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农村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2016-12-26 12:38沙楠欣赵海云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6期
关键词:土葬棺材墓地

沙楠欣 赵海云

摘 要:在可持续化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华中地区农村传统的土葬和名义上的火葬实为二次土葬的习俗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为此,就如何以村民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葬地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实现葬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葬用土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93

1 农村葬用土地使用现状

1.1 土葬实质没有改变

在当代我国的农村,“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仍然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逝者入土这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并且短时间内这种思想不会有太大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华东、华南,东南地区现在仍主要以传统的土葬为主。部分农村地区实行了火葬,但并未改变入棺埋葬的形式,实为二次土葬。

1.2 墓地分布散乱

大部分村民仍然相信风水一说,认为人死了后一定要葬一块风水宝地,这样可以给子孙后代带来财运、官运,保佑一家顺顺利利。所以没有家族集中墓地,大多数为“看中哪块葬哪块”,如果没有土地使用权,则从其他村民手上购买或者交换。造成墓地分散的现状。

1.3 荒墓数量增加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一部分农村居民搬到城市改为城市户口。他们在城市定居、工作、养儿育女。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由于长期不在农村生活,再加上祖辈的墓地太过分散有些甚至没有墓碑。导致记不清墓地位置,墓地渐渐荒废,无人祭拜,变成荒墓。

2 葬用土地和土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2.1 葬用土地占用耕地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小于世界人均水平。据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人均耕地为0.2公顷,而中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如果葬用土地不加以限制,则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会继续减少。

2.2 葬用土地重复利用率不高

由于出于对祖辈的尊重,土葬都用了优质的棺木,并在棺木上刷上防腐防水的油漆。导致土壤不能自然分解。由于现在墓地分布散乱的现状,百年后后辈祭拜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土地中的棺木并未完全分解,这块土地仍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2.3 葬用土地造成周围土地闲置浪费

[ 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葬用后,由于农村居民“冒犯先祖”,“阴气太重”等观点,人人敬而远之,导致葬用土地周围耕地出现无人愿意耕作或作为他用的情况,又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不能有效被利用,这就导致了土地的浪费。

2.4 葬用土地容易受到污染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部分疾病治疗时会使用放射元素,造成人死后放射性元素残留,土葬时很可能污染土壤。在者则是现在土葬必备品棺材。由于现在棺材都是提前自己打造好或者在棺材铺购买。棺材表面都会刷好防腐的油漆。但这些漆不一定符合国家安全环保的规范。直接接触土壤,会对将有毒物质带到土壤里,严重将导致土壤不能再次利用。

3 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化发展途径

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当前土葬仍然是农村居民所能接受的殡葬方式的基础上的。在无法改变殡葬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葬用土地再利用或重复利用。

3.1 根据村民的认知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根据村民的认知程度,能够接受火葬的地区,则可采用建立家族祠堂,将骨灰坛和灵位按照辈分排放在祠堂里。该方式在中国古代便存在,村民们更容易接受。家族祠堂方便了后辈们祭拜和文化的传承。同时有利于节省土地。

而对于村民思想比较封闭,在一段时间内仍不能接受火葬的地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地区葬用土地管理体系。

3.2 农村地区葬用土地管理体系

3.2.1 对葬用土地获取加以限制

为实现葬用土地的可持续化发展,应当明令禁止葬用土地的私自转让和交换。对于葬用土地的使用应提前报批,不得影响农村的建设和耕地的使用。

3.2.2 建立集体墓地

村委会可以学习城市里墓地的建设和管理,在山地或者不能利用的荒地建设各村集体墓地。并对各户使用的墓地规划划片。

3.2.3 对独立墓地做美化要求

对于不愿意集体墓葬的个体,在报批通过的情况下。对于墓地做外观美化要求。规定坟墓的大小,墓上植树代替坟头。

3.3 倡导环保材料

现在农村的棺材获取途径主要为两种,一是村民看中一块木材,请人在家里提前打造好。二是在棺材店购买。这些棺材很大一部分没有通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测。有关部门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的同时,要倡导环保新材料。发现并使用易被生物降解吸收,甚至可以加强土壤养料的新型材料做棺材。实现百年内农村葬用土地的回收再利用。

4 总结

通过调查与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农村现有的土葬方式及村民对墓葬方式较为根深蒂固的思想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葬用土地管理体系的建立,逐步缓解甚至解决葬用土地和土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葬用土地的重复利用和重新利用,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最终造福我们的后代。

参考文献

[1]吕佳,张聪达,林静.关于殡葬设施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14,(05):9096.

[2]汤庆园.殡葬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张凤荣,朱凤凯.基于功能分析的农村墓地集约利用与建设模式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3):151154,176.

猜你喜欢
土葬棺材墓地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官财”的故事
寻找大象墓地
山西晋南农村地区土葬礼俗制度的法文化思考
在巴黎墓地徜徉
Passage S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