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微微
谋大计 为改革加码
——政协提案精粹辑
·本刊记者 张微微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
1月23日至27日,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建言献策,既要检阅过去的成绩单,也要为未来的改革加码。在第二次提案审查会要求的提案截止时间内,提案组共收到提案920件,经审查立案834件。与往年相比,今年提案对经济建设方面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社会建设方面的提案达到总提案数的1/3。其中,有超过30件提案关注扶贫解困,同时,涉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雾霾等热点问题的提案增长快速,有近20件。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关注一下,委员们的精彩发言。
一组数据被委员们反复提及:去年,四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0%;“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如何促进服务业迈向新台阶,推动四川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政协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沈其霖:一定要把创新改革做实做好,在“十三五”发展中打好创新改革牌。去年我省纳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德绵先行先试,这一重大政策利好承接“十二五”、开启“十三五”。一定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在结合国家政策基础上,根据成德绵发展实际,在政策扶持、成果转化、人才激励 等方面进行“量身”定制。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德忠:服务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应推动全省服务业多点多极发展。将成都建成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基于经济基础、人口以及科技、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服务业次级区域,打造一批服务业强县。
省政协委员关永恒:四川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很多地方都将旅游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但一定要突出差异化竞争。建议四川要因地制宜创新文化、体验、养生、疗养等消费产品,在差异化竞合发展中实现产业的整体提升。
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委员们说,“十二五”是编织保障网,“十三五”希望能编织幸福网。委员们认为,加大改革力度应当着眼共享发展,抓住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热点,把群众最盼望改的事情改到位,调动各方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让百姓共享更多改革的红利。
新都一中教师唐顺发:我对“加快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进行了调研。在凉山州美姑、雷波等县,还存在许多村小,并由代课老师为孩子们上课。按国家教育改革要求,我省在2013年就该完成“撤掉村小并入中心校”“清退代课老师”的工作。凉山怎么了?深入调研才知,当年凉山州在完成“撤点并校”“清退代课老师”后,受贫困、求学路远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儿童失学,家长意见很大。因此,我认为改革一定要切合当地实际,群众的感受是最精确的尺子。
绵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喻海燕:文化惠民、文化扶贫是“十三五”期间四川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上的帮扶,只是扶贫的一部分,而精神层面的建设和帮扶,能真正让人“站起来”,自主脱贫,帮扶要融入生活的点滴,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民盟四川省委提案:“范围小、门槛多、救助资金不足、与社会慈善等制度衔接不够、信息不畅”等问题被看作是目前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面临的现实难题。建议从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救助三个层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稳定的筹资机制。并将救助对象从低收入扩展到“因病返贫”人群,使医疗救助制度不仅保障贫困人群的医疗问题,也要保障因为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而可能陷入困境的普通人群。
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公办幼儿园具有兜底性质,在教学资源十分欠缺的地区,政府应该多增设公办幼儿园。从当前财力讲,光靠逐步新建公办幼儿园无法较快满足民生需求,而且民办幼儿园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在政协会议上,雾霾治理成了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也是政协委员们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治理的话题之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那么应该怎样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理念呢?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川省华安堂药业零售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要让我们和下一代能够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政府必须有所行动,而百姓也不能只是一味抱怨。雾霾造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农业方面局部烧秸秆的现象,工业火电产生的污染,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等。我建议,通过冬季单双号限行来有效降低雾霾。每年12月1日开始后的两个月,成都三环以内所有机动车可以单双号限行,以外则可实行分组限行。
民盟省委集体提案:保护好水生态应考虑生态补偿激励。流域生态补偿需广泛调查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则补、奖惩分明。
今年两会上的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依法行政、提升司法能力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呈现出众多亮点。针对“两院”报告,委员们纷纷发表了看法和意见。
何浚治委员(左)就进一步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
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建: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一直以来,人民群众对天更蓝、水更清、食品药品更安全的呼声高,切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需要法治的保障,要严厉打击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学:在当今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很多情形下结不了案,不仅仅是由于“案多人少”的难题,而是由于“送达难”的难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未结案件不断累积。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送达难”问题。首先,法院和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从多渠道着手查找当事人,完成送达。其次,可借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做法,该院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利用当事人网络购物的记录,锁定当事人的地址,提高送达率。还可以探索建立电子邮件送达机制,通过互联网数据,在法院和当事人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在做好保密的基础上,用电子数据的形式完成送达。同时加大对恶意规避送达的惩处。
四川元绪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佳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执行难难于攀蜀道”。当前,执行难是全国法院系统都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对于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执行完结的案件,采取公示的办法,对于为什么没有执行完结,执行的瓶颈、难点,以及法院采取的措施等进行详细说明,让当事人和代理人知晓无法执行的原因,而不是只告诉他们一个“无法执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