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歌特性析

2016-12-26 12:34刘正维
黄钟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原色

刘正维

摘要:文章从“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辩证关系入手,沿着我国旋律构成的民族性、调式调性的特殊性、节奏腔式的戏剧性和结构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剖析了湖北民歌对于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地方风味的细腻、形象而独特的表现。

关键词:湖北民歌;三音列;三原色;扬调;屈调

“民歌”是群众自己创作、创作自己、自己表演、自己欣赏、自己传播的“五自”歌曲。是直接倾吐群众的甜酸苦辣,富于民族性与地方色彩的歌曲,自然也是群众最钟爱的歌曲。

《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两千多年前诗歌王国的先贤就已明言:“歌”出自于“心”,出自于“情动”。今天研究传统音乐特征就不能离开人们的“心态”。而心态又受制于人们繁衍生息的地态。一定的地态——客观环境——制约着人们一定的心态——主观能动;一定的心态制约着人们一定的史态;创造出一定的语态;形成一定的乐态。不言而喻,“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等“五态”。是互为因果、彼此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自然成了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必经程序。其中的“乐态”则是对音乐本体研究的主攻方面。宜须沿着我国旋律构成的民族性、调式调性的特殊性、节奏腔式的戏剧性、和结构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简称“四径”)逐一剖析,方能“淘出金沙”。不入其内,焉知其究!

一、先理“五态”

湖北处于汉族的中心地区。北边是北方的豫陕,南邻是南方的湘赣,西靠西部的川渝,东邻东部的安徽。四周邻居都东西南北分明。唯独湖北“多可”:广东同胞说湖北人是北方同志,河南老乡谓湖北同志是南方人。哈哈!湖北这方“中心宝地”,既是“北方”,又是“南方”;既没有北方的寒冷、风沙和干燥,也没有南方的炎热、台风和潮湿。西有雄伟的大巴山、巫山和神农架宝地,东北有连绵省界的大别山,东南有幕阜山为屏障。长江横贯东西,汉水直达豫陕。“九省通衢”,交通四达。中南部毗邻洞庭湖,是湖北的鱼米之乡,丰收年景,“黄狗子都不吃锅巴粥”;鄂北中部则是一展平原的粮仓。善哉!湖北处于南北交界的中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景秀人纯。是一方鹤立鸡群的风水宝地。

(一)地态制约心态,心态创造史态

湖北属古楚国,在楚国这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芸芸众生,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和耿直。又有南方人的细腻、委婉与柔情。特定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劳动生产,制约着人们的常年生活,铸造了人们安居乐业,自强不息的秉性。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楚国800年兴衰历史的影片。第一集说:3600多年前,楚人在商朝军队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重回中原。商被灭后。楚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在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下,北归无望。楚国国君熊渠以封子为王的惊人之举,发出一个石破天惊的信号,楚国要使天下刮目相看!对于3000年前创造了辉煌历史的楚国,今人知之甚少。他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都出现在楚国大地。它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诸侯国,也曾经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然而,秦始皇焚书坑儒。使楚文化长期沉埋于地下。关于这个伟大王国800年的历史,和它创造的种种文化成果,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楚国的历史也被风干成了《春秋》中的寥寥数语。幸运的是,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不断出土了楚国的文物,逐渐让人们发现了楚国强大的真实史况。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就曾是楚王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铜矿资源,使楚国强兵富国,雄霸一方的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湖北这方楚地上的臣民,原来是由中原南迁的同胞和本地人群组成的大家庭。

(二)多彩的语态

各方语音,直接关系到民间音乐的旋律。南北集聚的芸芸众生,从劳动生产,生活习俗,人群秉性,语言属性等人文状况,呈现出几个大小不等的语言属区:

1.汉水中上游两岸的鄂西北,东至大别山西端,属鄂西北的“中原官话区”;

2.大别山西南麓直至湖北境内的长江东段,属“楚方言区”;

3.幕阜山东北到鄂东南的长江南岸。属“赣方言区”;

4.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直至鄂西南的清江流域,属“西南官话区”。兹将湖北几个区不同的语音声调与普通话对照于下(见表1):

表内鄂东南的赣语比较特别;它与楚语均为阴、阳、上、阴去、阳去、入六声。其他大都属阴阳上去四声的官话区。但都各具自身的特色:

