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尔尼沙·喀哈尔 戴新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应用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 各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治疗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为(41.26±3.11)mm Hg (1 mm Hg=0.133 kPa)、治疗后为(13.12±1.21)mm Hg, 常规组治疗前为(41.24±3.10)mm Hg、治疗后为(17.82±4.88)mm Hg。治疗后两组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
切口白内障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确切, 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优点,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6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病, 可对视功能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患这种疾病的人数也逐年增多, 是影响老年人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急性闭角型表光眼发病急、致盲率高, 如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患者失明,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主张采取联合手术的方式, 以期在提高患者视力的同时有效控制眼压[2], 一般先采取药物控制眼压, 眼压平稳后再进行手术。本院采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8例(1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 各9例。其中常规组男5例, 女4例, 年龄56~81岁, 平均年龄(66.8±6.7)岁;治疗组男6例, 女3例, 年龄55~82岁, 平均年龄(66.5±6.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抗青光眼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先行小梁切除术, 了解患者的白内障情况, 待患者白内障发展至适合手术阶段再行摘除白内障手术。治疗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术前使用利多卡因进行眼球表面麻醉, 鼻上方以穹窿为基底做球结膜瓣, 在鼻上方做反眉型或直线型的4.5~5.5mm的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 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 进行连续开罐式截囊或者环形撕囊, 充分进行水分层与水分离后, 将晶状体核旋转进入前房, 注入黏弹剂, 娩出晶状体核, 使用注吸式针头进行残留皮质的清除。再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 置换前房内的透明质酸钠, 观察切口的密闭情况, 若发生渗漏情况应间断缝合。手术结束后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结膜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降低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组<0.1 0例、0.2~0.3 1例(11.11%)、0.4~0.8 8例(88.89%), 常规组<0.1 0例、0.2~0.3 3例(33.33%)、0.4~0.8 6例(66.67%)。治疗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情况对比 治疗组治疗前为(41.26±3.11)mm Hg、治疗后为(13.12±1.21)mm Hg;常规组治疗前为(41.24±3.10)mm Hg、治疗后为(17.82±4.88)mm Hg。治疗后两组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 老年人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 青光眼与白内障合并发生使老人年的视力产生急剧下降, 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失明,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 其晶状体逐渐由清晰变为混浊且逐渐加重, 发生膨胀、扩大及增厚, 使晶状体位置向前产生移动使前房变得更浅[3]。由于晶状体紧密连接着虹膜, 在房角即将闭合时, 眼内压聚然上升从而引起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目前临床采取单纯抗青光眼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单纯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该疾病具有不错的效果, 患者眼压降低明显, 但无法对白内障的症状进行治疗[4], 需进行第2次手术进行白内障摘除, 这必然会影响眼部组织, 增加并发症的发病率,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也增加了白内障手术难度[5]。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提高, 微创手术的兴起, 联合手术为患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者提供一次性解决两个疾病的机会[6]。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中常采用的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 该手术治疗原则是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眼压, 症状缓解后进行手术治疗[7], 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晶状体摘除可有效缓瞳孔解阻带来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消除复发的风险、降低眼压[8]。此手术可使晶状体悬韧带得到拉紧, 关牵拉小梁的网孔, 使房水流出量增加, 手术操作难度小, 并发症少, 且手术费用低, 治疗效果明显。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在降低眼压及视力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但需注意的是, 进行此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将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方可进行手术, 患者术前检查应相对完善, 这更有利于医师的手术操作及患者的术后恢复。
总之,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经济负担小等优点, 帮助患者提升视力及生活质量, 临床中适合此手术的患者, 应尽快施行手术。
参考文献
[1] 王金平, 丁明红.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学工程, 2015(10):93.
[2] 白慧然, 张辉, 李卉, 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巩膜咬切术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1):2990-2991.
[3] 张亦田, 郭灿新, 张远超, 等.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4):736-738.
[4] 丁春丽.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4):86.
[5] 郑旭娜. 2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观察. 健康之路, 2014(4):108.
[6] 陈学军, 文梦灵, 范秀萍. 小切口手法非超乳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实用防盲技术, 2014(4):145-147.
[7] 惠靓, 高磊, 白晓宁, 等.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0):3348-3349.
[8] 唐春舟, 洪卫.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 PACG 合并白内障.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1):147-149.
[收稿日期: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