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 赵之灏 梁永新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患者, 均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 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 评价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修正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5±3.4)d, 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 患者关节外展、旋后、前屈及后伸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据随访结果表明, 本组患者治疗前VAS、Constant修正、ASES、Constant评分分别为(7.4±2.5)、(35.3±12.8)、(22.5±10.4)、(30.4±14.2)分, 治疗后分别为(1.2±0.8)、(86.2±13.3)、(74.6±8.5)、(88.6±13.7)分, 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 具有操作精准、创伤小的优点, 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关节镜;关节囊松解手术;原发性冻结肩;肩袖钙化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20
原发性冻结肩是肩周炎中的常见类型, 又称“五十肩”, 好发于50岁左右的老年群体, 该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据有关研究表明, 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也有部分报道认为该病与全身性代谢障碍有关[1]。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多合并肩袖钙化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该病的治疗, 常以手术为主, 近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 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已越来越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该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0~2015年收治的54例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25例, 左肩30例, 右肩24例, 平均年龄(58.4±6.2)岁, 患者临床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部肌肉保护性痉挛, 肩关节疼痛等, 患者入院后经核磁共振成像(MRI)及X线检查均确诊为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 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冻结肩诊断标准, 肩关节疼痛时间3~18个月。排除标准:排除肩部肿瘤和结核病患者, 有肩关节脱落或关节创伤史患者。
1. 2 手术方法 取患者沙滩椅位, 采用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 行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前, 应往关节腔内注水使关节囊充分扩张, 本次手术采用Smith-Nephew关节镜, 以喙突外上方约1 cm处作为前方入路, 以肩峰后角内下方1~3 cm处朝喙突方作为后方入路, 在患者肩峰外缘下0.5 cm处进行穿刺直至肩峰下间隙, 并以此作为侧方入路, 仔细探查肩峰下滑囊和肩关节腔, 探查完毕后, 对患者肩峰下间隙中的粘连情况进行松解处理, 并彻底清除肩峰下钙化灶及炎性滑囊, 使用刨刀清除肱二头肌长头炎性腱膜组织、肥厚的关节腔滑膜组织, 在关节镜直视下进行多方位活动肩关节, 判断粘连程度和部位, 并对其进行适当松解, 使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正常范围:前屈150°, 外展140°), 术毕, 给予止血, 逐层缝合皮肤组织, 放置引流管, 并给予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术后处理:于术后1~2 d拔除引流管, 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 包括外展、内收、前屈以及外旋等, 朝每个方向均活动5次, 活动时间控制在15~30 min, 每天进行3次活动锻炼, 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术后2周可进行主动活动锻炼, 锻炼时要求动作慢, 活动幅度大, 若患者有肩袖修补, 则在术后3周进行活动锻炼。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 评价患者VAS、Constant修正、ASES、Constant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住院时间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5±3.4)d, 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
2. 2 VAS、Constant修正、ASES、Constant评分 本组患者治疗前VAS、Constant修正、ASES、Constant评分分别为(7.4±2.5)、(35.3±12.8)、(22.5±10.4)、(30.4±14.2)分, 治疗后分别为(1.2±0.8)、(86.2±13.3)、(74.6±8.5)、(88.6±13.7)分, 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肩关节活动度 本组患者治疗前外展、旋后、前屈及后伸的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45.4±2.5)、(45.4±2.5)、(84.3±9.3)、(21.6±18.4)°, 治疗后分别为(95.3±8.4)、(75.8±9.7)、(119.8± 11.8)、(46.3±7.5)°, 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3.8±8.4)、(74.2±7.3)、(110.3±6.3)、(42.3±5.9)°, 治疗后患侧与健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是骨科中的常见疾病, 该病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 主要因关节囊挛缩、变性、粘连等导致孟肱关节活动受限, 常见发病部位为滑膜层、滑膜下组织以及关节腔[3]。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具有关节腔容量小、关节囊明显增厚以及肩外旋受限的特点, 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功能锻炼及麻醉下手法松解三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依靠非甾体抗炎药对患者局部进行封闭治疗达到缓解患者肩部疼痛的效果, 但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较多, 患者耐受性低, 不宜长期服用, 另外, 局部封闭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效果欠佳, 麻醉下手法松解手很多人为因素影响, 具有一定盲目性, 针对不同的手法可达到不同的疗效, 一旦手法不当, 会导致患者出现肩袖损伤, 关节拖尾以及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治疗是目前针对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传统手术存在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手术创口大等缺点, 为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给予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 疗效显著。肩关节镜下可更准确的松解挛缩的关节囊结构, 避免破坏三角肌止点, 从而降低肩袖损伤, 术后尽早实施功能锻炼, 可减少再次粘连的情况, 以生理盐水持续关系, 能将关节内的炎性因子冲洗掉, 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3]。
据有关研究报道, 传统药物治疗起效慢, 患者需要忍受长时间疼痛, 且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 因此治疗效果并理想, 而全身麻醉下手术松解可能会出现肱骨骨折, 肩袖撕裂等并发症, 具有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 因此不利于患者恢复[1]。针对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患者的治疗, 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具有以下优点:①肩关节镜可充分显示关节囊挛缩结构, 视野良好, 能有效提高操作的准确度;②肩关节镜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能有效改善患者肩活动度, 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 若患者存在关节囊病变则不宜用该术式, 松解过程中, 注意保护患者神经, 严格掌握关节镜写关节松解术的手术适应证, 针对疼痛期的患者, 可首先用药物治疗, 缓解患者疼痛后, 再实施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经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后, 均康复出院, 经术后随访, 结果表明, 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 以上结果均说明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 可有效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 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百川, 张明, 徐友高, 等.中老年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的肩关节镜治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5):365-367.
[2] 郑民庆, 陈铭, 侯之启, 等.肩关节镜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6):176-177.
[3] 赵之颢, 李刚, 李瑞, 等.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的早期疗效观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6(5):663-666.
[收稿日期: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