普通话是阴平高平,阳平中升,上声低降升,去声高降;西南官话大体是阴平高平,阳平低升,上声向下,去声向上,后二者与普通话相反;中原官话更特别,阴平中升,阳平高降,上声高,去声低。全与普通话相反进行;紧靠大别山西南麓地区的楚语,从大悟直到麻城、英山、黄梅,也近似阴平低阳平高的“中原官话”。

如此观察,湖北的语音声调可否视为四大片:鄂西北与鄂东北是有同有异的两大片;从武汉到鄂西南为大同小异的另一片;鄂东南为特殊片。

由于语音直接影响到声乐曲旋律的形成,从事民歌、曲艺和戏曲的行家们,一直非常重视并强调语音声调对旋律的直接影响,“依字行腔”几乎是一条“法律”条款。对否?对,但不绝对。当还没有旋律的时候,我国声乐曲的旋律大都是依字行腔“嗟叹”出来的。当某种旋律大体稳定下来并被公用之后,此时就可能从依字行腔过渡到依腔唱字。在曲艺、戏曲中常常存在这一现象。如谭鑫培在《空城计》城楼的【西皮慢板】中唱成了“我本(奔)是卧龙岗”;梅兰芳在《醉酒》中唱成“海岛(盗)冰轮”,都将上声字唱得很高。因为这里不唱高就不是生角【西皮慢板】或【四平调】的“味”了。“苏三离了洪洞县”,“强盗兴兵来作乱”,“洪洞县住了一年整”等四声排列不同的唱词,大都用同一句旋律演唱——依腔唱字。这都是被原有旋律制约的结果。有智者意识到不妥,才又回过头来依字行腔。于是。现代戏《杜鹃山》中柯湘唱“无产者等闲看”,“家住安源”,“杜妈妈”,“雷队长”等唱词时,都是“依字”而“行”出了原来没有的京剧新“腔”。所以说,“字”与“腔”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开始腔随字走,后来字随腔行。不过,在民歌中,由于旋律的反复使用率不像曲艺与戏曲的声腔使用那样普遍,大都是歌手依据语音“嗟叹之”,顺口而韵。因此,湖北几个区的语音,在很大程度上仍制约着民歌旋律的分布。

(三)湖北民歌分类

北宋苏东坡《仇池笔记》载:“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解,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土人谓之山歌。”一千年以前湖北就叫“山歌”。

《寰宇记案·甲乙存稿》云:“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一日噍声,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音节极悲,水调歌或即是类”。古代就叫“扬歌”、“田歌”。

武汉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经几十年研究,提出了新的民歌分类。与原来分类的差别是:将另立于民歌之外的“歌舞音乐”归属民歌中的“灯歌”;另立了“风俗歌”、“儿歌”;根据湖北的实际情况,新立了“田歌”。即分号子、田歌、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有专家认为田歌应是号子,不宜另立。实际情况是,湖北的农耕生产,既不像北方一年有几个月地里无农活,也不像南方两广,一年到头农活根本就干不完。而是既讲究抢种抢收抢季节,又讲究精耕细作。抢季节时,为了不误农时,庄稼人自发组织互助组性质的集体劳动(鄂西北叫“唐将班子”,有钱人家则顾工抢)。这时要连着天天干。为了消除疲劳,“鼓舞士气”,还自发地组织歌师傅敲锣打鼓,有的还吹奏唢呐,一唱众和,欢腾于田野唱“薅草锣鼓”鼓舞士气。面对着抢季节时持续的紧张劳动,歌师傅还必须根据上下午的不同时段的体力情况和情绪张弛,演唱不同强度和速度的歌曲,形成庞大的联曲。如长阳《薅草锣鼓》:

上午唱【叫歌子】、【喊高二黄】、【扬歌子】、【赶号子】、【穿号子】,后两个曲子唱得最多;中午唱【叫歌子】、【喊高二黄】、【扬歌子】、【赶号子】、【中午号子】、【龙摆尾】,后三者唱得最多;下午唱【一声号子】、【偷花】、【两声子】、【插曲】以及【赶五句】,最后一曲唱得最多。

很明显,高亢、复杂、长大的都在上午、中午精力充沛时唱,下午已近疲劳,多唱小调、插曲。最后再赶赶工。调理的节奏十分科学。曲中的“号子”并非一唱众和、统一劳动节奏的强体力劳动歌曲,而是一般性的一唱众和的歌曲。

