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几处注释,有的不符合生活常识,有的没考虑到诗歌上下句对应的特点,还有的注释之后反而破坏了诗歌原有意境,给读者正确理解诗句含义带来困惑,需要修正。
关键词:教材注释;生活常识;上下句对应
杜甫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录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中,其中两句“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教材中共有三处注释,笔者认为皆不准确。先录三处注释如下:①挂罥:挂着,挂住。罥,挂。②长:高。③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按此注解,此两句意为:向上的挂在了高高的树梢头,向下的飘飘转转沉到了水塘中。
我们先从生活常识入手。试问,有谁见过茅草飘落在水面即时会沉到水底的?我们说“即时”,是从诗中描写的情境来说,时间不会太长。教材注释“沉塘坳”必有误。其实,此处对“坳”字有单独注解,说是“水边低地”,则“塘坳”应为“水塘边低洼处”之意。如果解释为“沉到池塘水中”,则“坳”字无落处。那么,“塘坳”是否是所谓偏义词?姑且不论古诗文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这个事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证明“塘坳”实是两个词。诗歌创作往往会注意上下句对应,这在律诗中间两联尤为注意,即便此诗非律诗,但两句句式相同,还是容易看出。上句“林梢”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对应的“塘坳”也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也就是说,“坳”字在诗句中应有实意。这里注解错误源于“沉”字。“沉”字最常用为“没于水中”,但非其唯一义项。《汉语大字典》释“沉”有“降落”意,并引清代沈起凤《三姝媚》句“斜月初沉,秋正在晓天新雁”为例。此处“沉塘坳”当指“降落在水塘边”而非“没于水中”。
再看,“沉”为动词,与“塘坳”构成动补结构(或称述补结构)。“沉塘坳”对应的是“长林梢”。对“长”字,我觉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形容词,和“林梢”也构成述补结构,“长于林梢”。教材中注“长”为“高”,也是把“长”看作形容词的。但若是这样,似乎没必要注解,“长”直接就可理解,“高”反而给人感觉很生硬,仿佛茅草直挺挺竖在树梢上,而“长”则更有飘动感,“长”的繁体字形“长”上半部分本身就表示飘动的长发,由形睹义,更契诗意,干嘛多此一举呢?但是“长于林梢”的理解合适么?这是在比较,诗中怕是无意突出茅草之长。二是作动词。《汉语大字典》引《礼记·乐记》句:“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并引郑玄注:长言之,引其声也。此处即注“长”为“引长,延长”意。“长言之”,即“延长声音”。用此意释“长林梢”,则意为“延长了树梢”。但这样的话,“长林梢”就是动宾结构,是不是和“沉塘坳”不对应了呢?其实我们为了表述方便用了现代汉语语法概念,古人是不管这些的。我们可以简单地看,就是一个动词接一个偏正意义上的名词性结构,或者说是一个动词接两个名词。当然我们还可以不细究“长”的词性,就把“长”和“沉”看作是谓词与谓词的对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改”与“寒”的对应如此自然和谐,一点不觉得生硬。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取消对“长”的注解为好。
最后来讨论“罥”字。教材释“罥”为“挂”,那么“挂罥”就成了一个词义完全相同的并列结构的词组,这样的词组当然不少,可是看跟它对应的下句中“飘转”一词可以知道,“挂”和“罥” 意义一定不完全相同。《汉语大字典》引王筠《说文句读》:罥或作羂,省作罥。“罥”字上部“罒”旁实为“网”字,“罥”本意为捕鸟之网或用绳索系取鸟兽,泛指悬挂、缠绕。也就是说,“罥”除常用为“悬挂”意外,也可作“缠绕”讲,这个意思放在诗句中,正合语境。
由此,我们可以修正教材中的注解:①挂罥:挂住或者缠绕着。罥,缠绕;②沉塘坳:落到池塘边。坳,水边低地。两句诗的意思是:向上的挂在或者缠绕在树梢头,像是将树梢延长了一般,向下的就飘飘转转落在了池塘边。
我们欣赏诗歌当然不必非得如此生硬翻译,教给初中学生的,更不必如此复杂,但教师对词语的理解应该越清晰越好,这样才会拿捏得住教学的分寸,不至于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作者简介:陶再权(1971—),男,安徽省当涂县姑溪初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