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 陈雪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56-01
在我国,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观念也悄然发生转变。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指出: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实际,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作以下探析。
一、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自主创业应作为未来的就业途径之一,它将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
2.适应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成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因此,大学生创业不仅在于简单地缓解就业压力,更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从而为适应“新常态”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3.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对素质教育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高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形式。甚至我们高校还可以建立起创业导师团队,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业个体提供个性服务,涵盖诸多行业。如开设创业课程,如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业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等。
4.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最值得做的事情。通过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梦想,还能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充分展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向社会求职。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大高校也为大学生建立了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等,我对我校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在我们所调查的100名在校生中,有75%表示有考虑创业,只有15%的同学明确表明没有创业的打算。想创业的人虽多,但是真正将想法落实于实践、投资自己梦想的人却很少,真正成功的也只有1%左右。而且在课余开一家小店、经营一个网店或者做微商等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三、加快我校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诸多,比如来自政府的优惠政策、市场大环境、家庭经济条件、个人能力、个人机遇、创业伙伴、社会经验、创业项目等,这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因此我觉得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主要可以从政府、高校、自身三个层面着手。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甚至可以驻扎在大学城,为大学生提供更详细的创业指导;政府还应继续健全创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案例等相关信息;定期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
2.继续完善创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大学生创业创新相关政策,整合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政策,如允许创业大学生享受税收减免、房租水电费补贴及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减轻大学生创业的负担。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向创业者提供优惠乃至免费的场地、设备、开发平台等硬件设施,以及资金补贴、个别指导、融资协调等软服务。再比如,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当积极研究如何向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二)高校层面
1.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高校应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讲座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引导大学生关注创新创业,支持和指导学生创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
2.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校应重视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校应完善制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开设相关的课程,并能调到学生把知识转为技能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可以邀请一些大学生中走出去的创业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
3.融入“日常”变为“经常”。在我校积极探索创业创新教育,融入“日常”变为“经常”,建立了我校的品牌活动“大学生创梦广场”,将创意的思维、创新的思想和创业的动力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一是低起点培育,高标准要求。活动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该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专业指导,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创意思维,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业能力,同时积极孵化创业项目。二是展示专业特色,作业与作品(产品)相结合。该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学生的作业与作品(产品)相结合,创意与创新相结合,作业即作品、产品,并利用“大学生创梦广场”这一平台进行销售,实现价值转化。三是线上线下展销一体,激发创业动力。设置了网络展销平台——“网上展厅”,线上线下同步展销,将“大学生创梦广场”办成一场广场式展销盛会。此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
(三)自身层面
大学生应该提高对创业素质的自身培养,学习相关创业知识,了解创新创业条件,还可以辅修一些法律知识,金融等知识,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合适的公司去实习,掌握有关公司运营的流程,还可以去创业咨询公司去实习。比如我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园和实习基地,给学生踏入社会前一次练兵的机会。我们大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时间充裕、精力充沛、年轻富有激情等。
因此,我认为对于我们高校来说任重而道远,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结合实践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有了这些精神和意识,才会更好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6SJB710062
参考文献:
[1]唐瑶.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5).
[2]董丽娜,杨洋.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及思考[J].轻工科技,2015(8).
[3]唐德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
[4]伏敏,等.新形势下四川省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商,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