稍作细观,就会发现“薅草锣鼓”是一种包容广泛的大型联曲。有山歌性质的扬歌,一般劳动时唱的薅草歌,包括单曲《情姐出来收衣裳》《小女婿》《薅黄瓜》,以及其他歌曲,如《偷花》及若干“插曲”。但是没有需要统一劳动节奏的强体力劳动歌曲。此即“郢中田歌也”。

二、再探“四径”

(一)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外部装束,一听就能激发人们的感应,是音乐的入门栏。

1.三和弦与三音列

旋律的构成,中西方大有区别。欧洲传统音乐(以下简称欧洲音乐)中的旋律,大都关系到七声音阶中的三个大三(正三)和弦(大调)、三个小三(副三)和弦(小调)和一个不协和的减三和弦。如《平安夜》的四部合唱,旋律几乎就是IⅣVI的和弦连接。所以为欧洲音乐配和声或配器,水到渠成,驾轻就熟。如果要为湖北应城的徵羽色的商调式民歌《绣荷包》配置多声部。是使用大和弦还是小和弦?还要不要IⅣVI?这就不会那么水到渠成,驾轻就熟了。只有将就为之,灵活处之,甚至“削足就履”……

为什么中西在这方面难以“兼容”?因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不存在三度叠置的和弦。“三音列”是我国民族旋律构成的民族性高招:即依靠五声音阶中各相邻的三个音组成各种“三音列”。并且借用美术界红黄蓝“三原色”调配成五光十色的原理,构成音乐的徵、羽、宫“三原色”三音列,然后再去调配成万紫千红的民族旋律(见谱1)。

上图方框内的多种三音列,实际上只有“do la sol”、“re do la”、“mi re do”三个母体三音列。以“do la sol”为母体移位成“sol mi re”;然后上行成“re mi sol”、“sollado”。形成了有“sol”音、属于徵色的四度三音列群;以“re do 1a”为母体移位成“la sol mi”;然后上行成“mi s01 la”、“la do re”。形成了有“la”音、属于羽色的四度三音列群;此外还有一个独立的“mire do”宫色三音列。以上三类三音列都有自己特殊的表现性:徵色三音列群的终止(主)音上方大都是大三度,有似和声学的三个大三和弦群,显得开朗、豪放、辽阔、明亮。羽色三音列群的终止(主)音上方都是小三度,有似和声学的三个小三和弦群,显得柔和、优美,甚至压抑、暗淡。“mire do”是唯一的大三度三音列,有似和声学中独立的不协和的减三和弦。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减三和弦是欧洲和声学中,与协和和弦形成强烈对比的审美需要而存在的。我国的“mire do”,则是稳定民族音乐大局的“定海神针”,若它不出现,则调式调性始终具有不确定的游离性(见谱2)。

谱2中,由于“mi”没有出现,所以,不一定是A宫终止,还可能是A徵调终止。只有出现了#c,才结束于A宫调终止(见谱3)。

潜江民歌《催咚催》是一首轻松诙谐的打麦号子,如何调配这首主歌带副歌结构的旋律色彩呢?首先在主歌A(a+b)+B(a+c)的结构中,连续三小句突出刚劲明亮的徵色宫终止句,显示劳动的气氛;接着c句却以较柔和的徵终止唱“姐儿面前”表白情爱。真是“细腻”!待到“副歌”唱“催咚催金梭……”等下力气劳动的关键处时,神情大变,急转高音区连续上下六度大跳的刚劲挺拔的宫色三音列,突出表现了这首劳动情歌的粗犷与欢快(见谱4)。如此科学而细腻地处理音乐的表现性能,以致强弱有序,弛张有度,使我们不得不对民歌刮目相看!

而以羽色三音列组成的利川羽调式小调《柑子树》,就显得柔和、深情、优美得多。歌中“柑子叶”和“拾不得”后面婉转柔美的拖腔,更展现出男女间的深情厚爱。

2.三音列的基本变化

欧洲和声学有和声外音,省略音,以及各种和弦转位。三音列同样有下述诸多变化:(1)本位三音列可以连成委婉的级进型旋律;(2)加入若干音列外音,则形成曲折深情的华彩型旋律;(3)三音列作各种转位,或省略中间音,则形成奔放刚烈的大小跳进……各地人群根据自己不同的心态特征、语音起伏和情感描绘的需要,运用三色三音列以及变化形态,创作出了五颜六色的民族旋律。

