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胡仪艳
虎头虎脑的笑笑是我园省级课题“3-6岁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他是大三班闻名的“新闻人物”,更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由爷爷奶奶包揽、代替,就连吃饭也一直由奶奶喂。通过和他妈妈聊天,得知爸爸妈妈在外地上班,基本上由爷爷奶奶抚养,再加上笑笑是家里的独孙,就更加溺爱了,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自由性格。
尹建莉对“自由”的解释是:“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为此,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发生在笑笑身上的事件,运用了一些策略,他的变化成长令人感动。
一、制定适宜活动的班级公约
“撒牛奶”
这一天吃点心时笑笑又开始捉弄小伙伴了。只见,他把喝剩下的牛奶往别的小朋友身上撒,自己还在一旁开心地笑。老师又气又恼,真想狠狠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老师按捺住心中怒火,只能对他耐心教育,可是笑笑只是低头什么都不说。
策略运用:
“制定班级公约”——管理员的出现
看到笑笑在班级里的“大闹天宫”,忽视、鼓励、说服也只能保持一段时间,于是我们把问题抛给孩子:活动、游戏、午睡、吃点心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安静有序呢?全班小朋友热烈商讨,随之“图书管理员”“午餐管理员”产生了。“如果违反规则又该怎么办?”只见笑笑声音特别大地说:“那就惩罚呗!”研讨后达成共识:如果违反规则,在游戏时就停玩10分钟或者不给玩游戏,严重时就扣除一颗星星等。因为班级公约是自定的,所以活动中孩子们能主动认同,相互监督,在这里他们就是主人。
有了班级公约和管理员的出现,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笑笑也想当管理员,怎么办呢?他开始在游戏时愿意和伙伴商量了,上课的专注时间也稍微变长了。经过努力,当上管理员后的笑笑,午餐后会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把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离园前还会主动整理班级物品,笑笑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这件事情让我们体会到,调皮的孩子也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就像孙云晓说的:“永远相信孩子都渴望成为好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我们的天职是为其创造适宜的条件。”
二、发现孩子“变好”的痕迹,找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迹象
“喝一点点行吗”
笑笑这段时间开始喝班级里的白开水了,可是每次只接一点点。一天游戏后,老师期待地问:“笑笑,怎么就接一点点水?”“老师,我不渴,我只喝一点点就行了,少喝水也不会生病的,我很厉害的。”
听了笑笑的回答,老师心里一怔,本想和他“理论”几句,但知道这样做不会有什么效果。
策略运用:
“小熊记录袋”
结合故事《熊宝宝怎么了》,我们在喝水区设立了“今天你喝水了吗?”的喝水记录袋,每个孩子在喝水板上贴有一个自己设计的小熊袋子,当孩子们喝完水时就在自己的小熊袋上插上一个吸管。
这时,我们发现在喝水时有的孩子能按要求接满杯,有的则只接一点,常会引起同伴的投诉。基于这种现状,“喝水管理员”出现了,主要职责是监督孩子们的接水情况,只有喝了大半杯水才能插一根管子。最后,每天离园前笑笑都会看看自己小熊记录袋里的吸管有多少。而且笑笑为了让小熊“不饿肚子”,每喝一杯水都会插进一根吸管,笑笑喝水量明显增多。
小熊记录袋不仅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喝水量,也能让孩子自己掌握今天的喝水量,且爱上喝水,主动喝水。家长也反映小熊记录袋的方法可以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孩子一天的喝水量。“习惯的对立面还是习惯”,我们要发现孩子“变好”的痕迹,找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迹象,并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给孩子自我掌控的时间
“午餐后”
午餐时间,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时间不长,笑笑和几个孩子吃好了,他们一边问“老师今天玩什么”,一边习惯地拿着小椅子到走廊上去了。这时老师随口说:“今天就看书吧!”于是笑笑和几个孩子每人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没过多久,走廊那边乱套了:有的在抢书、有的把书当玩具玩,笑笑跑来说:“老师,我书看完了,不想看了。”老师严厉地制止“不行”,可是笑笑还是趁老师不注意,把书放了起来,开始无所事事。还有两三个孩子偷偷溜进走廊旁的建构区玩起了搭积木……
策略运用:
“我的时间我做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到底餐后开展什么活动,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呢?老师和孩子们就“餐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进行了讨论。我们根据孩子们说的方案,请大家投票,最后选取票数高的作为餐后活动,制订餐后活动安排表。文字孩子看不懂,又该怎么办?聪明的笑笑建议:“把小朋友说的画下来,大家就能看懂了。”孩子们表示赞同!因是“我的时间我做主”,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周一绘画;周二下棋;周三攀花绳……通过表格的制订,笑笑对每天餐后的活动一目了然。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予笑笑和孩子们自主选择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兴趣和需要,更使活动安全而自主地展开。
同时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及时跟进。在生活区中,我们投放了各种纽扣、鞋带、辫子、难易程度不同的拼图等游戏,让笑笑和孩子们可以进行动手动脑方面的练习;在“棋类区”,投放飞行棋、围棋、象棋等,供孩子进行选择。这些活动对笑笑和班级的其他孩子来说,既符合他们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的需要,又符合了餐后不进行剧烈活动的原则。
从制定餐后计划也使我们有所思考,何不把更多自由、自主的时间还给孩子?于是,每天我们都会有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活动。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一个没有机会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必须努力去发现那些阻碍自己真正认识儿童和了解儿童的原因,改变对待儿童的态度,并做好探索童年奥秘的精神准备。”通过对笑笑个案的观察和思考。也使我们有以下几点感触。
第一,作为教师要在生活中敏锐地了解观察孩子的表现,例如笑笑喝水、餐后等问题都是生活中很细微的事情。其实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找出更适宜的教育方法。
第二,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或者存在的现象,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言行,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孩子生活活动中的指导更加贴切有效。
第三,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言行。每个孩子有他内心的想法和需求,有时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还有我们成人所不能理解的心结,有时孩子的一个突发行为也许是在告诫我们哪里出错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上,抓住切入点、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和孩子们建立相互的信任。当一个孩子既爱你又信任你时,说明他才是真正接受你,有了爱和信任,孩子们也会让你走进他的心里,成为他真正的好朋友。