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平
摘 要:我国目前民生事业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残疾人就业,同时该项问题也是社会保障工作非常重要的任务。据此,针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深入讨论当下残疾人面临的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残疾人就业现状的对策,以期能最大限度给予残疾人就业保障,为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社会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94
1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
从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全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口分别为2071万人和6225万人。通过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政策完善,虽然已实现就业的人数为2266万,但仍有多达858万具备劳动资质的适龄残疾人未实现就业,且每年以30万人的基数不断增加。残疾人就业具有方向窄、规模小、层次低和稳定性差等特点。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渠道主要分为三个:个体就业、集中就业和法律规定单位强制吸纳。就业政策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形成就业保护政策、提供就业援助和完善配套服务。
2 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保证残疾人就业率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基本出路,研究者根据所提到的情况,总结了残疾人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残疾人就业率低、岗位层次低,有研究指出,现已就业的残疾人群体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有36%,同国内就业整体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就业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就算已就业的残疾人都可能随时面临失业;此外,不同残疾类型以及地区城乡差异较大等因素也是影响残疾人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城镇地区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社会配套服务要优于农村地区,东部优惠政策多于西部;就业的残疾人群主要从事一些收入较低收入的行业,而且一些招聘单位在录用残疾人时,80%左右的岗位所开的工资是当前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以至于少数残疾人的收入同低保线接近,失去了参加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3 提高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措施
3.1 完善政府责任体系,强化立法执法力度
“十一五”以来,我国完善并通过了多个针对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保障的法律政策,但落实情况则令人担忧,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就业竞争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政府部门与司法部门应紧密联合,深入贯彻落实我国出台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要着力加强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问题。此外需加强行政立法力度,对残疾人应享有的就业权益进行依法保护,以残疾人就业能力为依据,规范其就业工作,适时提供就业培训,并约束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3.2 健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残疾人能力建设
(1)政府部门需提高残疾人医疗福利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康复机会。其实很多残疾人经过康复治疗均可得到改善或康复,但因个人经济条件不善无法承担大量费用。若残疾人能完全康复,就能减少残疾人基数,缓解我国残疾人就业压力,即使未完全康复,也能充分改善残疾程度,从而促进残疾人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2)加强残疾人的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无论是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还是从残疾人个人角度,对这一群体投入教育资源可保持高收益率。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显示,给予残疾人群体就业和素质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手段。大部分残疾人文化水平不足,缺乏必要的就业核心技能,因此政府部门需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培训资源,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运行体系,例如针对残疾人求职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更新企业用人信息和培训信息,从而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有保障的平台。
3.3 巩固现有的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式
纠正残疾人错误的就业观念是巩固现有就业渠道的前提条件,由于残疾人在社交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加上长期以来没有工作,残疾人与正常社会生活环境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隔阂,以从而造成了残疾人尊严和独立人格受到伤害,让他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影响了他们走近和融入社会。所以社会和政府不仅要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就业配套服务,更加要注重引导残疾人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生活,多关心和爱护残疾人,逐步引导其走出心理阴影,加强残疾人自尊、自强以及自我保障意识和适应就业能力,让残疾人也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证明自己的价值。
4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各项政策改革深化背景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矛盾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我国民生事业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各界以及公民个人共同努力,加强残疾人在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巩固现有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丰富就业形式,同时,完善残疾人就业法律体系,经过长期不懈的优化和完善,确保残疾人真正地受惠于就业中。
参考文献
[1]张琪.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黄淑敏.福利企业在残疾人就业中的作用分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