3.三音列的地方性布局

三音列既不是在全国乱点鸳鸯谱,杂乱无章,也不是平均分布,而是受着“五态”的严格制约。

(1)汉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地态环境相对较好,心态也必然宽悦。特别是湖北北邻陕豫,几千年的优越史况,大多喜用徵色和宫色三音列。包括徵色徵调式、徵色商调式和徵色宫调式。民歌、器乐、曲艺、戏曲,大都如此;很少使用羽色三音列。这就使得湖北的西北部也多徵色和宫色三音列,以及徵色的徵调式、商调式和宫调式。如枣阳田歌《如今山区变了样》。歌曲属徵色,是上句终止在宫音,刚劲明亮;“re sol(↓)si”则是具有调性变化、展现陕豫特征的大跳旋律;加上阳平高、去声低的中原官话声调,展现了湖北地区内中原后裔歌唱劳动歌曲时粗犷豪迈的传统。

(2)鄂东北的《麻城调》(绣荷包)又另具一格。虽是一首上旬宫终止,下句徵终止的北方普遍的徵色歌曲;但它以级进为主的抒情性华彩旋律,又近似南方歌曲。说明它既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的一首徵色徵调式的中部歌曲。

(3)鄂东南大冶的小调《五爱大脚》,是“赣方言”老苏区妇女解放小脚的欢歌,也是属于纯徵色的徵调式歌曲。它“普通化”了的本地语音,以及旋律中多次从“mi”到高音“do”的向上六度大跳,和“la”到高五度“mi”的大跳滑音装饰,加上几次“唷荷唷荷唷荷唷荷荷”,将语音的特色与欢快的情绪合二为一,朴实,泼辣,充满朝气。

(4)江汉平原虽是鱼米之乡,但在历史上常是“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四处逃荒。远走他乡。一方面“含着眼泪去卖唱”,同时也受到外地文化的感染。三音列的色彩调配亦呈多样。

1)纯徵色。这类最多。小媳妇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潜江田歌《越想越心伤》(见谱5),就是顺着当地语音,在跨越十四度的音程内,高去低回,伤心哭诉的纯徵色旋律。它的A(a+b)B(c+d)四小句终止音顺序是“sol”“do”“re”“sol”,是一首上句宫终止、下旬徽终止的北方型两句体的徵调式歌曲。颜色则有点类似陕北孤独凄凉的《脚夫调》,不过是加进了不少音列外音、特别委婉的中部歌曲。

2)徵羽色。这类形式多样:首先是两句体徵羽色的《小白菜》A(a+b)+B(c+d),属于太行山以东的东北板块型;其次是A句商终止,B句徵终止,C句羽终止,B句再现徵终止的四句体徵羽色,如《孟姜女》。属于影响广阔的南方型,如江陵的《喇叭调》(秧田歌)的前段。鄂南灯歌《正月姐家来拜年》,亦具同样性质。唯独A句宫终止,B句徵终止,C句羽终止,B句再现徵终止的徵羽色四句体,是湖北独有、功德无量的中部型徵羽色歌曲。如应城民歌《妈吔》(见谱6),C句“一边走来一边看”羽终止,B句“真是看不完哪”徵终止。另外,在鄂西北的中原官话区也有少量徵羽色歌曲(见谱7),这类歌曲将传入湖北的纯徵色秦腔融入羽色,演变成湖北徵羽色襄河越调以及【西皮腔】;同时也催生了徵羽色【二黄腔】的形成,成就了我们的国剧——京剧皮黄腔耀眼于世!

3)徵羽色宫终止在民歌中不多见,但很有特色,兹举两例:

一是天门的《双撇笋》。第一句实为降B调的轻柔羽色,表现出姐妹游玩的轻快之意。第二句“上山打猪草”转入F本调;可是“昨天去迟了”,自觉内疚,于是变宫为角转入屈调,然后再以“re do sol”转回原调。第三句为第二句变化继续。嗣后稳定在徵色,结束在宫调式。短短五句腔,转了五次远近关系调。可说是民歌之最。

二是潜江的《十许鞋》,是情姐怀着关爱为情哥做鞋的许诺。答应为情哥做鞋,从正月做到十月,既有深情,又有歉意。开始唱的“正月”是羽色,轻柔甜美,接着转徵色,并在本调宫终止。第二段唱“二月”时,做鞋的进度还不大,深含歉意,但情谊是真挚的,滋味是甜美的。于是结束时清角为宫,转入下五度明亮深情的扬调宫终止。

