的故事,调动幼儿对语言活动的积极性。 在午睡起床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请幼儿欣赏一些古诗和抒情小故事,让幼儿懂得一些道理。的确,信息技术方便了我们的一日活动,使我们期待着新一天的到来。正是如此,在孩子们眼中,我们的一日活动是生动、有趣的;在老师眼中,我们的一日活动是有效、精益求精的。

2.教师的发展

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要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

(1)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性思维见长,幼儿往往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的东西最感兴趣。信息技术在塑造这些形象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幼儿对动画片喜爱的程度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例如,小兔子在幼儿的眼中是善良和勤劳的化身,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造大量生动的、有趣的小兔形象,不仅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使幼儿对善良的小兔形象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善良”“勤劳”的理解。

(2)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诱发教师探究动机、引导教师进入主动探究状态。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来源于知识的更新,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知识,必然会改变一些落后的知识认知。

信息技术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总之,运用新时期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对于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实践、深入,追求创新,将多媒体技术适当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孩子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是等待阳光雨露的幼苗,让我们竭尽全力用自己炽热的心和无限的爱哺育孩子们茁壮成长,让我们在平凡而充实的工作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注释幼师的职责,呵护幼儿的成长,书写幼教事业的辉煌。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幼儿语言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