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中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2016-12-26 15:02宦梅丽曹丹丘许能锐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

宦梅丽 曹丹丘 许能锐

摘要:大学生的求职方式从传统的现场招聘会求职转为网上求职和现场招聘会求职方式并重,这为大学生个人信息泄密提供了更大可能性。求职中涉及的大学生信息多而广,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的信息进行非法收集,可能为求职大学生带来经济损失。为避免求职时由于信息安全问题造成损失,大学生应注意搜集和分析招聘企业信息,通过合理填写和管理个人简历、防范“网络钓鱼”等手段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信息泄密;信息诈骗;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034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力度的加强,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每年毕业生即将就业之时都是“最难就业季”。许多大学生目标工作地点与求学地点的不一致,传统的现场招聘会招聘求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其求职需求,导致网上求职的盛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征和信息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信息是一种资源,拥有它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立足。大学生求职时,必须填写个人简历,里面涉及太多个人信息,便引来不法分子对信息的觊觎。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能够对大学生信息进行搜集并用于诈骗活动以获取利益。作为大学生,如何搜集和分析招聘企业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侵犯?这对于即将求职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概述

2.1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

大学生在进行求职时,一般需要填写个人简历,简历中包含了大学生的各类信息。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2.2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

由罗森林,王越等人发表的《网络信息安全与对抗》一书中对“信息安全”是如此定义的:“安全”是损伤、损害的反义词,“信息”是运动状态的表征与描述,“信息安全”的含义是指“信息”的损伤性变化。大学生在求职中的信息安全不仅包括个人信息本身的损伤、损害,还包括在信息时代由网络谣言、信息霸权引发的安全问题。因为在进行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有可能会受到的各种影响不仅仅是在求职时个人信息受到损害,还有遇到不法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设计虚假网站等窃取大学生的信息等。

如今各种虚假钓鱼网站泛滥,各种求职网站上发布着形形色色的虚假招聘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窃取求职者的信息,再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对求职者进行诈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网上求职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只有对其进行解决,才能使大学生安全地进行求职,防止信息泄密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3大学生求职中信息安全问题

3.1大学生求职中信息泄密问题

为了解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从个人信息在求职中泄密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发放了1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并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大学生在进行现场招聘流程中,信息泄密的环节主要是投递简历到初次面试中的简历筛选环节。招聘单位获取了大学生的个人简历中的信息,其用途是否只是用于招聘员工、招聘单位怎样处理个人简历也并不为大学生知晓。在大型招聘会结束后的现场,地上堆积的简历随处可见。这些简历若是被不法分子购置和收集,那大学生信息泄露无疑,导致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3.2.2网上求职

大学生网上求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地求职的困难、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方便,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导致了求职大学生的信息安全问题。网上求职中信息泄密的渠道多、泄密方式更是多样。

与传统求职流程相比较而言,多了前面在互联网上从进入招聘网站至浏览招聘信息五个环节。而正是这五个环节,使大学生信息泄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3招聘企业利用求职大学生信息进行诈骗

信息经济学表明,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能对信息劣势方的利益进行损害。通过对求职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他们可以了解求职者的相关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商业用途,更有甚者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作为诈骗求职的介质。据美国隐私研究机构EPTC透露,大部分网络服务商会根据追踪软件得到的信息,向用户有针对性的发送广告。不仅如此,存在着一些网络服务商,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将收集到的信息贩卖给其他需求者,或者有的会将信息与其合作伙伴进行交换,从而掌握更多的个人信息。有的网络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再通这些信息对求职者进行诈骗,骗取其财产,更有甚者骗取其人身自由。

大学生求职中因信息泄密导致不法分子利用其个人信息对其进行诈骗的案例比比皆是。通过各种诈骗方式和手段,不仅有直接骗取大学生财产的,还有利用个人信息骗取家人财产、骗入传销陷阱,更有甚者采用技术手段,如病毒技术、木马技术等将大学生个人信息盗取再造成其财产损失。

4对策研究

4.1搜集招聘企业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通过信息搜集媒体从信息源到目的地的转移过程,广义上,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活动包括信息定义、信息获取(查询和访问)和信息利用(分析、解释)。上文的分析可得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与招聘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在求职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故对招聘企业的信息进行搜集是十分必要的。可通过如下渠道搜集到招聘企业的信息:(1)第三方招聘求职网站;(2)公司官方网站;(3)老师、同学、本专业上届校友;(4)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网站或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公开网站;(5)从搜索引擎。

4.2分析招聘企业信息

所谓信息分析,过去也称情报分析,是在信息调研的基础上,以对大量已知的信息的内容进行整序和科学抽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深加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过增值的信息产品,从而为决策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在求职中搜集到的招聘企业的信息未必真实可信,只有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信息分析才能在求职中进行决策。

现场招聘会求职。大学生在进行现场应聘之前,需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核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再到人才市场或招聘地点的总台进行咨询,对比现场招聘会企业的信息。

网上求职。首先,大学生需要将搜集到的企业信息和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将值得怀疑的招聘企业的信息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其次,将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网站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接到电话通过面试时询问公司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最后,在确定一切无误之后参加面试,注意各种案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分析面试的场地、情景,保护人身安全、保证自己信息不泄密。

4.3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连接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等特征;基于这些特点,网络中各种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跨越地区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得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终端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的这个特点为个人信息泄密带来可能性。大学生在求职中应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因信息泄密导致财产损失乃至人身安全威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4.3.1合理地填写和管理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中暴露太多个人信息,有效管理个人简历是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关键举措。如何有效管理大学生个人简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不进行“广撒网”式投递简历;(2)简历中重要的和隐私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3)在通过第三方招聘求职网站进行简历公开设置时尽量设置成保密简历。

4.3.2防范“网络钓鱼”

不法分子能够通过在一些正规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一旦求职者进入他们预先设计好的钓鱼网站,便会步步为营,诱导求职者泄密其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及密码,造成求职者的经济损失。求职者应注意:(1)面临招聘企业发至邮箱、手机、QQ等的网站链接时须警惕,应仔细检查域名是否符合企业原网站域名、是否存在可疑之处,再打开链接;(2)若进入了招聘企业要求进入的网站,须仔细查看网页底部的ICP备案号、版权申明等内容;(3)面临招聘企业要求下载压缩文件、插件、应用程序等须小心,很可能这些东西已经种了木马或病毒;(4)钓鱼网站中一般交易方式比较单一,它会要求求职者进行银行汇款,收款方通常为个人而非公司;(5)网站上设置账号密码是尽量避免使用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私密的个人信息,与网银、支付宝等涉及个人财产有关的账户和密码不能保持一致。

5结语

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可能为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如遭遇财产诈骗、信息诈骗和传销诈骗等。求职大学生可通过加强对招聘企业信息搜集和分析、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手段解决求职中的信息泄密问题,有效防范诈骗行为。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为信息泄密可能带来的损失,需做好防范措施,在信息泄密后也要能够对招聘单位的信息进行深刻剖析。只有步步为营,才能在求职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盗取信息的本领也在增强,诈骗手段和方式还会翻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求职中除了谨慎地采用防范措施,还要多关注求职诈骗案例,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以及各种因求职泄密信息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罗森林,王越.网络信息安全与对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122.

[2]宋鹏,王有凯.网络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探讨[C].第二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北京,2012.

[3]陈洪,秦喜杰.目标企业信息搜集研究[J].求索,2004,9(1):78.

[4]余波.现代信息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39.

[5]喻琳.网购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第4卷)总目次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WebSocket技术在信息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