4)徵羽色和羽色。江汉平原的这类歌曲不多。如天门的赶五句《火烧粑》(见谱17《喊我的情歌吃火烧》)就是一首渗透着徵色的徵羽色歌曲。另外,胡曼作曲的羽色歌曲《割早稻》,几乎已经流行成了民歌。与此同类色彩的还有湖北小曲《滴滴答》,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插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由是观之,江汉平原可算是民歌色彩相当丰富的地方。

(5)鄂西南是指神农架以南,包括宜昌直至鄂西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大地区。多少世纪以来,汉族与兄弟民族在这里频繁交往,相互影响。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的意思,相形之下其他都是外地人。从“五态”观察,这里山高地少,劳动艰辛,生活清苦。应是一方羽色民歌区。然而,长期的民族交往,民歌色彩亦呈多样化发展。

1)羽色民歌。前面例举过的《柑子树》就是一首抒情性的羽色小调,劳动歌曲“摇橹号子”《夔府开头把梢出》(梁思孔记录)也不例外,鹤峰的花灯,亦呈羽色。

2)羽徵色民歌。这是指原来土家族的羽色民歌,因受汉族徵色民歌的影响而“徵化”,形成羽徵色歌曲。曾有专家统计时,将大量土家族的羽徵色民歌,全都归为徵调式歌曲,说土家族民歌以徵调式最多,其次为羽调式。最突出的莫过于《龙船调》(见谱8《种瓜》)。歌曲只有第二行和第七行彼此近同的各两小节徵终止句。其他全是羽色。这是一首羽徵色民歌,不宜归属纯徵色。依张艺杰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土家族民歌的统计,这一地区的民歌仍是羽色居首位,其次是土家族的羽徵色,第三才是徵色。此外如《黄四姐》等都属于这类。北到神农架、陕南,西至川渝东段,都有不少这类歌曲。

3)徵羽色民歌。即徵羽色交融的旋律,最后终止在羽色,如《绣香袋》。第一句是从羽色转入徵色,并且反复强调了一次。但从“绣个狮子”的垛句起,一直回旋在羽色,最后羽终止。

4)羽徵色均衡的民歌。如《利川灯歌》(见谱9)。这首歌很有特点。头四句是四小节一句,接下去四句是前四句的浓缩(两小节一句,前两句反复了一次)。终止音顺序大体都是“re”la”“la”“sol”,色彩也是徵、羽、羽、徵。此歌用场广泛:玩灯唱,平常也唱,接送外地客人,在交通车上都唱,几乎成了土家族的“招牌”歌曲。《六口茶》也是羽徵各半的土家族民歌(见谱10)。第一句前半句是徵色,后半句是羽色;第二句前半句是羽色,后半句是徵色,羽徵均分。由是观之,鄂西南也是一方色彩斑斓的民歌区。

(二)调式调性

1.调式构成的原则

欧洲音乐的大小调,有赖于和声的功能效应。我国的民族调式,有赖于每个有独立意义,有停顿感的旋律片段给人以平衡感,以致使整个旋律也是在不断地平衡中演绎。是否平衡?既凭感觉,更可以量化计算。欧洲音乐的旋律构成(即过程)是宽松的,升半个音,降半个音,多一个音,少一个音,每个音长一点短一点,都可以。而终止(即结果)则是严格的,必须符合功能原则。我国相反,旋律构成(即过程)是严格的,不能随便地升半个音,降半个音,多一个音,少一个音,每个音长一点短一点,而必须符合平衡原则。而终止(结果)却是宽松的(多可的),只要符合平衡原则,宫商角徵羽都可以终止。正因为这样,湖北各地的民歌才能广泛地彼此自由吸收,多维发展。羽色变成徵终止,徽色之后羽终止;徵羽宫三色可以进行各种自由调配。

2。调式型号

宫商角徵羽五类调式,还因为上句终止音的不同,而形成多种不同的调式型号。以徵调式为例,上句宫终止,即属宫音支持的徵调式型号。宫终止强过徵终止,即上句强,下句稳,表现为粗犷强健的调式型号。此类调式因为“心态”使然,北方普遍;鄂西北直至大别山以南的长江北岸,到处都是这种型号的徵调式。如《锣一板来鼓一板》、《麻城调》、《妈吔》。如此类推,应城《绣荷包》属羽音支持的商调式,羽终止强过商终止,系北方属性。《喇叭调》、《正月姐家来拜年》、《六口茶》等商音支持的徽调式;利川灯歌等羽音支持的徵调式等,都属上句终止柔过下旬终止的调式型号。也因“心态”使然,这类调式型号南方普遍。

