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卿
在测定性、验证性、研究性和探究性实验中,我们往往依据实验原理,巧妙地设计一系列实验,测量出某些物理量的数据,科学地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理量;也可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某些物理原理或规律,探究几个相关联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正确获取并处理好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的关键环节。
[获取数据的途径]
1. 直接从测量工具上读取.除了基本读数的方法外,对于微小量,通常还会采用“积少成多”的方法——累积法。如在“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中,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x]很小,可以先测量多级条纹的间距,再用[Δx=xn-xmn-m],求出[Δx]。
2. 改变实验条件,测出多组数据。如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从0开始,测出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在探究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外力关系的实验中,是不断增加钩码的个数,来测量对应的伸长量[Δx]。
3. 从轨迹图上获取数据。(1)从纸带上获取数据。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等实验中,纸带上记录的是运动物体(或者质点)在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因此,可以从纸带上测量出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2)从坐标系上获取数据。如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中,通过描迹的方法,得到了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只要把描出的轨迹图线放在坐标系内,就可以读出几个特殊点的坐标,从而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计算出测物体的初速度。
4. 辅助方法。如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为了得到油膜的面积,采用近似的思想,用数小格子的方法,估测油膜的面积。
[处理数据的方法]
1. 作图法。(1)作力的图示:如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作力的图示法,比较[F1]与[F2]的合力[F]的图示与实验中测量出来的[F测]的图示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从而验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2)描迹法:如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描绘等势线”实验中,通过描绘轨迹的方法来处理数据。(3)画光路图: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测定,最终都要作光路图,找到两个角(入射角和折射角)以及计算这两个角的正弦的有关线段。
2. 解析法。解析法就是从实验原理出发,把得到的数据代入相应的物理公式、定理或者定律,列方程求解,最后得出结论。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公式[vn=xn+1-xn-12T]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利用逐差法[Δs=aT2]求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a。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比较减少的重力势能[mgΔh]与增加的动能[12mv22-12mv21],转化为比较[gΔh]和[12v22-12v21],要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个量相等,便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3. 图像法。如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实验中,处理多组实验数据时,总是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相应的图像(一般是直线),再从图像上获取信息(直线的斜率,坐标轴上的截距等)并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