3.扬调与屈调

调性关系中西大别。西方将“fa”升高半音转入上属调(上五度),感觉较原调开阔、明亮、兴奋、向上。将“si”降低半音转入下属调(下五度),感觉较原调委婉、柔和、暗淡、压抑。而我国传统音乐的调性变化不是靠临时升降半音,而主要靠变宫为角或清角为宫。变宫为角是去“do”唱“si”转入上五度调,是“do”降低了,即委屈了半个音,故较原调委婉、柔和、暗淡、压抑,民间称其为“反调”、“屈调”、“败韵”。转入下五度调则靠清角为宫,即去“mi”唱“fa”,“mi”升高了半个音。较原调开阔、明亮、兴奋、向上,民间叫“正调”、“扬调”。转入上下五度调的表现性能,中西方恰恰相反。所以,江汉平原的《十许鞋》第二段去“mi”唱“fa”转入扬调,特别清新明亮,表现了女方更深的情爱。《双撇笋》开始从羽色转入徵色,似是从“游玩”转入打猪草的劳动。“昨天去迟了”一句,从去“do”唱“si”的屈调表示内疚,接着急转“re do sol”回扬调。再看《小女婿》(见谱11)。

该曲第五小节去“do”唱“si”,变宫为角转入伤心压抑的屈调,表现出小媳妇伤心、压抑与悲痛的心情。在唱到“隔壁的王大妈。跑来劝奴家”时(见谱12),又清角为宫,去“mi”唱“fa”,转入清新明亮的扬调,暗示情绪发生变化。故说调式调性具有灵魂效应。

(三)节奏腔式

腔式作为音乐进行姿态,是以一句唱词为单位,词曲同步运动形成的腔句结构形式。民歌虽不同于富于戏剧性变化的戏曲音乐,但是也不乏戏剧性的表现。

1.江陵田歌《情姐出来收衣裳》,是一首情姐借收衣裳为由,想出门看看男朋友的一首情歌。开始是从羽色抒发到徵色的抒情性起句,柔和甜美(见谱13)。接下去是一阵“突如其来”的热烈而快速的“衬词句”(见谱14-1)。接唱:“情姐出来收衣裳”。再接唱无具体内容的衬词(见谱14-2),烘托出情姐即将看到情郎的激动心情。

2.天门田歌《薅黄瓜》的抒情性起句(见谱15-1)之后,接下来是一阵“郎当郎当”“咚咚仓”的人声锣鼓,热烈异常,将歌曲推向高潮(见谱15-2)。谱15-2第二行开头的“咚啊咚仓”不是一般的三拍子,而是第三拍“仓”是最强音。即最后一拍是最强音的倒三拍子。接下去“瓜子梅花呀香”,“想呀想情哪郎”,也都是第四拍最强的倒四拍子。最后第四拍的“香”和“郎”字以强音演唱,正好“香”和“郎”是歌曲的两个关键字。它的独特之处不是通过平常的强拍予以强调,而是通过颠倒强弱、不同一般的倒三拍、倒四拍予以突出,效果更好,增强了难得的戏剧性。实属独特。

3.唱“号子”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消除劳动疲劳,只要使人乐,什么都可引进歌中演唱。如鄂西南抬石头的《留郎号》(见谱16)。“拾不得冤家”、“留二郎”……都唱进来了。若要追究是何原意?就是为了“乐”。

(四)结构

结构是音乐的骨架。湖北民歌的结构多种多样。

1.两句体

常见的是A(a+b)+B(c+d)的复乐段。整个北方和兄弟民族地区,大多是这类。不言而喻,整个鄂西北到大别山下也是这类。如《麻城调》、《越想越心伤》即是。

2.四句体

起承转合四截式,在前面江汉平原的徵羽色民歌中已经剖析。其区别在A+B+C+B四句中第一句的终止音,终止在“re”,则遍及南方;终止在“do”,则为湖北特产。

3.五旬体

分为如下几类:

(1)五句歌词的歌。以上下两旬旋律反复演唱五旬歌词,少的那一句则重复第四句。开始唱1、2句词;反复时唱3、4句词。第二次反复时唱4、5句词。这类相当多。如:

《情姐出来收衣裳》唱:A太阳渐渐往下藏,B情姐出来收衣裳;A衣裳搭在肩膀上,B手搬竹篙往上扬,A手搬竹篙往上扬,B一收衣裳而看郎。五句的特点就是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最精彩。

(2)五句子歌。仍不是五句旋律,而是A+B+A+B+B;A+B+A+A+B;A+B+B+A+B……如恩施民歌《高坡跑马路不平》为第三种。

4.穿句子

关键在“穿”。歌曲由号子(梗子)与主歌(叶子)两部分组成。在号子唱完之后,再将号子的各旬拆散,分别穿插到主歌的各句中演唱。穿的时候,词句可以风马牛不相干,而音乐则要求宛如一曲。如五蜂穿号子《郎打茶山过》的歌词:

(号子)郎打茶山过,茶山姐儿多,心想讨一个,脚又小不过。

(主歌)街上姐儿下乡来,【郎打茶山过】三寸脚儿【茶山姐儿多】四寸鞋【脚又小不过,心想讨一个,脚又小不过】。

站到好像官家女,【郎打茶山过】坐到好像【茶山姐儿多】祝英台【脚又小不过,心想讨一个,脚又小不过】。

鸳鸯号子喊得高,【郎打茶山过】好似仙女【茶山姐儿多】下凡来【脚又小不过,心想讨一个,脚又小不过】。

另如长阳《穿号子》歌。

5.赶五句

即在五句歌词中有一句或两句是篇幅较长的垛旬;唱垛句时必须快,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充满戏剧性。原则如下:“赶”句快速,其他句则悠长,形成强烈对比;五句中第一二句不能赶,因为需要先“定”下“大局”;最后一句也不能赶,否则,没有一个完满的结束;可以赶第三句,或第四句,或三四句一起赶。如赶第三句的天门赶五句民歌《喊我的情哥火烧粑》(见谱17)这是一首略有徵色的徵羽色歌曲。

面对着综南北熏风,融东西精艺,长年活跃在荆江上下,汉水南北,色彩斑斓,丰富多姿的湖北民歌,作为一个普通的采风人,除了激动,就是感叹!

随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南区(五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54年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很快地形成了江汉平原的民歌热。《得得调》、《小女婿》《老板是一条牛》《畔根子草》《薅黄瓜》等一批江汉民歌,从地县带来武汉,从舞台走向工厂、机关和学校。一时间处处熏风,男歌女唱。随后出现了胡曼、何良佑、易爱华等一批省地县的作曲家新创的民歌。翱翔在广大城乡。如《幸福歌》《回娘家》《喜坏我的妈妈咄》《割早稻》……掀起了传唱湖北江汉平原民歌的热浪,形成了湖北民歌传播的第一次高潮。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以作曲家毛中民整理的《龙船调》(即原利川灯歌《种瓜》)领航,形成了以鄂西南民歌为主角的第二次民歌传播高潮。同时又有王原平等一批作曲家鄂西南民间风味的新作问世。两次高潮都有民间歌手领航,专业作曲家护驾。这是经过了历史考验的成功之路。

我国先秦时期,曾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实质是雅俗之分。自那时起,文人多颂雅非俗,肯定文人的专业性创作,否定群众性的郑卫之音。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有“恶郑声之乱雅乐也”的表白,《荀子·乐论》不甘落后,说“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礼记·乐记》则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虽然一千多年前就有人记载过湖北民歌,但是,苏东坡还是贬其“不中律吕”。漫漫春秋,郑卫之音何时才有发展的空间!幸好明代社会变革,工业发展,思想开放:“古典诗文衰落,通俗文学兴起(小说、戏剧、民间歌谣)”,“表现人的主体个性”。民歌获得了大发展。致使清代的京城还“满街齐唱《绣荷包》”。音乐发展史告诉我们,“雅”和“俗”互不可缺,专业和业余互不可少。

衷心地期盼第三次、第四次……湖北民歌发展更新的高潮!

(责任编辑 刘莎)

猜你喜欢
三原色
三原色与三基色
三原色
三原色
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合成及复合光分解演示仪
自制光的三原色合成演示仪
究竟哪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